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3)01-0006-05
2002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周年纪念日。2001年的这一天,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全新的阶段,(注:理论界对中国经济开放进程的阶段分析,即:1979—2000年为第一阶段,2001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尽管2001年12月11日中国才正式加入WTO,但从2001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为正式加入WTO进行全面准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入的开放进程之中。一年来中国在对外贸易、涉外金融和国际投资合作领域进行了各种政策调整,逐步兑现开放市场承诺的同时取消许多不符合WTO规则要求的行政项目。对外经济金融领域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平均关税水平下调至12.7%,进一步放松了居民出境携带外汇的数量限制,增加了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允许合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进入中国证券市场,金融开放的领域和地域不断扩展,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空前扩大。2002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那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开放度到底发生了多大变化,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加以衡量分析,探讨开放程度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经济体的开放层次与开放度
尽管开放与保护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争论的重要话题,但是当今世界完全封闭的经济体已经不复存在。封闭国家只会使本国经济发展更加落后,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因为封闭会使一个国家丧失经济全球化的利益。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源分配与市场竞争规则的国际化,主宰全球性规则的国家,也就主宰了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与全球化对应的一词为“边缘化”,即被排斥在全球化规则之外,只能被动地接受已有的规则,没有任何对规则修订的权利,甚至是建议权。为了不被边缘化,大多数国家都以开放的姿态加入到全球化协作当中。中国早已认识到开放的重要性,并已进行了24年的实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协作的重要契机。
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是对商品、劳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限制程度的描述,西方文献将开放经济界定为“进口、出口或生产要素越过边境的活动都没有限制”的经济。(注:[美]D ·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2页。)不过, 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没有任何限制的开放经济,只是限制的程度不同而使各经济体的开放度有一定差异。本文按照开放度的不同将开放经济区分为3个层次,初级开放经济体、中级开放经济体和高级开放经济体。处于初级开放阶段的经济体,其开放的领域仅限于对外贸易,而且多执行贸易管制政策,通过奖出限入等措施维护对外贸易的平衡,以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处于中级开放阶段的经济体,其开放领域从对外贸易延伸到实体投资领域,允许外国投资者来本国投资设厂,进行生产销售,同时本国投资者也可以适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处于中级开放阶段的国家或者是国内资本短缺,或者是国内资本过剩。一般来说,资本短缺的国家要比资本过剩的国家开放度低,多实行鼓励外国投资者来本国投资,而限制本国投资者对外投资的政策。处于高级开放阶段的经济体,其开放领域包括从对外贸易、实体投资延伸到服务领域,成为真正的“开放经济体”。在最高级开放阶段,一国执行的是无歧视的对外经济政策,对外国经济主体给予无差别的国民待遇,民族经济体与外来经济体适用同等的法律制度体系和政策标准,对外贸易、投资和服务等均不实施非对称性的管制。
处于最高层次开放阶段的经济体,至少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对外经济贸易相对自由,包括货物、服务贸易和投资的管制很少;二是货币自由兑换无资本流动的管制。实现最高层次的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发展过程,是由一国的客观发展条件决定的,任何超越发展规律、主观意志设定的开放进程都会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危害,波兰、俄罗斯、泰国等国家超前的资本项目开放政策给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样,经济贸易领域也不应该盲目追求自由化,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思想和政策使美国工业得以发展,李斯特的发展阶段保护论推动了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开放进程并不是人为设定的时间表,而是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客观发展过程。一国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就实行贸易自由化,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一国在资本市场、金融体系尚不完备时就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结果只能是损失经济效率,破坏国家金融安全。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高层次开放阶段,由于它们具有工业化的绝对优势和成熟的资本市场,控制着全球化规则的导向,(注:参见:李建军 田光宁“经济全球化中的政治经济学”《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5期。)在经济贸易金融自由化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所以,它们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中间层次的开放阶段,且都在谋求分享全球化的利益。处于初级开放阶段的国家较少。开放的潮流体现了各国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视,进入全球化机制当中,对全球化规则就拥有发言权和影响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表现,中国经济的开放进程迈入了高层次的开放发展阶段。
二、经济开放程度衡量标准与方法
本文将开放经济划分为3 个发展层次的标准是一国开放领域的大小。那么,如何衡量开放经济体的开放程度,才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一国的开放层次呢?以往理论界多采用对外贸易比率来衡量,即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很明显, 用对外贸易比率不可能准确反应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只能反映贸易领域的开放度,而不能涵盖实体投资和金融服务领域的开放度,国外的许多学者也在探讨运用其他指标分析开放度的问题。(注:H.G.Schaefer,International Economic Trend Analysis,London,1995.P39.)国内学者李羽中认为,衡量开放度的3 个主要指标除了对外贸易比率外还包括对外融资比率和对外投资比率。(注:李羽中“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对外融资比率衡量一国金融的对外开放程度,用本国全部对外债权和债务之和与GDP的比值来反映; 对外投资比率衡量一国投资领域对外开放程度,用本国对外直接投资加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之和与GDP的比值来反映。之后,将对外贸易开放度、 对外融资开放度和对外投资开放度加权计算出经济的综合开放度。权数分别为:对外贸易开放度40%、对外融资开放度和对外投资开放度均为30%。如果用O[,t]、O[,f]、O[,i]分别表示对外贸易、对外融资和对外投资,用W[,t]、W[,f]、W[,i]分别表示对外贸易、对外融资和对外投资开放度的权数,用O[,a]表示经济开放程度,那么,O[,a]=W[,t]O[,t]+W[,f]O[,f]+W[,i]O[,i]。经济开放度O[,a]实际上是对国际经济的依存度,依存度高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一国的开放程度,当一国的经济总量规模(GDP)很大时,尽管对外贸易、对外融资和对外投资规模绝对量也不小,但相对指标依存度可能不高,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就是如此,而美国的对外开放度是非常高的。当然,如果能够将政策的开放度准确计量的话,开放度指标就相对比较完善,可以基本反映各国开放的实际情况。
