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参与式教学法在“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金灿灿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之下,提出在“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情境参与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掌握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并针对社会现实中的现象或课题开展小组教学和演示活动。教学实践表明,这一做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可进一步在其他相关心理学课程中推广。
关键词 :情境参与式教学;建构主义;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生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它在不同方面的延伸可以形成其他特色鲜明的课程。比如,社会心理学在身心健康方面的应用,就是“健康心理学”课程;在助人和咨询方面的实践,即是“咨询心理学”;在司法方面的应用,就为“犯罪和司法心理”;在环境方面的延伸,成为了“环境心理学”课程;在解释人类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拓展,成了“进化心理学”课程。这样看来,可以将“社会心理学”课程称为偏社会取向心理学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因此,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社会心理学”课程中的实施和应用,对其他相关心理学课程的改革有着极强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一 、情景参与式教学法在 “社会心理学 ”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传统的“社会心理学”课程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与课程体系编排、教师授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及个人魅力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授课模式有两大不足。第一,受教师个体素质影响较大。如果教师个人素质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高、学习效果就明显;若是教师的个人能力欠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就会受到抑制。第二,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点记忆不牢,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时有一定兴趣,但是学过不久就会忘记。为弥补这些不足,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变和调整。谈到这个问题,教师就要弄清楚学习(及获得知识)过程的特点。按照教育心理学中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知识并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的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
在建构主义教学具体实践上,有两类教学方法值得一提,它们分别是情景式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是指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2]。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大多来源于生活实践,有社会生活的原型情景,这就提供了一个将知识还原于原始社会情景中的前提。参与式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 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3]。参与式教学法强调的核心是要以学生而非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掌握知识点。
但总的来说,这段姻缘开始得平淡无奇,进行得千篇一律。凤冠霞帔与红烛高照都是演过几千年的热闹戏,像一代代地重复的相似的欢喜。
将情景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融合,就形成了情境参与式教学法,既创设恰当的场景和情境,同时又让学生加入其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两方面的结合非常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可以说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一种具体实践。由此,笔者结合情景参与式教学法两方面的特点,将情景参与式教学法运用于“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
1.3.5 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份树莓空白样品提取液10 mL,加入树莓酮标准储备液配制成浓度为1.0、2.0、10.0、20.0、50.0、100.0和500.0 μg/kg系列样品,以树莓酮峰面积比值A为纵坐标,以树莓酮的质量浓度C为横坐标,加权计算线性回归方程。以信噪比(S/N)为10进行计算,回归方程为:
二 、情景参与式教学法在 “社会心理学 ”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一)实施的总体思路
另外,笔者将10道题目的得分按照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课程有意思”(第1题)、“喜欢授课形式”(第10题)、“满意同学配合”(第8题)和“满意组织协调”(第9题),详细的题目内容见表1,都超过了4分,见图2。
