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王新影
内容提要: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因其在融资、管理、市场培育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而在国际、国内相关事务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发达国家在国际发展援助中同样尝试通过PPP模式将私营资本引入,力图以此提升援助效率,改善援助效果。PPP模式在国际发展援助事务中具有独特优势,如推动援助主体和援助资源的扩展、发挥私营资本的比较优势提升援助效率、创新援助方式和路径等。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如伙伴关系尚未充分建立、易滋生援助腐败、可能导致市场准入障碍和不公平竞争等负面影响。PPP模式在未来的国际发展援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国际发展援助机制、模式的改革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PPP模式;国际发展援助;融资创新
直译为“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合作”的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源于美国,最初专指公共与私人部门联合为教育项目筹资,在20世纪 50年代,扩展到为公共事业筹资,60年代又扩展到城市改造的公私合资企业。① 李明哲:《国外PPP发展动态述评》,载《建筑经济》,2014年第1期,第5—8页。 由于 PPP 能够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多元化投资有效缓解财政压力并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效率,① 樊千、邱晖:《PPP 的本质、产生动因及演化发展动力机制》,载《商业研究》,2015年第5期,第137—143页。 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际发展援助事务中,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PPP模式作为改善发展援助效果、改进发展援助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尤其是2011年9月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第四次高级别会议在韩国釜山召开后,私营部门在发展援助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高度重视。② 参见Penny Davies,“The Role of the Private Sector in the Context of Aid Effectiveness: Consultative Findings Document,” Consultative Findings Document Final report,2 February 2011,preparedfortheOECD DevelopmentAssistanceCommitteeWorkingPartyonAidEffectivenessprior totheFourthHigh-Level Forum on Aid Effectiveness in Busan,Korea, http://www.oecd.org/dac/effectiveness/47088121.pdf,访问日期:2018年10月19日。 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围绕PPP模式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该模式在发展援助领域中的优势及不足,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一、典型案例:PPP模式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应用
世界银行将PPP定义为正式的合同关系,主要指公共实体或机构与私营实体之间通过长期的合同安排,以私人方面承担重大风险和管理责任的方式提供公共资产或服务。由此可见,PPP模式的关键在于将私营资本引入公共服务领域,通过私营资本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而实现更优的合作效果。正因具备上述特征,PPP模式已经成为西方国家高度重视的融资和管理模式,并在国际发展援助领域不断探索该模式的新应用,以发挥其在加强发展援助机构与私营资本合作、提高援助管理效率、改进援助效果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本文择取其中的两个典型案例进行介绍,以便更加全面了解PPP模式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应用情况。
案例一:美国国际开发署与杜邦先锋(DuPont Pioneer)在农业领域的合作③ 本案例部分内容参照美国国际开发署副署长在美国参议院的发言证词:Testimony of Eric G. Postel,Associate Administrator,before the Senate Subcommittee on State Department and USAID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and Bilateral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Tuesday,July 12,2016,https://www.usaid.gov/news-information/congressional-testimony/jul-12-2016-eric-g-postel-aa-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foreign-aid,访问日期:2018年10月12日。
从2001年到2016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已经牵头启动1600多个PPP合作项目,① Modernizing Foreign Assistance Network,“Deliver More with U.S.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 Proposal for the Next President,” 2016,http://modernizeaid.net/wp-content/uploads/2016/11/MFAN-long-memo-V2.7.-online.pdf,访问日期:2018年12月3日。 将PPP模式作为其改善发展援助效果的重要手段,其中与杜邦先锋种业公司的合作就是典型案例。