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状况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状况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业论文,现状及论文,条件论文,我国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目前,我国的信息服务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本文从经济条件,社会需求,信息技术,政策法规,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主张应扬长避短,促使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关键词 信息服务 信息产业 信息服务产业

自“二次大战”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与深化,信息已成为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已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西方发达国家掀起而后波及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性社会信息化热潮,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支撑,以日益严重的信息膨胀、能源危机、国际竞争为动力,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中心,从60年代以来获得了广泛深入的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信息的利用突破了专业和部门的界限,信息的生产、加工处理、分配、传递等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日趋社会化和产业化,导致了信息产业的崛起。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信息产品的生产、信息服务的提供、信息技术装备的制造及信息系统建设等社会行业的总称。这是一个行业多,涉及面广的大产业,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信息技术业,一是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业常称为电子信息产业,是信息技术装备(如计算机、通信设施)及其元器件(如集成电路、半导体)的制造业,它的产品是物质产品而非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业是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向社会各界提供信息的产业,它以信息技术业为物质技术基础,以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主要活动。信息服务业门类多,范围广,并且尚在分化中,其边界至今不很明确,既有传统的出版业、广告业、新闻业、图书情报档案业、广播电视业等,又有以电子计算机及现代化通信为基础的新兴行业,如软件业、数据库业、信息系统建设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市场经营业等。由于信息技术在传统信息服务业中的推广应用,上述两部分的界限日益显得模糊了。

一、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兴起及现状

80年代初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信息已逐渐渗透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和信息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日益受到重视。社会信息需求在结构、种类、数量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公司、科技开发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一些信息机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提供社会所需的各种信息,打破了在信息服务方面原科技情报系统一统天下的局面。就现代化水平而言,从计算机在信息部门的应用不断普及,机型档次不断提高,软件匹配不断完善,从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国外数据库到汉化自建数据库,从少数几个城市的国外联机检索到以国内联机为基础的国内外联机情报检索系统的建立与发展,都极大地增加了信息的可获取性和传输能力,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政策的倡导也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服务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如1983年开始制定信息技术政策,1985年提出了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即把电子信息产业当作支柱产业来推动其发展,1992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信息业(包括咨询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来加速发展;而国家科委颁布的一系列情报体制改革意见导致了传统情报体制的动摇,促使了信息服务由被动封闭方式向主动开放方式转变,由单纯的公益服务型向复合的经营产业型转变。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服务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情报系统

情报所、图书馆及档案馆的发展历史比较长久,长期以来,它们一直作为我国主要的信息服务机构,在服务方式、服务规模、文献资源、人才队伍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现有从中央到省、地、县级独立的情报机构4000多个,约十万人的专业队伍,拥有图书1500万册,研究报告431万件,专利2200万件,平均年完成研究报告2000项, 开展专题服务22.4万项。有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2512个,职工24万人, 藏书2亿册,各类档案馆3522个,档案1.04亿卷。[1]另外, 还有各部委的专业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图书情报机构及实力很强的高校图书馆2000个。[2]

这些文献及人力资源从绝对数字来看是庞大的,而且的确担负起了历史及社会的责任,但是相对于我国的地广人多来说,还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1)文献资源比较贫乏。一方面我国自己出版的文献量少,据《中国统计年鉴(1988)》统计,我国这一年出版物的人均拥有量只有15个汉字;另一方面,从国外引进文献量少,专业覆盖率低,而且现在我国实行的人民币与外汇汇率并轨制,使得购买国外文献的经费更加紧张了。(2)文献资源分布不均。文献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 上海等大城市,其中有三分之二集中在北京;而在文献的引进收藏上,既有大量重复,又有很多遗漏。(3)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理工科、 外语专业占绝大多数,情报专业仅占3.8 %(美国信息人员中图书情报专业占34%),[3]一些新兴学科及专门技术人才非常缺乏。(4)人员素质偏低。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占17.9%,获硕士学位的占41.9%,而我国分别为0.065%、1.1%。[4]

2.数据库业

从80年代初始建数据库到1991 年, 全国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数据库700多个,数值型、事实型数据库的比重在提高, 文献型数据库的比重在下降。引进了一些国外的文献数据库和只读光盘(CD-ROM)数据库,到1991年我国已有126个单位引进了53种,199套只读光盘数据库。据统计,1992年我国大、中、小型计算机装机总数约1万台,微机约60万台。

