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力资源利用的三个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模型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计划经济机制是同市场经济完全不同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在劳动力利用方面不存在市场经济中那种厂商经济原则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矛盾,因而不存在劳力利用的市场失败问题,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特别规则,它吸收劳动力的无限能力,将使经济社会可能吸纳过多的劳力要素,从而对社会造成损失。本文将讨论几种有关模型。
一、关于马克思模型
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计划经济机制都是对市场经济机制的某种否定。马克思指出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之上的市场经济,无时无刻地浪费着巨大的社会劳动。〔1 〕在分析批判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马克思得出了市场经济必然走向计划经济的逻辑结论,并为计划经济提出了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内在地包含着新的劳力利用原则,这里仅从这一角度讨论马克思关于计划经济的劳力利用,主要有如下要则:
1.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与平等劳动就业权利。
在计划经济中,每个劳动者都是无差别地占有社会生产资料,这不仅使社会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利用生产资料剥削别人的劳动,而且使任何一个劳动者都只要愿意,就可以加入就业的引列,平等劳动权利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题中应有之意。这一制度,使社会对劳力的吸收获得了无限能力,〔2 〕因为这时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劳动者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结合〔3〕。从而,在计划经济机制中, 全社会的劳动者具有无差别的就业权利。
2.生产计划与人口计划
计划经济,是对全社会生产的计划。这一命题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矛盾的否定。整个社会生产的计划,当然是根据社会需要和资源条件、技术条件进行的有比例的安排。所谓的资源条件,指社会既存的可动用的物质资料和人力资料,而技术条件则指现存的技术类型及水平。社会需要被分为长期需要和短期需要。最后,社会代表按照两大部类及其副类,以及各副类的比例关系,进行计划安排。
与生产计划并行的另一类重要计划是人口计划。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计划经济的生产目的是人的需要,但人口的多少及增长速度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劳力的供给,而且会影响社会总财富的人均水平,因此,在计划经济社会中,人口计划是计划经济的极为重要的基本内容。〔4〕
3.按劳取酬和社会扣除
计划经济中,劳动者占有全部自己的劳动成果,但这种占有分两种形式:其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直接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其二,为了劳动者长期利益,需要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必须从劳动成果中分流出一个部分用于社会积累,但这一扣除形成的生产资料仍归全社会占有,社会通过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更多的财富最后仍由劳动者享受。所以,马克思说,劳动者以一定形式赋予社会的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5〕
从总量上,劳动成果中有一部分归劳动者直接消费。从个量上,每个劳动者得到多少消费品,则是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这一逻辑内在包含着不仅劳动者的劳动量互相可比〔6〕,而且, 按劳取酬必然存在一个基本单位劳动量所取提的报酬额。这就引出了计划经济中的工资决定原理。
可以看出,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计划经济不仅能够避免失业和劳力浪费,而且能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得到最合适的条件。
马克思曾科学地提出,他不会给未来社会绘制详尽的篮图,而只是提出未来社会的基本格局和走向。实践表明,马克思关于计划经济的三点要则,把握了各计划经济国家的经济运行的基本方面。另一方面,计划经济的现实轨迹展现出一些关于劳力利用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被许多学者进行了概括〔7〕,这里只准备论述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二、卡莱斯基模型
米哈尔·卡莱斯基是在研究计划经济增长模型中分析劳力利用问题的。他的有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计划经济中的工资总额决定。
卡莱斯基认为,计划经济中,国民收入也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他用Y表示国民收入;I表示生产性投资;S表示流动资本和库存;C表示广义的消费,所以有
Y=I+S+C