作为一家种业公司,杜邦先锋与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发展援助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杜邦先锋的前身先锋种业公司成立于1926年,是世界上第一家杂交玉米种子企业,1999年被杜邦全资收购,是世界上第二大种子公司,第一大玉米种子生产商,其业务已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杜邦先锋利用其自身在良种培育、农业种植、收割、灌溉、农产品交易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与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埃塞俄比亚、加纳、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PPP模式进行农业合作,建立多个“高级玉米种子培育计划”(Advanced Maize Seed Adoption Program)合作项目,以帮助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双方进行合作的具体方式为:美国国际开发署提供一部分发展援助资金作为补贴,杜邦先锋同样提供部分资金,并充分发挥自己在农业领域,尤其是良种培育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受援国的农民提供优质种子样本、农业示范和实地培训,建立农民经销商网络和合作社,以保障当地农业生产的投入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利用、接受程度。通常情况下,当地政府也要参与这一合作项目,并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及其他便利条件。整体来看,该项目的效果十分明显:由于使用这些优良玉米种和专业的农业培训,农业产量迅速提升,农民收入也明显改善。杜邦先锋种业公司也同样能够从这一合作项目中获得利润,因此其合作积极性得以保持,合作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结合当前PPP模式在官方发展援助中的应用情况,可以发现该模式在国际发展援助领域中既具有自身独特优势,也存在明显不足。PPP模式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真空带式过滤机是一种新型过滤设备,因脱水迅速、低耗节能、洗涤高效的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冶金、矿山、化工、造纸和制药等行业中[2]。
澳大利亚较早在发展援助中采取公私合作模式。为了帮助私营企业更好地应对风险,澳大利亚官方发展援助机构还专门成立了“企业挑战基金”(Enterprise Challenge Fund,ECF)。2008年,一家提供手机支付服务的企业WING在柬埔寨成立,澳大利亚“企业挑战基金”为其提供了150万美元的赠款,这笔资金约占企业运营成本的25%。WING允许客户通过手机以低成本转账、存储和提取存款,该企业最初的服务目标是柬埔寨城市地区的制衣厂工人和城市学生等人群。然而,1400万的柬埔寨人口中约有80%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约35%的人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这直接推动了WING将其服务范围迅速扩展至农村地区,成为主要面向农村人口的支付业务服务商。WING利用其扩展项目,资助初步教育计划,引导贫困人员树立起对移动技术和银行业的意识,并开展金融扫盲运动。它还为个人和小型企业购买商品和服务提供了安全支付方式,并支持工资单处理和账单支付。相对于传统方式,WING内部汇款费用每笔仅为0.10美元,提款为每笔0.40美元,这意味着享受该服务的农村用户每年可节省高达1680万美元的交易成本。
(2)带式过滤机。碳酸镍过滤采用DU- 25m2/2500橡胶带式真空过滤机,代替了传统的圆筒过滤器。托辊组合件Q235A衬胶;橡胶带采用SBR橡胶;蒸汽密封罩骨架用316L不锈钢,罩体用玻璃钢;密封水收集槽、排液罐、卸料斗采用316L不锈钢;机架为45#钢制作后除锈刷漆防腐。
三年后,WING已经签约了38万客户,其中82%在农村,34%为女性,汇款交易的金额从2011年初的不足100万美元增长到2012年9月的超过1200万美元,将近柬埔寨国内汇款总额的一半。在现有金融服务的基础上,WING还不断扩展其服务范围:如通过促进使用廉价的高棉电话手机,鼓励客户使用第三方支付代理来协助交易,并与电信公司和微型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扩大金融知识培训,获得更大的薪资处理账户以进入国际汇款服务的巨大市场。此外,WING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发展机构的兴趣: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认为WING的服务可以为其促进穷人“日复一日幸存者”(Day to Day Survivors)的融资工作,并与WING在粮食安全、减少饥饿等领域展开合作。
(二)教学内容脱离时代。小学数学重视的是理论化的教学模式,应该在实践中去探索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使得学生们只能利用题海战术来加强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老师应该精益求精,用极少的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这就需要老师创新。并且平时老师对课本的改革和课本内容的更新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所以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受到教学内容的约束,这就导致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学生变得“封闭”起来。所以老师不仅应该多关注教育界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且也要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技巧。
澳大利亚发展援助机构通过“企业挑战基金”提供的补助金推动了WING的迅速发展壮大,同时增加了对受援方贫困地区人口的金融服务,为消除在该国普遍存在的城乡支付鸿沟提供了可能,有力地推动受援方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整体看来,WING作为参与到发展合作项目的私人资本,它所带来的发展成果早已超出其从官方发展机构所获取的补贴。
二、PPP模式在国际发展援助中应用的优势及不足
PPP模式在国际发展援助事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种常见类型:第一种是在包容性商业(Inclusive Business)模式中应用的PPP项目。作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大力提倡的解决发展问题的新方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包容性商业”定义为:将低收入人群充分融入商业模型,在企业价值链中,低收入人群在需求端成为顾客或者消费者,或在供给端成为生产者、企业主和雇员。“包容性商业”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受到高度重视,如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发布的公报明确指出:“包容性商业在促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类型的PPP模式合作方式主要为:官方发展援助机构与私营资本之间合作进行商业活动,通过合作将发展中国家中的贫困人群以商品/服务供应者、消费者或劳动者的身份纳入到特定的经济链条中来,并通过这一途径改善受援方人民生活水平。
