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营销理性变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理性论文,变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的喧嚣和繁华归于沉寂。在这个即将结束的年度,整理与反刍,蓝图与寄望,让每一个营销经理人短暂地逃离了刀光剑影的博弈。从工厂到市场,并不是一段太长的距离,从起点到终点只隔了一条许多企业难以跨越的河——营销。
营销并非表象,它最终要为企业创造高收益并为顾客带来价值。在过去的一年里,营销正在回归基本面,许多企业在产品、顾客价值上获得能量,更让人欣慰的是,一些老牌企业开始像营销新兵一样排兵布阵演练新的作战阵形。体验营销开始打破某些行业的边界,力图与消费者做更亲密的接触,从感官刺激平滑过渡到完善服务,品牌美誉度与忠诚度前所未有地受到了重视。与此同时,竞争这个并不新鲜的词开始升温,逃离竞争,发现产业边缘的新机会渐成主流。这是一件可喜的事,至少在理论上它在做大“蛋糕”而非破坏“蛋糕”。
用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春花的话来说,“2006年是理性的一年”。当2006年所流行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营销招数渐渐冷却,许多人蓦然发现,那些曾经以为过时的营销力量正在左右市场。他们还发现,这些力量也许还会影响接下来的2007年,或者更远的岁月。
产品的回归
“产品的真实意义在于它是连接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载体,它还是要回到对于消费者的价值贡献。”陈春花认为,2006年营销的一个重要关键词莫过于“产品核心能力”。迈克尔·波特认为,亚洲的跨国企业比较关心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赚钱,而欧美跨国企业比较注重产品从哪里来,产品到哪里去。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产品上寻找核心能力,并获得了良性的高增长。
诸多质量危机而引起的企业坍塌事件让产品对市场的影响放大,而营销成本的高压与市场收益的减少逐渐成了营销经理人的梦魇。产品开始走上前台,成为影响营销的中坚力量。在越来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产品任何一项细微创新也许就能改变消费者的固有需求——这不是夸张之语。风靡一时的蓝海战略,其核心点就是挖掘新的需求。在蓝海战略中,产品的地位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2006年度的营销标杆企业中,就有一批行事低调但备受赞誉的企业。握奇数据并不是一家为大众所知的企业,但它在中国智能卡上的市场份额却位居全球同业的前列。对这家企业来说,产品与技术几乎是它唯一的营销力量,任何花哨的宣传与推广并不能改变它的销售格局。在中国,类似于握奇数据的企业举不胜举,它们被誉为“隐形冠军”,其典型特征是:格外注重产品、技术和价格等基本元素对市场的影响力。这并不是个案,在工业品领域,大多数企业执行的是被看成是“原始而低级”的营销,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在不能提升销售的策略中多花一分钱。
在消费品领域,许多企业开始像工业品企业一样销售自己的产品,创维手机是其中一例。手机行业是公认的过度竞争行业,几乎所有的营销策略都曾在这个行业实验过。不过,创维手机依然在国产手机不景气的2006年获得了不错的市场收益,且盈利率位居同业前列。创维手机奉行的一个原则是:运用闪信等独有功能创造新的需求,来弥补刻意减少广告宣传的成本支出。这种务实、低调但却恰当的市场策略,令其闪信手机如黑马般崛起,成为产品营销的一个典范。
另一个例子是招商银行信用卡,在经历了人海战术并将发卡量突破了800万张之后,招商银行开始在产品差异化上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例如扩大行业的横向联盟,纵向延伸增值服务的种类。在许多专家看来,市场先入优势对招商银行而言只是暂时的,而产品竞争力才能让它在更激烈的竞争中持续获得优势。
握奇数据、创维手机、招商银行这3个不同行业的代表企业,不约而同地用产品这个核武器开创了一个新局面。一个很可能发生的事实是:只要它们保持产品的绝对优势,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它们便不会被竞争对手绊倒。
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陈春花教授总结出的第二个“2006年营销关键词”。体验营销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它逐渐成为一个主流趋势。在以往,企业与消费者通常是对立的两面,售卖与体验是两个不搭界的词语。不过在2006年,这种现象开始成为过去时态,与消费者的互动已成为一种新兴与潮流的营销方式。
