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理学思想史在高中地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素养论文,思想史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如事物在时间中存在有其历史一样,其在空间中存在有其地理。地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规律、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跨越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地理学思想史是地理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归纳和总结了地理学各学派的观点、理论、方法、学科结构等学术思想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对社会各方面影响的历史线索,是进一步启发未来学术创新的系统思想。通过对地理学思想史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对地理学的性质和内容有更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地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和教学可直接促进地理学的发展。国外对地理学思想史研究的著作很多,如德国学者赫特纳所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1]对地理学史进行了分时代研究,并对地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地理学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杰弗里·马丁的《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2]对地理学不仅分时代还分国家进行了研究,并重点阐述了美国地理学的发展。理查德·哈特向的《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3]和《地理学性质的透视》[4]、法国保罗·克拉瓦尔的《地理学思想史》[5]、大卫·哈维的《地理学中的解释》[6]等对欧美主要国家的地理学史及地理学思想都有较深的研究,并对作者各自的国家地理研究阐述比较详细。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的地理学思想史的研究著作才开始陆续问世,如杨吾扬的《地理学思想简史》[7]、刘盛佳编著的《地理学思想史》[8]、唐晓峰的《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9]等。整体上,我国在地理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对地理学思想史的应用研究更为鲜见,特别是没有发现任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文结合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潜在需求,拟将地理学思想史引入高中地理教学,对应用方法和思路进行阐述,旨在为高中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好的途径。 二、地理学思想史对高中教学的意义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空间性、动态性、终身性和现实性的特点。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侧重于基本的公民地理素质,但地理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地理学的社会服务也越来越深入广泛,从当前地理教育发展阶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需要地理教学去发展学生更有专业深度的地理素养,而目前,只有进入高等教育学校继续学习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更有深度和更全面的地理素养才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他专业学生或者直接走向社会的学生,他们的地理素养与地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服务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地理素养的发展应在高中阶段适度加深。现今,高中生智力发展较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熟知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和探究。“一个学科的思想史能帮助你真正理解这门学科是什么东西,帮助你了解自己在干什么事情,而且知道自己在一个学术长河中的位置”。[10]所以,将地理学思想史引进高中地理教学符合认知发展理论,这不仅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地理科学发展的思想领域,更重要的是能够在高中阶段发展学生具有专业深度的地理素养。 三、地理学思想史在地理素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地理学思想史内容丰富,对于高中阶段地理的学习来说,以下几点可以较好地体现知识点背后的地理学思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升华地理教学,加强地理素养的培养。 1.历史思维方法 赫特纳指出:“要完全理解现在,永远只有从历史出发才有可能。同样,要充分理解一种科学,也永远只有详细研究它的历史发展,才有可能。倘若我们在方法方面考察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时从未忘却这条通例,不打算先验的确定它们——这种尝试不论如何聪明却不曾有结果,那么我们可能已经避免了许多弯路和无益的争论,节省了许多的精力”。[11]与历史学相比较,可以最透彻地理解地理学的性质;与历史单元或历史时期相比较,可以最透彻地理解地理空间—区域的性质。[12]从历史出发,不仅包括地理学的历史,还有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地理学的历史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地理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对地理学的性质有一定的把握,同时可以树立地理学的地位,改变地理课程在中学地位低的现实。一切皆始于好奇心,哈特向曾说:“人类对视野以外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本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的普遍好奇心是所有地理学的基础”。[13]用地理学中的经典故事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历史的思维方法,不仅是地理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并分析事物,提升他们的地理方法素养。 比如,自然地理学习中,河流的改道,追溯其改道的原因,就要从历史出发去寻找答案,并进一步分析未来可能的发展情况。曾经的河流是怎么样的,现在成什么样了,它的周围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变化引起了它的改变,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就很容易找到答案。例如,西汉时期长江的入海口是在江苏南通一带,今天的长江入海口在上海一带。如今的上海、南通等一带都是河流冲积而成的。说明经过历史时间的地理作用,地理事物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未来的长江入海口是否还会进一步变化,有待研究。 2.空间和区域概念的建立 地理学思想史研究内容之一是地理学科学性质认识的形成和发展,探索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和范畴,研究对象和任务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科学。地理空间思维是对地理研究对象进行抽象的前提,是认知和总结地理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从地理学思想史角度出发,树立地理空间思维可为学习地理学提供良好的空间抽象能力。