荷兰和丹麦成立了援助项目基金“可持续发展贸易倡议”(IDH–The Sustainable Trade Initiative),通过召集公私联盟增加可持续生产的全球贸易产品,帮助穷人获得经济权利,具体方式为私营合作伙伴提供一部分资金,援助机构也提供一定数额的援助资金与其相匹配,双方合作开展援助项目。一个成功案例是他们在越南开展的渔民资助计划,世界自然基金会、当地政府和欧洲贸易商利用援助项目基金提供的资金,提升当地的渔产品生产和加工水平,使其符合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ASC)的相关规则,推动具有ASC标志的越南渔产品在欧洲市场销售,从而帮助越南当地渔业采用通行国际标准,为当地渔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消除阻碍,也有效提升了当地渔民的收入。① Margaret Callan and Robin Davies,“When Business Meets Aid: Analyz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Policy Centre Discussion Paper No. 28,Craw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pril 2013.
第三,PPP模式为发展援助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持。援助本身并不能解决受援方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所有问题,如何将援助与贸易、投资等其他路径有机结合,形成适合受援方的可持续发展合力,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也是PPP模式的独特优势之一。现阶段,很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可可、咖啡、蔗糖、棉花等农产品、经济作物的主要种植地和生产者,但由于其在世界经济中处于被动、无话语权、边缘化的位置,不能参与全球市场的规则制定,从而无法通过国际贸易来有效发展国内经济。PPP模式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可以帮助受援方满足发达国家市场标准、环境标准,培育和增强受援方获得公平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和机会,从而在根本上为受援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高校基层党建是大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和优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构建,需要推进学习型和制度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党建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第一,PPP模式有助于实现援助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发展援助主要由发达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机构和国际援助机构来开展,在主体上具有明显的单一性,而PPP模式在以传统发展援助机构为主体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私营资本参与发展援助事务,从而实现援助主体的多元化。目前,已经参与到该领域的私营资本既包括企业,也包括非政府组织,参与数量和规模都有明显提升。
微课依托教学目标而存在,设计中所体现的内容较为形象,并且设计流程简单、精准,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微课讲解时间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的学习意识也能够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微课能够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更为适宜,为学生创建更为灵活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知识,只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就能在任何时间及地点中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微课还有另一重要优势,就是能够反复利用,学生在面对不懂的知识点时可以不断通过微课进行知识点的深挖及研究,直到明确掌握知识点。
援助主体的多元意味着援助资源的增加和扩展。当前,国际社会正面临着援助资源不足的严峻形势。“千年发展目标”及其后续议程将官方发展援助的目标额度设定为每年3003 亿美元,但发达国家实际提供的援助金额远未达到这一目标。以2011年为例,各国援助额总计仅为 1335亿美元,约等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 0.31%,这导致官方发展援助当年缺口达 1668 亿美元。① 吴洪波:《2015年后的国际发展合作——联合国的视角》,载《国际展望》,2013年第3期,第1—7页。 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的私营资本参与国际发展援助,可以提供更多的援助资源,从而为全球范围的国际发展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以非洲为例,在非洲已实施的PPP 项目中,近80%由外国公司实施,其中超过一半为欧美跨国公司主导。② 郝睿、蒲大可、许蔓:《中国参与非洲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研究》,载《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11期,第34—39页。
余额宝毕竟是一种虚拟理财模式,依靠于网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代表着一种不安全,风险。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大的投资者来说,不会将资金轻易转到余额宝,所以余额宝的客户群体主要还是一些年轻的“屌丝”投资者。