此外,本文认为,采用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项目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占GDP的比重来反映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更为合理。 因为国际收支就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往的全部记录,影响一国GDP 的变化。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除了对外贸易外,还包括服务进出口、收益的转移和单方面转移支付;资本与金融项目除了直接投资外,还包括股权投资、其他投资等。这些项目反映的均是对外经济交往活动,是一国对外开放的最主要表现形式。采用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项目借贷双方余额与GDP比值来反映经济开放度,比采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融资衡量更为全面,也避免了人为设定3个开放度权数的主观影响,衡量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三、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多角度计量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从1979年开始进入对外开放的第一阶段。在对外贸易领域,实行以降低关税扩大进出口的贸易政策,实际关税水平由1979年的12.28%下降到目前的3.08%。(注:实际关税水平是有说服力的,也是对国际贸易有实质影响的关税水平。如果用名义关税来衡量,我国目前的关税水平仍在12.7%,不能反映真实的贸易状况。)实际关税水平的大幅度下降,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197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2001年超过5098亿美元,年平均名义增长速度为15%,同期GDP的名义增长速度为15.3%,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明显。从对外贸易衡量的经济开放度指标,即对外贸易比率1979年为11.26%,2001年为43.98%,基本趋势是逐年提高。对外金融活动也是逐步展开,1979年中央政府开始恢复举借外债,随着民间对外交往的增加,民间资金的融出与融入规模扩大。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注:我国是从1982年开始编制和发布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1982年我国对外融资总规模(包括融入与融出)为63亿美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25%。1982-1996 年我国对外金融的开放度没有明显提高,基本维持在10%以下。1996年12月1 日我国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从此,对外融资规模迅速扩大,1996年为553.5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6.78%,1997年对外融资规模达到1501.8亿美元,是上年的2.7倍,占GDP的比重达到16.72%。2002年上半年,对外融资规模达到757.8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12.13%。从对外金融角度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总趋势是在不断提高的。在直接投资方面,1979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很小,我国企业居民基本没有对外直接投资。1982年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和为4.74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0.17%。1992 年直接投资总额达到40亿美元,是上年的4倍,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14%。2002年上半年该比重为4.26%,不过,从总的趋势看,用对外投资衡量的经济开放度也是不断提高的。
将对外贸易、对外融资和对外投资角度计量的开放度加权折算为综合经济开放度(权数分别为40%、30%和30%),结果是:1979年为4.79%,2000年为22.62%,2002年上半年为21.96%。从计算结果看,各年经济开放度有一定起伏,如1994年和2000年明显高于前后各年,其主要原因是1994年经济过热,当年外贸总额过大,1995年后国家实行“软着陆”政策,外资、外贸增长减缓;2000年国家采取鼓励出口和引进外资政策,对外经济活动频繁,显示经济开放度比较高。为了消除这种政策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统计处理方法:3 年移动平均法对各年的经济开放度指标进行了调整,结果显示,1982—2002年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是平稳提高的。1995年以来这种趋势更为明显,2000、2001和2002年经济开放度分别为20.60%、21.45%和22.14%(见表一)。加入WTO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
表一 中国对外开放度的变化 单位:%
说明:*2002年为1~6月份数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1982~200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等资料推算。
从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项目借方与贷方余额占GDP 比值衡量经济开放度,也可以反映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见表二。借方开放度基本能够反映中国经济对国际经济的影响程度,贷方开放度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利用外部资源与市场的程度。平均开放度是借方开放度与贷方开放度的简单平均值,调整开放度是对平均开放度进行的3 年移动平均值。调整开放度反映了中国经济开放程度同样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表二 用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项目衡量的经济开放度O[,a]
注 *2002年数据为上半年数据。
资料来源:1982~200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那么,中国目前的经济开放程度是高还是低呢?本文采用国际比较加以说明。由于不同经济总量的国家之间采用对外依存度计量的经济开放度缺乏可比性,本文只与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的国家进行比较,如韩国、墨西哥、巴西、印度和阿根廷(见表三)。韩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为29.3%,墨西哥为25.4%,是开放程度最高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列第三位,巴西、印度、阿根廷开放度比较低。这几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排列次序与综合经济开放度的排列次序是一致的,而对外融资比率都比中国高,可能与他们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早有关系。对外投资比率中国最高,与中国投资吸引力较强有关系,因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能力都比较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多少,直接影响对外投资比率的大小。从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还不算高,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表三 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开放度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的数字由作者推算,其他数字转引自:李羽中“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总之,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说明中国经济正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在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步得到提升。
标签: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wto论文; 经济学论文; 融资论文; 经济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