相对空间和绝对空间、有限空间和无限空间、具体的空间和抽象的空间、不同尺度的空间,如何去理解、把握并树立空间概念对地理学习非常关键,也有一定的难度。高中地理学习中,老师很少将这个观点传授给学生。如果我们站在空间的角度去引领学生思考、理解,学生更容易掌握。克拉瓦尔曾说,维达尔的区域研究途径“是以尺度逻辑为基础:为了解在某特定尺度上发生什么状况,必须同时注意较小及较大尺度里正在发生些什么”。[14]地理教学中,无论是自然地理必修1中的宇宙地球,必修2的人文地理的城市发展与功能规划,还是必修3的区域地理的差异等,都是空间的体现。 研究地球表面区域差异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域可以说是空间在不同范围的划分,区域之间是有差异的。众所周知,世界上不同区域的事物各有不同,但这些不同在某种方式上是互有因果联系的。虽然现今的高中课堂的地理内容能隐含反映这些内容,但学生却常常没有较好地挖掘这层关系,或是去探究总结这种在现象背后的内涵。 比如,必修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节中,珠三角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而不是长三角或者京津唐地区?通过分析,其良好的地理区位——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和区域人文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是其最大优势。从中可以得出区域空间的差异性及其对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教学中,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区域空间的思维,并逐渐培养学生以地理区域空间思维去分析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人地关系主线的把握 人地关系论是地理学思想论之一,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人地关系指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以增强地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地理环境也影响人类活动,产生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树立人地关系意识是学习地理学的必要前提,有正确的人地关系认识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问题,同时才可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是地理素养的重要方面。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地关系总是不断出现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到很好的解决,人与环境将和谐相处,否则,人类将面临更多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认识人地关系可为解决人地矛盾等实际问题提供良好的思路。 例如,古时候的都江堰经常洪水泛滥,危害人们的生活。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根据当地地形,对都江堰进行分流治理,不仅合理解决了人地矛盾,更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与此相反,黄土高原一带的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让黄土高原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不仅影响黄河上中游生态环境,也使下游河床升高,威胁人们生活。上述内容都是人地关系矛盾的具体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引领学生从人地两方面综合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地理素养。 4.因果分析法 地理学方法论作为地理学思想史研究内容之一,主要有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地理专门方法。因果分析法出于哲学,适用于万物。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地理学也不例外。地理环境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都存在各种因果联系。“地理教育必须力求超出对事实的理解去认识原因。因为正是在现象的因果联系中(即指同一个地点的各种不同的现象,也指各个不同地点之间的因果关系),才完全显示出地理学的本质”。[15]学生只有把握住地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才能更好地探究到地理问题的本质。如在“全球气候变化”一节中,分析可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是导致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减少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控制全球气温升高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握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用因果法分析其他地理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5.观察和分析的新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作为地理专门方法,是地理学思想史中方法论研究的新内容之一。地理信息科学主要有三个主要部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以及计算地理学。[16]地理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对地理数据的搜集、处理、显示和信息的储存与分析,将地理学概念自动化,有助于提出假设和分析,是地理学观察和分析方法的现代化。地理观察、分析和研究方法也是地理素养的组成要素之一。传统的教学工具如挂图、地球仪、纸质地图等对于立体思维不强的高中生来说,学习地理还是有一定难度。针对此问题,若将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引进高中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地理素养。GoogleEarth、ArcGIS、MapInfo和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地图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平台都具有丰富的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是地理课堂良好的教学利用资源。例如,在地势地形教学中,使用GIS的三维空间可视化功能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立体空间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地理课堂教学要不断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内容。地理学思想史作为对地理学研究的系统思想,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本文初步探讨了地理学思想史与高中地理素养培养的关系,认为可以较好地结合到具有多媒体硬件条件的高中学校地理教学中。然而,目前不是所有高中都具有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教学条件,如何将地理学思想史更加有效地引进高中地理教学是我们今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标签:地理学论文; 地理论文; 人地关系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历史地理学论文; 思想史论文; 历史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人文学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