学期初,教师布置任务。教师应明确“社会心理学”演示课的任务要求,要求学生经过社会心理学理论、案例和实验的学习后,选择社会现实中一个现象或课题,以小组为单位,使用表演、访谈、采访、视频呈现和讲解等形式,至少展现一个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主题。这个主题要兼顾学术性、创新性、趣味性等方面,同时学生现场可就不理解或不清楚的内容进行提问和交流。
信息服务共享将加强认证认可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认证认可业务运营中迅速准确实现供需双方匹配和交易。“一带一路”认证认可信息服务共享具备开放性、扩展性以及适应性的特性,信息共享模式还有待更多研究者进行积极的探索,创新共享模式,持续保持数据的实时性和灵活性,对认证认可信息服务共享做更深入的研究,促进数据流动,使企业及时掌握资讯,带来更多新的认证认可业务,促进相关国家、社会和共享相关方利益的不断提升,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证认可互认,减少贸易壁垒,为沿线国家提供便利,促进贸易便利化。
小组同学的表演幽默和呈现很顺畅,角色分配到位,6位同学分别饰演剧中6个角色及旁白。在呈现之后,同学对小品的具体情节进行了学术性分析,择其部分介绍如下。
学期末,主要任务是“社会心理学”演示课程呈现和评价,大约在教学周的第13、14周进行。教师及评委观摩表演、现场点评并评分。各小组也需要对非本组成员评分。教师和学生的分数按权重配比计算总分。事后再就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以确认评分的公正性。
为评价情境参与式教学法的效果,笔者编制了10道题目,对“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开展了问卷调查。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学生是在获知“社会心理学”课程分数之后,对问卷进行无记名填答的。总体选课人数为74人,剔除无效问卷,最后收集的有效样本共65人,有效率为87.8%。
(二)实施的具体步骤
笔者以一个案例具体介绍实施的步骤。学生改编了乔杉、修睿的小品《老同学》。剧本的大致内容是:乔杉所饰演的角色(后用乔杉代替)是某地首富;修睿饰演的角色(后用修睿代替)是乔杉以前的同学,现为本地某重点中学的招生负责人,后晋升为校长。同学会上,最初乔杉卖力炫富,看不起修睿,当知道自己儿子上学需要经过修睿同意后,态度大变,对修睿万般讨好献殷勤。情节数次转折,乔杉态度几次发生变化[4]。
尽管五四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该领域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五四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学术界关注度低;笔者查阅中国知网(2000—2016),一共找到了12篇相关文章,且最新的一篇还是2012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现在有针对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但是它仍没得到学术界重视和认可。二,没有知名学者参与研究;三,研究太过单一;大部分的学者都是借助各种翻译理论研究具体的翻译技巧及策略;针对以上不足,我们需不断改进。可以说,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上,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常用的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类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正常人。对于室性早搏的评估有不同的看法,治疗方法也有较大差异,有的介入治疗,有的药物治疗,有的不进行干预。本研究就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进行观察。
学期中,教师与各小组学生进行讨论排练。双方主要就主题和表现形式进行讨论,教师提供指导性意见;学生提供剧本,并结合讨论情况修改剧本,进行排练。期间涉及到剧本创作、台词撰写、舞台衔接问题,可另行寻求专业人士指导。本过程历时较长,大约10周左右,其间可能有多次讨论和修改。
①图式:根据过去的经验建立起的思维框架。乔杉上学时几次被打皆牵扯到修睿,对修睿形成了不好的图式;做生意时长期与钱打交道,用钱办事,对钱形成了万能的图式;对自己儿子形成了成绩不好的图式。
②自动加工:快速、节省资源、凭直觉的思维加工方式。乔杉没有询问过孩子的成绩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儿子像自己、成绩不好,这就是明显的自动化加工。
③态度: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剧中具体涉及到态度改变和引导行为两个方面。态度改变和引导行为:乔杉开始时对修睿态度恶劣,在行为上不让服务员与修睿握手,言语上讽刺,小米粥里不让放咸菜;因儿子上学一事有求于修睿时,态度改变,阿谀奉承,让服务员给修睿放8条辽参,自己给修睿跪下捶腿;得知儿子上学的事已解决,马上恢复原有的恶劣态度,站起身,让服务员放生海参;后来事情又发生变化,再次有求于修睿,态度又一次变好。
⑥群体间比较:不同个体按某种特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并与其他群体进行相互比较。乔杉认为有钱人有别于普通人,认为自己作为有钱人,与修睿这样的普通老百姓不在一个世界里。
⑤自我抬高:通过行动或语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以确保他人对我们的印象是建立在我们的优点之上。乔杉将自己的富有拿出来显摆,假装谦虚地说自己是全县首富,处处显示自己是个有钱人。
④刻板印象: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乔杉根据自己的遗传和家庭状况以及过去不良的学习体验对儿子成绩存在刻板印象,认定儿子的学习成绩不好。
综上,该组同学分别使用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知觉(图式、自动加工、归因)、自我概念(自我抬高、群体间比较)、态度及形成(态度改变和引导行为)、歧视及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等章节的具体知识点[5]。他们能够发挥想象力,较好地将“社会心理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点融入到了小品表演之中。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是对成熟剧本进行的改编,原创性还有待加强。