但是,在数据库的生产和服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 )数据库的生产水平低。据统计,到1990年中期,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数据库共有655个(包括利用引起磁带而建的回溯库),由351个单位生产(其中一些是由多个单位合作生产的),平均一个单位生产的数据库不到2个,而世界上的平均水平为每家生产3—5个。“七五”期间, 我国建库近40万篇,而发达国家在此期间每年分别建库200—300万篇。(2 )数据库规模小。国产数据库除了由引起磁带建立的文献库外,其它的数据量都比较小,比较好的只有几万条,大部分在一万条左右;我国年录入量在2—4.5万条记录的数据库只占4.65%,绝大部分都在1 万条以下。(3)数据为内容以科学技术、人文科学居多, 而商业金融类的则较少。在1990年的655个数据库中,文教系统202个,占总数的30.84%,科技系统125个,占19.08%,财政金融系统13个,仅占1.98%,商业贸易系统23个,仅占3.51%。 而国外联机的数据库中经济类增长最快,1990年1月,美国DIALOG系统共有310个数据库,其中商业、经济类数据库135个,占总数的44%。(4)数据库需求不足。因在建库时缺乏对广泛用户的需求分析,大部分数据库只为满足特殊用户的要求,通用性很差;另一方面也因广大的管理、科技人员信息意识不够强,缺乏对我国数据库内容的了解,造成了我国自建数据库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的低水平状况。(5)服务落后。我国目前还没有单独的数据库服务机构,数据库生产与服务合一,大多是处于自产自用自销的状况。[5]

3.联机检索服务业

自1980年3月在香港租用一台数据终端机与美国DIALOG和ORBIT系统联机起,到1992年,除西藏、新疆、青海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47个城市设置了国际联机检索终端115个, 使用的国外联机检索系统已达到12个,即DIALOG、BRS、ORBIT、ESA、PEDS、FIESTA、STN、I.SHARPS、ECHO、WSR、DUN&BRAD STREET、DATA STAR。全国从事国际联机检索的专业人员近300人,培训用户5000人,联机检索累计共5万多个课题。

我国国内联机检索的研制始于70年代,到80年代开始为用户提供服务。现在北京文献服务处到1992年建成了9个文献库,包含760万篇文献,在全国建立了分终端45个,遍及19个省市。[4]此外, 中国科技信息所,上海科技情报所,机电部机械情报所,化工部情报所,水电部情报所等也自建了数据库,并向国内用户提供联机检索服务。

但是在通信基础方面,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远程通信网络,阻碍了计算机—通信技术—数据库三位一体的网络系统的建设。

4.软件业

经过多年努力, 我国软件开发有了较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从事软件开发和生产的单位已达200多家, 全国软件人员超过30万。[6]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批攻关成果。“七五”期间,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有了突破,制定了汉字编码的国家标准,完成了多种机型的系统软件和支持软件的汉化,并开始向机器翻译、汉字识别、语音合成、图像处理等技术提供软件。至今,软件生产手段建设已初见成效,形成了软件开发平台,系统软件及典型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开发开始走向与国际化主流标准相兼容的道路,软件生产的工程化和软件产品的商品化也被重视起来。与此同时,在软件队伍建设和企业群体发展等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八五”期间,我国建设了北京、上海、深圳三个软件基地和软件测试登记中心,同时还建成了一批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骨干企业,为软件开发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但是,目前的软件生产工程化和软件产品商品化程度低,软件质量水平低,软件人员分散,对软件管理差,大型软件主要靠进口的状况还亟需改变。

5.信息经营市场

随着信息商品交易量的增加,在80年代中期兴起了由国家科委和地方科委归口管理,工商、金融、财政和税务等部门协同管理的信息市场体系。据统计,1989年国内有各类信息贸易机构1.97 万个, 从业人员36万人[7]。各地区的信息市场在组织形式上各具特色, 有些地区为培育和繁荣信息市场还制定了市场管理条例。

健全的信息市场及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信息服务业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信息市场是沟通供需关系的桥梁,信息部门根据用户反馈来的信息需求及需求变化迅速地调整信息的生产和服务方式,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信息被用户获得并消费,一方面使信息的价值得以实现,激发其潜在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将激发用户更广泛的信息需求。信息市场通过引进竞争机制,促使信息部门加速开发有生命力的产品,争取市场,获取利润。但目前,我国的信息市场仅具雏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从供求机制看,我国的信息市场既不是“买方市场”也不是“卖方市场”,有时信息产品和服务难以实现其价值,有时相当一部分需求又得不到满足。从价格机制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市场上,对信息产品的定价一直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从竞争机制看,由于供求关系的扭曲,价格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市场竞争并不能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