第二,PPP模式有助于援助效果的改善和提升。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官方发展援助,仅在1945—2005年间,非洲国家就获得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援助,但却未能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甚至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如:援助依赖、援助滋生的腐败等,③ Dambisa Moyo,Dead Aid: Why Aid Is Not Working and How There Is Another Way for Africa ,London,Penguin Books,March 2009,p. 49.发展援助因其援助效果不够彰显而饱受批评。私营资本参与到发展援助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带来更多援助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为援助管理提供有效经验,让援助机构可以集中精力于其所擅长的援助战略、政策制定和宏观援助计划设计,将援助项目运营、管理等具体工作交给具有专业优势的私营资本负责,从而推动援助效果的改善。
很多私营资本接受官方发展援助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的赠款,用其进行卫生防疫宣传、健康检查、接受疫苗、卫生培训等。就企业而言,卫生防疫问题,尤其是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的身体健康情况与企业的经营情况直接相关,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都会定期为其员工及家属提供卫生培训、身体检查、疫苗注射等服务。官方发展援助机构可以充分利用私营资本这方面的优势,与其共同开展传染病防治、改善卫生防疫条件等发展援助工作。
第二种常见类型是发展援助机构与私营资本合作提供公共物品,主要在卫生防疫和教育、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按照其提供的公共物品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服务性PPP模式和产品型PPP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发展援助机构提供部分资金,私营资本提供管理经验、人力资源等要素,二者合作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私营资本与官方发展援助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可以是购买—提供关系(purchaser-provider),即官方发展援助机构出资购买私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净水公司提供的卫生饮用水、医疗企业提供的医疗服务、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也可以是共同经营,后者的合作关系相对更为紧密。
在具备上述独特优势的同时,PPP模式在发展援助中应用时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明显不足。具体如下:
第二,PPP模式在发展援助中的应用有可能滋生或助长腐败,从而引发援助机构权威声誉受损,并导致受援方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如果缺乏制约和监督,贪腐现象将使人们对于项目运作的公共性和合法性产生质疑。① 王微、周弘:《论国际援助功能的变化和全球发展》,载《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第103—110页。 发展援助机构需要选择特定的私营资本开展合作,这些合作伙伴如何确定,既关系到未来公私合作的效果,也影响援助资源的配置,不排除有私营资本希望获得国际发展援助机构的资金支持而行贿或提供虚假信息(如虚报自己的丰富经验等)的可能性。在确定私营资本作为合作伙伴后,选择在哪些地区开展合作(受援助资源稀缺性影响,公私合作几乎无法同时在受援方全国范围内同时开展)就成为关键问题,这一阶段一般需要受援方中央或地方政府的参与,尤其是需要援助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提供一定支持,如土地、资源及政策倾斜等,这个过程同样是容易产生权力寻租的过程。实践中,援助机构与私营资本之间的合作,通常由一些非政府组织进行连接和推动,必要的第三方能够了解双方的优势和资源,而且能够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合作效果。但这些非政府组织作为连接各方的“中间人”,能否保证客观中立和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运行至关重要。
援助主体的多元同样有利于受援方市场主体的培育。来自于援助方和受援方的私营资本参与发展援助事务,将推动受援方市场日益成熟、开放、多元、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原本属于政府主导、部分企业垄断的行业将逐步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程度得以提升;与此同时,企业为了能够获得参与发展援助事务的准入机会,将提升自己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应该说,PPP模式的应用在改善援助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为受援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从而实现发展援助的“造血”功能。
在发展援助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主体双方的合作目标既具有一致性,也存在明显差异。这在所有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都是存在的,但对于发展援助中的双方而言尤为明显:实现援助效果的改善、帮助受援方解决发展难题、获得持续发展能力是援助机构的核心目标;参与发展援助事务的私营资本当然也要考虑到援助效果,但必然将企业的经营、盈利作为优先目标。对于发展机构来说,发展是长远问题,更看重长期目标,项目实施后的社会影响、发展效果是发展机构关切的核心内容;而私营资本则更注重项目短期成本投入与利润回报,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性,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如何妥善处理上述问题,并真正建立起伙伴关系,是决定PPP模式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第一,PPP模式的关键是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也是PPP模式能够在发展援助中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但如何确定官方发展援助机构与私营资本之间的伙伴关系,如何合理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如何有效承担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目前仍面临一定挑战。