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创设有效的物理教学情境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物理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学情,创设一种吸引人的、轻松愉快的,并且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学习,掌握物理知识。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情境 方法
物理是一门概念、规律、公式复杂繁多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索才能理解和掌握,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如果学生没有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那么就会感到物理枯燥难懂,从而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在物理教学时需要精心巧妙地创设一种适合的教学情境,将现实世界和科学知识相联系,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是那么难懂,并且激发其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物理教学情境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谈一些看法。
一、创设有悬念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创造的源头,也是能有效激起学生好奇心的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一些他们经过探索可以得出答案的问题情境,增加其获得成功体验的成就感,以此提高其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使其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得到锻炼。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首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有计划、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各种知识基础之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活动凝聚在一起。
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我先提出问题:“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学生说法不一,这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亲身经历的实验型情境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人通过亲身经历或体验得来的东西在脑海中的印象最深刻。因此,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过程,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对概念、规律等的理解,还能增加其动手操作和灵活应用的能力,使得其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创设交流协作的人际情境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改以来备受欢迎的教学形式之一,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思考研究,能拓展思路,集思广益,在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我在教学时经常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如高一物理中的课题研究——“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我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接触面的性质,以及其他因素。
四、创设语言趣味化的教学艺术情境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可以充满趣味和内涵。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带着愉悦的心情去上课,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增加其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来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
五、创设引人入胜的故事型情境
物理学发展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渗透着人类探索自然的科学方法和品德。教师可以尝试用故事导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等。这些历史情境的再现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教育,是科学品德和情操的熏陶。
六、运用多媒体创设动画情境
多媒体教学能将静态变动态,将无声变有声,将微观变宏观,对于很多课堂做不到的实验,多媒体却能够生动细致地展现出来。
其次,多媒体能集文、图、声、像为一体。如:描述电荷的定向移动,模拟小球的碰撞,分解平抛运动,揭示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等等。实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难以处理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多媒体加以弥补。如果能将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那么真实的实验和虚拟的物理模型都能牢牢地印入每个学生的脑海。
七、创设适度有效的竞赛型情境
在竞争的环境中学生能激起其创造力和积极性,还能获得积极高涨的情绪。创设有效的竞赛型情境,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如高中物理“功”一节习题课,我把全班按座位分成四组,每道题有四组学生分别回答,分小组必答和抢答。最后根据分数高低,排列名次,每个学生都纷纷争着回答,气氛激烈。
综上所述,学生都喜欢被认可、被赞赏,喜欢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成就感。学生在成功时会增加兴趣,情绪高涨,努力之后却屡次失败就会灰心丧气,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其爱上物理,愿意主动学习。
论文作者:杨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还能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