6.信息系统

“七五”期间国家投资上百亿,建设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银行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财政税务信息系统、统计信息自动化处理系统、铁路运行信息系统、电网监测控制系统、科技情报信息系统等十几个大型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边建设边发挥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为例,到1990年底,建成了包括28个省、14个计划单列市、150个地市、700个县的各级信息中心,海南省、西藏自治区的信息中心也正在建设中。[8] 国家信息中心作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总部已有5年历史,除国家信息中心外,中央各部委、 局也设立了信息中心或相应的信息机构。另外,除各级政府的信息中心外,其他类型的信息组织,如信息公司、信息协会、信息商会等发展也很快。这些单位按性质分有企业型、事业型、企业化事业型、社会群众团体等。随着横向信息交流的迅速发展,全国已建成了上百个跨地区或跨部门的信息交流网,其中有省会城市信息网,中心城市信息网,专业信息网,综合信息网等。

但是,现在各信息系统大多只针对本行业,本系统服务,行业间信息互不流通,互不提供商业化服务的现象还很严重;有时,不同的信息系统及信息中心因采用了不同的硬件及软件标准,信息系统间不能相互兼容,阻碍了信息的横向交流;另外因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管理,使得布点分散,分工协作差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我国的信息服务产业已经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服务产业起步较晚,信息服务产业赖以发展的条件还不够完善,因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

二、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信息服务业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归根到底是由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1.经济条件

任何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投资的启动,而投资的规模与结构是受社会经济状况制约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状况及经济增长速度,它需要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及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为基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产业信息化及信息产业化程度低,信息的投入少于物质的投入,加上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工农业就业结构不可能在短时期内逆转,这使得我国的信息服务业建立在一个薄弱的经济基础之上。

信息服务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其前景是光明的,它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其发展初期,特别是当其它部门向它进行风险投资的时机尚不成熟时,政府应增加其投资强度,成为其最主要的发展基金来源。而且,投资的分配要与信息服务产业的结构相适应,除了保证信息服务活动各环节都能得到必要的经费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投资的合理分配及适当倾斜,从产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上,促使信息服务产业结构按照国民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对于投资大,见效慢甚至亏损而又具有巨大社会效益的方面,应是国家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国家投资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社会集资,形成国家、集体、个体、合资、外商独资等共同创办信息服务企业的局面。对大多数企业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方针。不断深化有偿信息服务,逐步提高有偿服务方式的比重,积极开拓有偿服务的新形式、新途径,广辟财源,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

2.社会需求状况

信息需求的增长和改变是推动信息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因。需求的改变不但能刺激传统信息服务部门采用现代化技术,采用多种服务方式更快更好地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而且能促使附属于其它行业的信息服务部门日渐独立以及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的产生;同时也能因用户的不断增多,使市场及资金来源得以不断扩大,进而为产业规模的扩大奠定基础。

前苏联情报学家帕尔凯维奇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信息需求的增长大约与其国民收入的平方成正比。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社会信息需求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988 年与1980 年相比已经翻了两番, 预计到2000年还将再翻一番。[9]但在当前总体经济水平落后, 科技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表现为需求不足。据统计,1990年平均每个地市以上的情报机构,一天接待不到20人次查阅资料,1992年1—2月,中国科技信息所全国联网的计算机数据库被检索的时间都在70小时以下,个别的只有4小时。[10]由于信息商品化观念淡薄, 已有的需求并不能全部成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在1991年,我国有816万家工业企业,平均每家每年从技术市场上购买技术的金额为585元,平均45 家企业才购买一项技术。[11]

诱发社会信息需求涉及的面很广,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彻底解决的,我们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协作努力。利用报刊、图书、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普及信息知识,逐步提高民众的信息意识;促使企业生产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开发新产品的轨道上来;强化社会各界各级主管部门领导、决策人员的信息意识;加强用户的培训工作。

3.信息技术条件

信息技术指的是信息的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复制技术及传递技术。它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高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为人类迈向信息社会奠定了物质及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的生产会推动新的工业生产部门的出现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生产成本的下降会促进生产的增长;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还将使产业结构发生巨变,使传统的消耗能源与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新兴的效益型、高附加值型、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对传统产业来说,由于促进了技术改造,促进了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从而使传统产业得以改进和升级,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对经济市场来说,由于信息处理与传递的快速便捷,使之突破了传统的地区市场及国家市场范围,孕育了全新的全球经济市场。总之,信息技术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社会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进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了信息服务业的现代化程度,使信息生产、流通、分配及服务的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导致了信息产品生产效率及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另一方,导致了信息市场容量及信息用户数量的扩大。信息技术由于其先进性,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它的不断进步促成了它的大规模应用,进而导致了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的兴起及繁荣。

