浮针配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兆赤,谌桑妮

(长沙医学院附属怀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探索浮针配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卒中后肩手综合征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康复疗法和浮针配合康复疗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K含量(3.29±0.12)ng/ml、血浆SP含量(24.78±2.12)pg/ml、FMA评分(35.18±6.35)分、VAS评分(1.02±0.7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浮针配合康复疗法效果显著。

关键词:浮针;康复疗法;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float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Methods: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7 in our hospital after stroke shoulder hand syndrome in 100 patients,50 cases of lottery group,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b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float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lasma BK level(3.29 + 0.12)ng/ml,plasma SP content(24.78 + 2.12)pg/ml,FMA score(35.18 + 6.35),VAS score(1.02 + 0.75)The score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floating needl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shoulder hand syndrome in stroke patients is remarkable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受限、手腕部肿胀、患侧肢体疼痛等,常规情况下,是在并发卒中后1~3个月内并发的,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治疗此类疾病方案逐渐增多,早期常通过康复疗法恢复,虽然其具有无创性、适用性强等特点,但疗程较长,且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抵触心理[1]。对此本文旨在探索浮针配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共有100例,抽签化分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均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入选标准:(1)患者在早期可表现为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肿胀,肩部疼痛,手指呈伸直位,血管运动性改变;后期可表现为手部肌肉明显萎缩,活动明显受限;(2)患者均资料齐全,且能够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各项治疗。

观察组患者中21例为男性,29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1.12±2.75)岁,平均病程(2.45±1.45)个月;基础病:20例为脑出血,30例为脑梗死。

对照组患者中22例为男性,28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1.57±2.93)岁,平均病程(2.61±1.73)个月;基础病:19例为脑出血,31例为脑梗死。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1)冷水-热水浸泡法:首先可将患者手浸泡于冷水中1分钟左右,再放于热水(50℃)中1分钟左右,反复进行10分钟;(2)向心性缠绕法:首先使用细绳缠绕手指至根部,随后自指尖快速打开缠旋的线,每日2~3次;(3)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在患者无痛状态下,可进行指、腕、肘、肩等部位的被动运动,待患者病情逐渐恢复后,可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4)肢体摆放:加强患者手指伸展、腕关节背伸等运动,且将扇形充气垫置于患者患侧肩关节下,确保上肢肘关节伸展,肩胛骨向前突出。

观察组采用浮针配合康复疗法,康复疗法如对照组,浮针治疗方式:使用一次性针具,寻找肌筋膜触发点,确定位置后,开始在距离其8厘米位置,实施进针。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安尔碘常规消毒进针点,直径范围>10厘米;(2)手持浮针进针,在进针时维持20°,保持斜持毛笔状,快速针刺入皮下;(3)在进针后,需促使针尖至皮下,略向上提针,开始扫散、运针,避免针尖向下深入;(4)当患者皮肤呈现为隆起状,则代表浮针没于皮下,此时摆动浮针,呈扇形运动,保持动作轻柔,扫散频率为每分钟100次;(5)在结束后,常规护理针孔,取出针芯,加强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浆BK含量、血浆SP含量、FMA评分、VAS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从中医角度分析,属于“痹证”、“中风”等范畴,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气血双亏、肝肾亏虚、痰湿内停引起[2]。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其发病机制主要与交感神经功能障碍有关,主要是通过增高患肢交感神经兴奋性,影响血管运动神经麻痹,诱发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营养障碍,从而出现手部肿胀、疼痛现象,最终并发血管运动异常、局部组织损伤[3]。

通过早期实施康复疗法,能够消除炎症,促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抑制感觉器官,缓解疼痛感,但单方面实施整体疗效不佳。而在康复疗法基础上实施浮针治疗,能够改变组织空间构型,产生电效应,促使空间结构正常化,恢复机体细胞水平生理作用和病痛组织分子,减轻炎症反应,改变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镇痛效果[4]。同时浮针治疗,还能够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维持平面刺激频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感,改善上肢运动功能,调节疼痛传导通路中的P物质含量。

总而言之,浮针配合康复疗法具有安全性高、作用性强、疗效高等特点,将其用于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薛利凤,苗玉新,徐胜东等.浮针联合红外照射疗法改善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2):3034-3035.

[2]薛利凤,苗玉新,徐胜东等.浮针联合红外照射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1):2743-2744.

[3]汪军,崔晓,倪欢欢等.浮刺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4):294-298.

[4]傅芳芳,陈可爱,翁劲松等.浮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时效性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135-136.

论文作者:李兆赤,谌桑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浮针配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兆赤,谌桑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