在陈春花教授看来,体验营销是满足顾客需求的一个关键途径。体验营销并不局限于奢侈品、时尚产品,在一些一锤子买卖的交易上,它也仍然适用,例如楼盘交易。体验营销并不仅仅是用免费试用等方法来促进消费者购买,更在于获得顾客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在一些需要售后服务的行业,体验是影响销售的关键。
在家电业,售后服务被看成是体验营销的一个类别,其标志是国美、苏宁等终端势力的崛起,这些覆盖全国的卖场在与家电制造商的博弈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国美、苏宁何以能称王?陈春花认为:“其原因在于它们离消费者最近,最能体察到消费者的需求。”如果说将定价权、订货权交给别人掌控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将消费者的互动体验移交给渠道商,则是一个糟糕至极的策略,这意味着厂家始终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给消费者带来最完美的体验。如今国美、苏宁开始接管一些实力并不雄厚的厂家的售后服务,而这正是黄光裕们的精明之处: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才能始终站在市场的最前沿。现在,不少家电企业为了获得国美、苏宁的青睐不惜自降身价。
不过,一些个性鲜明的企业并不为之所动,格力便是其中之一。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的一句话颇为经典:“最好的产品是不需要售后服务的。”如果衍生至体验层面,亦即最好的体验永远是不需要后续服务的。由于对产品品质的自信,以及较早建立了专卖店销售模式,格力始终能在第一时间触摸到顾客最本真的需求。现在,专卖店不仅成为格力空调的最佳体验店,而且其安装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格力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中央空调节省了大量的售后服务费用。在董明珠的概念中,售后服务并不等同于前期安装与施工,所以她认为:“格力空调能用16年,如果我们鼓吹售后服务能力强,它只能说明我们的产品品质不好。”
在格力所在的空调业,强大的售后服务能力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而这正是以产品价格的提高和产品使用风险的加大为前提的。显然,售后服务并不能与体验营销等同起来。“产品的售后服务一定是要付费的”,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如果说“提升品质”与“控制成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付费的售后服务则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体验营销的另一个路径是拉近与顾客的距离,但它并不能持续对销售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增强与消费者互动是体验营销的一个手段”,陈春花教授说,“但最终还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超级女声将2005年的火暴延续到2006年,但广告赞助商产品的销售并没有延续2005年的辉煌。这虽然并不能说明消费者的参与与互动正在失去其魅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再是体验营销的唯一基准。对于数码影音等产品来说,猎取消费者的感官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对一些诸如饮料、食品等行业的企业来说,根据消费者关注点的变化制定有效的回应策略,才是关键点。消费者的体验可能是一场视听盛宴,也可能是一出互动的娱乐选秀,而将产品与消费者无缝对接起来,也许才是体验营销的真正魅力所在。
超越竞争
2006年最流行的不外乎是关于竞争的话题,例如蓝海战略、非竞争性联盟等。商业间的竞争,有人说是博弈,也有人说是针锋相对。不过,2006年关于竞争的主旋律却是如何避免针尖对麦芒式的厮杀,创造一个共赢、和谐的生存空间。
“竞争的关键是寻找新的定位,竞争的目的不是获得竞争优势,而是远离竞争。”陈春花说,“目前市场的竞争是营销资源的比拼,而不是价值链的竞争。”在她看来,产品与产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只能打压自身的生存空间,只有共享价值链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行业,价值链开始变阵。从产品到商品的丰厚利润,让某些曾专注于制造的企业开始打探多姿多彩的营销江湖。更多的合纵连横开始出现,同业间的强强组合与异业间的非竞争联盟,正在企图主导价值链上的每一个节点。