信息技术要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本身的产业化。这需要解决研究开发、产业发展、市场形成等问题。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还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及一些与计算机相配套的应用技术上,同时,信息技术产业在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产业结构上也不能很好地为传统产业的改进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为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实行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使之逐步成为带动整个经济腾飞的主导产业。

4.政策、管理与法律保障

发展信息服务业是时代与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需要我们作出主观努力,创造条件。信息服务产业和其它大多数产业一样,在其发展初期也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导、扶植以及法律的保护。

发展信息服务业最重要的政策措施莫过于改革其管理体制及改进信息企业的经营机制,体制不顺,扶植和管理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我国现行传统的信息服务体制有两个基本点:(1)国家所有制是主体, 仍是“集中型”的服务体制。(2)此系统是按科委系统、 国防科工委系统、高校系统、科学院系统、公共文化系统等各自独立的系统组成的,在行政管理上是按条块划分的。虽然这种体制客观上有着集中国力、合理分工协作、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实现资源共享等宏观调控的潜在优势,可实际上,不但未能使这些潜在优势充分体现,反而导致了各自为政,功能同化,不能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分工,无法满足社会各方面日益复杂的信息需求的状况。各机构因直接受制于政府部门,自主权比较小,而且主要针对部门,针对专业开展服务,很少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它们的面向市场的调控功能及面向社会经济活动的动力都显得有些不足。新兴的信息服务业,因缺乏统一规划,政策引导和组织管理而造成了行业众多,布点分散,无统一规范,行业间低水平重复,分工协作较差,信息资源缺乏与浪费现象并存等种种弊端。

为克服以上种种弊端,把信息服务业推向稳步、健康的发展道路,国家必须进行合理的政策引导及统一规划,设置管理机构,加强行业管理,加速信息立法和制定相应的规章、条例。比如象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初期的产值税收问题,信息市场与资金市场及劳务市场的关系等社会问题是信息部门本身所难以解决的,需要政府从产业外部加以规划,尽量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而对于信息服务体系内部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信息资源的管理,数据和软件的保护,基础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国内外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市场的建设与管理等都应在有关政策法规上给予明确。只有有了明确的政策法规,才能使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人才队伍

人力资源是最富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拥有一批数量充裕,质量高,结构合理的从事信息生产、流通、管理与服务的人才队伍,是进行社会化、产业化信息生产与服务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从事信息服务人员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支队伍不仅要有从事信息采集、经济预测分析、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硬件运行维护、通信保障、系统分析与管理等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更需要有那些既通晓信息理论与技术,又善于经营的服务经营型人才。

目前,我国普遍面临着信息队伍人员不足、素质低下等问题,信息人员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物质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对外贸易等的信息需求,也不能满足科技、社会、商业、旅游、金融、证券等发展的要求。为壮大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队伍,必须从教育抓起。在大学和职业学校设置信息管理、信息工程、信息经济等专业,注重培养专门人才及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或通过设置双学位及在各专业中开设有关信息理论和技术的普及性课程,使学生不仅具备有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能掌握现代信息的服务技术;加强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除加强信息技术、系统分析、经济预测、经营管理等各类各级专业人员的培训外,还应通过多种形式着重培训具有多学科、跨学科知识的,发展比较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新兴活跃的行业,它的发展可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为节约物资和能源及提高效益服务。虽然目前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很低,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同时也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但总的来说,信息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不仅政府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企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且整个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信息的潜在用户正不断地转变为现实用户。这种信息需求的推动加上信息技术的推动,必将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九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的增长将比国民生产总值和全国就业人数的增长快2倍,[12] 并将逐步形成从点到面的全方位的信息网络。经过90年代的大发展,必将为我国下个世纪的现代化信息事业的更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1]邬锦雯:《发展我国信息服务业的思考》, 《图书情报工作》,1992年第1期。

[2]周力治:《关于情报产业的思考》, 《情报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

[3][4] 《我国2000年情报工作发展战略》,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年。

[5]统计数据引自周智佑:《中国信息产业问题研究》,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4期及《国内外数据库建设与政策研究》, 1990年。

[6][8][12]乌家培:《信息与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6、115、119页。

[7]卢存岳:《中国民办科技实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国科技论坛》,1991年第1期。

[9]庞景安:《关于我国情报产业发展环境的思考》,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3期。

[10]刘时衡:《国际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我国信息服务业人才的需要与对策》,1992年。

[11]王曾荣:《我国技术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科技论坛》,1991年第4期。

标签:;  ;  ;  ;  ;  ;  ;  ;  

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状况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