I+S是生产性积累,用i表示它在国民收入中的相对份额,即
由于国民收入是生产性积累I+S和广义消费C的总和, 所以国民收入中消费的相对份额就是
计划经济制度下,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率的大小。〔8 〕但因投资率与消费成反比,高的经济增长率必然以低的消费率为代价。由此,卡莱斯提出了适度经济增长从而投资与消费适度比例的理论。指出,虽然投资率的每一增加相应带来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增加,但是,消费率的同量下降引起的消费心理负担或消费者感觉到的损失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9〕卡莱斯基提出适度投资和消费模型:
图1
图中i,r表示投资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C'表示消费率;r(i)曲线表示随着国民收入Y中投资份额i的增大,国民收入增长率相应增大;与此同时,随着国民收入Y中消费份额C'的减少, 短期消费损失不仅伴i增大,而且有加速趋势(图中C'曲线过点Ai后较为平缓, 即指此点后,以纵坐标衡量的消费份额每减少一单位,反映为以横坐标衡量短期消费损失更大)。不仅如此,而且在短期消费者利益损失较大的区间,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终使国民收入增长率发生下降。在两条曲线交点即A处, 表示投资增长带来的长期利益恰好等于消费率下降造成的短期消费者损失。卡莱斯基认为,这一交点决定了适度的投资率、消费率和国民收入增长率。
上述可见,计划经济体制下,从社会利益最大化出发,适度消费率意味着工资决定首先是从总量份额决定开始的,然后社会劳动者再按照各自提供的劳动量从这个总份额中取得一个相应的部分。这一分析也在理论上阐明了马克思曾论述过的“社会扣除”的数量边界。
2.计划经济中劳力供给的两种类型。
卡莱斯基在他的增长理论中,把劳力供给分为无限供给和有限供给两类。他认为劳力供给由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和劳力储备组成。前者指在劳力参与率不变时反映相对稳定的人口增长的劳力增长,后者是指劳力参与率还存在提高潜力,例如他指出的农业存在的剩余劳力就属此列。劳力有限供给意味着劳力储备等于0,即劳力参与率已达最后边界, 而劳力无限供给则表明经济社会存在着劳力储备。
他认为在劳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计划经济机制倾向于把劳力储备吸收殆尽。在此之后,劳力供给就转化为有限供给类型。而在无限劳力供给条件下,采用资本产出率较低的技术对社会经济增长有利。
事实上,卡莱斯基是假定计划经济中,劳力全部进入经济过程都是符合社会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即总量劳力不存在假劳力要素,这就是说,劳力的供给总量不仅决定就业总量〔10〕,而且决定经济增长水平〔11〕。
三、科尔内模型
科尔内在分析总额消费品或工资总量的决定方面,继承了卡莱斯基的“消费者抵制”思想,提出了消费者对消费增长率“容忍下限”概念,并得出了实际消费增长率约等于实际消费,“正常增长率”结论,这很接近卡莱斯基的“适度消费率”概念;在就业总量与劳力供求关系方面,他接受了卡莱斯基的劳力无限供给与有限供给的分类,也得出了计划经济在就业量上最后必然处于劳力供给约束状态。〔12〕但科尔内对计划经济中劳力利用问题的研究,远比卡莱斯基及其它经济学家详细得多。
这里,首先介绍科尔内的有关思想。
1.劳力总供求,就业量,与工资的关系。
科尔内认为,在宏观水平上,劳动力的总供给不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不能看作是工资(名义工资或实际工资)的函数,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成劳力供给和两类人提供劳力都与工资率大小无关。第一类为习惯就业的人,这类人在任何工资率下都在提供劳力;第二类为未习惯就业但准备就业的人,他们的就业也不是因为工资率高或低的结果,而是所有制度变化或别的其他原因。〔13〕
在计划经济社会,当第二类劳力未全部就业前,总就业量由劳力需求量决定,这是上述所谓的劳力无限供给类型的劳力利用,科尔内把它称为“社会主义经济粗放增长”情况下的就业;当第二类劳力被社会全部吸收后,总就业量就由劳力供给量决定,这属于所谓劳力有限供给类型的就业,科尔内把其称作“社会主义经济集约增长”情况下的就业,但是,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就业或劳力利用,都同工资率的变化无关,科尔内用下图概括他的有关思想:
图2
这是一个劳力无限供给的计划经济就业模型,图2中纵标W表示工资率,它是时间t的函数;横坐标L表示劳力就业量;DL曲线表示劳力总需求,它也是时间的函数。由于劳力在任何工资率水平下都是无限供给的〔14〕所以,社会就业总量就决定于劳力需求DL。图中,在t0期,劳力需求DL(t0)决定了就业量L0,同期工资率为W(t0), 但不仅劳力供给与此无关,而且劳力需求也与它无关,因而劳力需求曲线DL虽然是时间的函数,但它总是垂直于横坐标。在t1期,劳力需求函数移动到了DL(t1)位置上,就业量从L0增加到L1;同时工资率也从W(t0)变为W(t1)。科尔内的立意在于,随着时间的变化,劳力需求和工资率都在增长,但后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内在联系。所以,一方面工资率曲线W 随时间平等上移,另一方面劳力需求曲线DL随时间垂直外推,整个过程中,决定就业量的因素是劳力需求。科尔内认为这一过程一直会持续到潜在劳力储备被吸收完为止,也就是劳力从无限供给转化为有限供给时为止。
劳力有限供给是计划经济集约增长期的一个特性,这一时期的就业量的决定因素就由劳力需求约束变为劳力供给约束。因为,随着潜在劳力储备的被吸收,劳力供给就稳定焉,但是,劳力需求不断增长的特点并不随之改变。〔15〕
随着劳动需求的增长,劳动储备不断被吸收,使劳动储备占能够工作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最后达到其边界。此时计划经济劳力利用便由需求约束变为供给约束。