三 、情景参与式教学法在 “社会心理学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应用效果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没办法做到实时监管,这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施工的具体环节也没有建立完备的监督和管理制度,未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督理念,对于施工质量的监督工作缺乏重视。另外,在监督建筑工程的时候,也没有创建一个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励惩罚制度,假使在监督过程中发现有人违反操作条例,也没有什么措施对其进行处罚,这也导致很多施工人员蒙混过关,不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去完成工作,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问卷采用1~5点计分,分别表示“非常不赞同”“比较不赞同”“不确定”“赞同”和“非常赞同”,其中3分为理论平均值。将“社会心理学”演示课的满意度实际得分与问卷理论得分均值3比较,进行单样本t 检验,发现在除第3题以外的其他题项上实际得分与理论均值都出现了显著差异,见表1。这表明整体而言,学生对“社会心理学”演示课的教学效果是满意的,他们觉得“社会心理学”演示课比传统授课方法更有意思、学到更多东西、评分方式较为合理,对同学之间的配合和组织协调也比较满意。整体而言,他们喜欢“社会心理学”演示课的授课方式的。不过学生也同时认为该课程准备需要过长的时间。
“基于过程观培养能力”这种实验课程教学团队观念,能够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形成具有综合性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内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一来,实验课程能够充分证明教学团队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教学过程的多样化,从而为培养具有综合性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前提。
笔者自2012年开始就在北京林业大学2010级心理学本科生“社会心理学”课程中采用情景参与式教学法开展了教学活动,具体的步骤是通过演示课的方式实现的。“社会心理学”演示课由学期初布置任务、学期中讨论排练和学期末呈现评分三大环节构成,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共同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服务,具体环节见图1。
表1 “社会心理学 ”演示课满意度得分 与理论均值的差异比较结果
注:**表示p <0.01,***表示p <0.001
图2 “社会心理学”演示课满意度调查结果
除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外,笔者也收集了学生对演示课的建议,建议如下:①对评分规则不明确,造成准备的不足;②剧本表演缺少专业性指导;③希望增加与教师的讨论。
(二)相应的改进措施
结合问卷评分和学生反馈情况,笔者提出了如下具体改进措施。
第一,对于不明确评分规则的问题,笔者建议教师在初次布置任务的时候明确解释评分维度、细目、分数计算等问题。
第二,对于“社会心理学”演示课程形式较新、学生不熟悉、耗时较长、需要过长时间准备的问题,笔者建议学生向已经参加过演示课的高年级学长请教经验,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减少其他作业量,提高演示课的分值,让学生体会到更多价值感。
第三,对于剧本表演缺少专业性指导、希望增加与教师的讨论等问题,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少部分学生、小组同学与教师沟通交流不充分、没有吃透“社会心理学”演示课程的精髓导致的出现题材偏颇、表演生硬等问题。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选题和排练中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并且引入有舞台经验的人士提供剧本、台词以及舞台相关经验的指导。
总之,情景参与式教学法在“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课堂呈现形式灵活多样,去掉了既有条框的限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顺应了他们青春活泼、乐于自我表露的特征,符合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情景参与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实施几年来,在“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受到了学生的拥护和好评,这也将成为该课程进一步改革的动力。
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情景参与式教学在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和推广——以‘社会心理学’课程建设为例”,项目编号BJFU2017JY0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生态心理疗法的模式构建与应用”,项目编号2016ZCQ11。
参考文献
[1] 钟丽佳,盛群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科学性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6(10):22-28.
[2] 徐赛飞.情景式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8,37(3):94-96.
[3] 陈时见.参与式教学的内涵特征[J].教师教育学报,2014(4):109-111.
[4] 邢文雄,鬼头僧.老同学[EB/OL].(2018-01-16)[2018-05-10].http://www.bijianshang.com/news/html/?2017.html.
[5] 王芳,刘力,许燕,等.社会心理学:探索人与社会的互动 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6(6):640-649.
(责任编辑 孙艳玲)
标签:情境参与式教学论文; 建构主义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