迈克尔·波特曾说:战略就是选择做什么,选择不做什么。在陈春花看来,竞争战略的本质在于选择不做什么。但这对许多企业家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受重视的选项。进入新兴产业成为时尚和常态,步步高选择进入MP3,腾讯开始做C2C,一个行业的领军者开始图谋主宰另一个行业或另一个市场,但发现新的产业机会并不像并购一个企业、建一座工厂那么简单,适应全新的规则并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有人说广泛的并购带来了一场产业盛宴,但现实更多呈现给我们的却是让人“消化不良”的大餐。明基鲸吞西门子以悲剧告终,TCL全球化并购失误,“宿命论”开始蔓延。
关于“一元化”还是“多元化”的争辩已经盖棺定论。“如果不能专注并在核心领域内保持绝对优势,多元化是具有风险的。”而更大风险恐怕是为全球化而全球化。时至今日,最为推崇海外战略的李东生也沉静下来,思考海外市场的破茧之路。简单地“拿来”并不等于长久拥有。“除了全球化并购所带来的文化与管理的问题外,另一个大问题是TCL根本无法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陈春花如此认为。
如果要为竞争找一条低风险出路,异业非竞争性联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绿盛集团与《大唐风云》网络游戏相互利用闲置资源,拓宽了渠道、推广甚至品牌的边界,真正做到了互补性双赢。这并非没有先例,可口可乐结盟麦当劳以及与《魔兽世界》合作,诸多的成功案例为这种商业模型作了鲜活的注脚。当然,这种合作是基于本企业的核心优势。不过,核心竞争优势是可以转移的。陈春花指出:“如果企业不能持续地关注能力与资源的结合所产生的价值,企业就无法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这意味着,《大唐风云》一旦不能持续保持自己在网络游戏上的核心优势,绿盛集团与它的合作很可能会变得异常脆弱。
创新营销
当创新成为一种流行性口号时,一些基本的东西也许正在丧失。在2006年繁乱的营销表象中,创新成为一个高提及率的词语。传播、推广、促销上的花样翻新给这个年度增添了不少新闻话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追寻某一层面的创新来保持市场的新鲜度和热度。
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因为创新要回归到商业层面才有意义,它最终应反映为两个关键点:为企业获得高收益,为顾客带来价值。营销并不是“零和游戏”,分蛋糕不是最终的目的,如果在照顾顾客需求这个核心上做得不够或者草率,企业间的竞争就始终跳离不了“红海”。
2006年的营销标杆企业,用影响力与良好的市场表现阐释了创新的意义。虽然“娱乐营销”“新闻营销”“模式营销”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依旧有很多企业即便是全套照搬也无法取得成功,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创新并不是来自一个点,而是来自一个体系,它需要对企业的营销资源和整合能力予以整体考量。
2006年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是,商业模式和品牌传播成为创新的主流。前者的创新是突破边界,试图改良销售路径以获得更广泛的销售;后者则是变革策略,以打造影响力和塑造品牌为首要目的。这似乎取得良好的成效,不过,这只是锦上添花,并不能给企业带来裂变式的高速成长。“创新的本质是创造顾客的需求。”陈春花认为,创造新的需求以避开抢食“蛋糕”的恶性竞争,也许是企业所应关注的真正内容。
所幸的是,创新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它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资源,例如知名度。在中国,最具新闻性的营销事件莫过于少林寺的“整合营销”,它所引发的口水战是前所未有的。在传统行业,少林寺的“产品搬上网”“代言人海选”并不是一个出奇的招数,但于世人对少林寺的固有认知而言,这的确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之外。少林寺传播策略所引发的争议给了更多企业一个思考空间:打破人们的传统认知也许就是一种好的创新策略。这更印证了一个观点:创新是冲破笼子的系统思考,而不是简单的一招鲜或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