图3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潜在劳力储备在能够工作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即用1-n(t)表示,h表示劳力储备的吸收到了容忍限度,即最大边界。在t(,2)之前,由于存在劳力储备,社会能吸收多少劳力储备,或总就业量有多大模型,是由劳力需求决定的;在t(,2)之后,劳务储备已被吸收到最大边界,这使劳力就业量从需求约束转化为供给约束。
2.计划经济中的劳力短缺与在职失业。
科尔内认为,在计划经济的集约增长阶段一方面存在着普遍的劳力短缺,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的在职失业。劳力短缺与在职失业虽然由一些不同的因素决定,但它们又都与一些共同因素密切相关。劳力短缺首先同总量劳力过度需求相关,其次,它同其它短缺现象一样,是一个向量范畴,它由几个指标的集合来共同决定。劳动短缺在企业层次上,主要表现为企业为完成和超额完成产出指标和计划,会产生一种过度的劳力需求;另一方面,在企业完成计划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完成规定投入产出组合所需要的部分劳力暂时还不能得到,这就会出现部分停产,对产出构成进行修改等强制替代现象。
“在职失业”〔16〕是指企业内部的劳力处于滞存状态,科尔内认为在职失业同劳力短缺一样,它们都是计划经济中劳力利用的普遍现象。在职失业有三个特点:第一,在职失业中的相当部分,在任何既定时刻都产生一种不可动用的滞存,因为使用它所需要的互补投入不能得到;第二,长期的严重的劳动短缺松懈了车间纪律,降低了工作质量,减少了工人的勤奋;第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分配和劳力配给引导企业去“储备”劳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和卡莱斯基一样,都把劳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劳力利用一略而过,这就忽略了这一历史时期计划经济承受的巨大就业压力,以及经济增长与假劳力要素进入经济社会过程中的矛盾,而简单肯定这一时期中吸收劳力储备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
注释:
〔1〕这种浪费表现在庞大的失业大军, 危机时期的生产力破坏,与价值规律共生的供求变化带来的劳力浪费。(参见马克思:《资本论》)
〔2〕这种无限能力仅指不存在社会制度障碍, 而不考虑在净产品总量上,无限吸纳是否合乎经济要求。
〔3〕这被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称作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
〔4〕参见恩格斯:《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篇。这一问题, 在大多数计划经济国家的实践中长期被忽视。
〔5〕参见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
〔6〕关于劳动量的计算问题,目前为止, 计划经济理论和实践并没有恰当解决。这里不仅存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换算问题,而且存在着不同产业之间的劳动换算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量既应是有效劳动,又应是平均劳动,而由于具体劳动无法比较,最后只好通过产品、产值来衡量。结果,仅劳动计量问题,就足以导致计划经济采取商品和市场形式。
〔7 〕东欧和西方的一些著名学者都对计划经济中劳力利用表示了兴趣。他们主要有:奥塔·锡克,布鲁斯,沃德,卡德尔。
〔8〕卡莱斯基认为,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一方面取决于内生变量的投资率,投资产出系数。生产性固定资本投资系数,折旧系数和改进系数;另一方面取决于外生变量的劳动生产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
〔9〕卡莱斯基就此提出了所谓的抵制系数(W),用以测量人们因减少消费而遭受的损失程度,同时反映消费者对削减消费量的抵制强度。把这种分析方法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卡莱斯基是第一个经济学家。参见:卡莱斯基:《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导论》,三联书店,1988年。
〔10〕计划经济中,就业量决定于劳力供给而不决定于劳力需求不仅被许多经济学家所公认,而且这也是许多国家的经济事实。
〔11〕下一节的分析将表明,卡莱斯基的这一假定是不符合经济实践的。
〔12〕参见亚诺什·科尔内:《短缺经济学》第16章,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3〕例如,个体农民因所有制变化他不得不到一个合作社或国营部门找工作;妇女加入工作的行列主要不是由于工资变化的作用,而是决定其他一些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参见科尔内:《短缺经济学》下卷第98-99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4〕劳力的无限供给的经济含义是,在一定工资率下,劳力的供给大大超过劳力需求。
〔15〕根据科尔内的论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的数量冲动和政府雄心勃勃的增长计划,劳力的需求总是保持着一个较为强有力的势头。
〔16〕在职失业在市场经济中也存在,但其数量是微不足道的。例如,19世纪在美国铁路和印刷行业曾存在超雇员现象。
标签:计划经济论文; 国民收入论文; 工资率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国民收入分配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劳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