无论是产品—购买型的合作模式,还是咨询—服务型合作模式,援助机构和私营资本之间更多是合作关系,尚未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也就无法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不可避免地会对援助效果带来负面影响。援助机构作为资金提供方,很难对具有专业优势的私营资本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反之,私营企业也较难对援助机构和当地政府进行真正制约。而一旦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风险和挑战时,责任分配的有效落实同样是对双方合作关系的挑战。项目结束后,只有通过长期全面的评估方能对项目效果做出评价,如果不符合预期目标,未能带来良好援助效果,援助机构也很难对私营资本采取有效制裁措施,即使双方在合作之初已达成相关约定。
第三,PPP模式在发展援助中的应用有可能导致市场准入障碍,破坏受援方市场秩序的健康运行。以发展援助机构通过资助部分私营资本使其产品或服务达到认证标准以便进入国际贸易市场为例,这对于那些未获认证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来说就会造成市场准入阻碍,有可能破坏受援方国内正常市场秩序,进而加剧受援方国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PPP模式的成本控制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应用PPP模式的初衷是为了降低援助成本、提高援助效率,但在实践中私营资本参与发展援助事务,提供产品、服务或者参与经营,都需要援助机构提供一定资金,加上项目运营过程中的持续投入,PPP模式能否带来援助成本的降低具有不确定性。既能够实现援助效果的改善,又尽量减少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PPP模式在国际发展援助中面临的关键考验。
但是可以肯定一点:它的主张是和当时主流的皇家美术学院所倡导的“宏伟风格”针锋相对的,这也是它诞生的目的所在。
有人说“万事开头难”,其实我觉得开头一点都不难。有多少人开始做某一件事情时,微信、微博、空间齐上阵,隆重地记录,轰轰烈烈地开始,美其名曰“要有仪式感”。三分钟热度一过,便了无痕迹。坚持不易,但坚持下来的人,一定会看到与众不同的风景。
三、PPP模式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PPP模式在发展援助中应用实践的考察,可以发现其对发展援助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要充分发挥其在国际发展援助事务中的独特优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案例二:澳大利亚“企业挑战基金”(ECF)在柬埔寨资助成立移动支付企业② 案例来源:Anthony Perkins and Thiev Viseth,“Engaging Business in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Development Policy Centre’s Forum,on 17 October 2012.
第一,需要确定国际发展援助中应用PPP模式的目标和合作架构,这将从根本上决定其应用效果。首先,明确PPP模式在发展援助中应用的根本目标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问题,改善发展援助的效果。如前文所述,参与发展援助公私合作的双方在目标上具有明显差异性,在兼顾发展机构长期目标和私营资本短期目标的基础上,必须将发展作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最高目标,否则就偏离了应用该模式的初衷。
排砂冷采是通过携带地层砂粒排除在近井地带形成“蚯蚓洞”,从而极大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从而极大的提高稠油流动能力,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溶解气开始析出膨胀,形成泡沫油,一方面减小了原油流动的阻力,另一方面溶解气析出成为驱动原油的动力。
其次,确定公私双方的合作模式是PPP模式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在发展援助的PPP模式中,发展援助机构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政策方面,能够为合作项目争取更广泛的政策支持,尤其是与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开展合作与对话。私营资本在合作关系中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丰富的管理经验、专业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可以帮助发展援助机构有效克服市场风险、信息赤字,避免机遇和风险误判、降低项目运营成本等。因此,发展援助机构与私人资本应在各自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最终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第二,确定PPP模式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是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PPP模式不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发展问题的万金油,而是用来改善援助效果、加强援助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因此,选择哪些地区和哪些领域(行业)应用PPP模式,会从根本上影响其应用效果。参照国际经验,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农业等领域是应用PPP模式效果较好的领域。① 参见史丁莎:《国际PPP市场发展和开放比较研究》,载《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第11期,第63—67页。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能否有效调动私营资本的积极性,将从根本上决定PPP模式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发展援助领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落脚点在于实现发展目标,因此应用于发展援助的PPP模式对于私营资本来说,其投入的成本更高,将要承担的风险也相对更大,而这无疑会削弱其参与发展援助事务的积极性。要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调动私营资本的积极性,就需要私人资本能够从合作中获益更多,如良好的交通条件、健康的卫生条件、受过训练的技术工人、便捷的信息网络服务等。
第三,PPP模式的运行效果除了受到其自身因素影响外,也与配套机制是否成熟健全密切相关,如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健全的法律法规等。为了保证援助目标和效果的实现,也为了保证伙伴关系中双方的有效制约,必须建立起健全的监督机制,这既包括伙伴关系内部的相互监督,也包括由受援方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第三方实施的外在监督。
评估机制(也称为评价机制)是国际发展援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① 援助评估的重要性及常见做法可参见:Richard Blue,Cynthia Clapp-Wincek,and Holly Benner,“Beyond Success Stories: Monitoring & Evaluation for Foreign Assistance Results,” May 2009. 同样应该贯穿于PPP项目的全过程,从项目论证、启动、运营到结束,都应该有严格的评估机制。评估可以由合作双方协商成立的评估机构进行,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独立评估,评估内容应该包括项目目标实现情况、项目实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带来的环境影响、项目对受援方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项目的可推广性等。发展援助中的PPP项目评估尤其应该重视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效果,因为这是发展援助的最高目标,是评价发展援助PPP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有效的评估能够为援助项目有效运行、援助方案的修正、后续新援助项目的设计、援助政策和战略的调整提供有力依据,是PPP模式应用于发展援助事务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第四,结合国际发展援助自身的独特性,加强PPP模式的创新。目前,PPP模式的应用更多地集中于国内建设领域,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应用还在探索阶段,如何能够将国际发展援助的独特属性与PPP模式的优势有机结合,探索适合国际发展援助现实需要的PPP模式,是该模式能够成功应用的关键。
不同于国内的PPP模式,通常只涉及到相应的政府部门和以私人企业或投资机构、非政府组织等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在发展援助事务中,除上述双主体外,还涉及到受援方政府,其主体构成更加复杂。受援方政府在PPP模式中的地位具有多样性:可以作为伙伴关系中独立的一方参与其中,负责政策支持、提供公共资源等事务,如农业种植领域的PPP项目中,发展援助机构负责项目设计论证、提供部分资金,私营资本负责提供优良种子、对农民进行生产收割培训、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络,当地政府负责提供补贴、水利、交通等公共服务。受援方政府也可以不直接参与PPP项目,而是以第三方身份对项目运营情况进行监管,从而对项目施加影响。不管采取何种合作方式,受援方政府都应该是发展援助PPP项目中的重要一方,基于这一现实要求确立PPP合作模式,对援助项目的实施十分重要。
在援助实践中,除了企业,非政府组织在发展援助领域的PPP项目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以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为例,该基金会已经与美国国际开发署、世界银行等发展援助机构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在卫生、教育、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实施多个合作项目。
西方国家长期的发展援助实践已经证明,单靠援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因此应将PPP模式与国际贸易、投资有效结合,寻求更好满足发展需求的新模式,如以产品认证的方式帮助受援方产品或服务获得参与国际贸易的机会,以改善交通、水电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吸引国际投资,都是传统PPP模式在发展援助事务中的创新。为了解决非洲艾滋病融资而进行的一种创新方式值得参考:通过向全球公司,如Gap, Emporio,Armani,Apple,Starbucks 等企业授权带有公益性质的商标(RED),这些企业所获得的一部分利润(最高为50%)将提供给全球基金用于非洲治理艾滋病。① 黄梅波:《国际发展援助创新融资机制分析》,载《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4期,第71—77页。 这些合作项目与传统的PPP项目不同,但更加适应国际发展援助的需要,也因此带来更好的实施效果,这为PPP模式在发展援助领域的应用带来重要参考。
肿瘤转移或复发之前,往往经历较长时间的休眠期,这个阶段的转移灶被称为沉睡的转移灶(肿瘤细胞休眠)。当适宜的转移前微环境形成,循环肿瘤细胞会从休眠状态释放并扩散,从而导致肿瘤转移。将治未病理论合理应用到肿瘤3级预防中,在恶性肿瘤防治策略中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PPP模式作为一种融资/管理模式,可以在改善国际发展援助效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在国际发展援助事务中的应用前景值得关注。同时,该模式也可以为新时期中国对外援助改革、创新带来重要参考,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推动中国对外援助的新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援助PPP新模式,这同样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
作者简介: 王新影,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治理、国际发展合作。(辽宁大连,116024)
中图分类号: F744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4538(2019)02-0036-11
*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对非援助与贸易和投资的互动关系研究”(项目号:12CGJ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获得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名家培育项目的资助。
(责任编辑:史泽华)
标签:ppp模式论文; 国际发展援助论文; 融资创新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