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警惕“伪成本优势”的陷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陷阱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成本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如火如荼的进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空前激烈。企业要在激励的竞争中出人头地,脱颖而出,前提是它能建立并保持与竞争者之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来源不外乎:给客户更高的价值,或以更低的成本创造相当的价值,或者两者兼备。卓越获利能力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为商品提供更优的价值,让企业可以要求更高的产品价格;或拥有更高的效率因而保有更低的平均单位成本。以上正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阐述的两种基本竞争战略,即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逻辑基础。
低成本战略的要点是取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低成本,差异化战略则是为顾客提供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由此可见,出色的经营效率及其带来的成本优势显然并不等于战略的全部,但纵使企业采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经营效率及成本优势仍是企业要达成优良绩效和丰厚获利的必要条件。因此,无论企业采用何种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本优势的建立和长期维持。鉴于此,本文将着重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优势,分析其成本优势的来源和特点,及其对取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作用和局限性,由此得出中国制造业“伪成本优势”的悖论,并对中国企业如何塑造真正的成本优势进行了思考。
一、中国制造业企业有无成本优势
近年来跨国公司掀起了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大潮,他们纷纷将设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美地区的工厂关停或削减规模,转而在中国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大举投资设立工厂、分公司,或者将制造环节外包给中国的企业。与此同时,在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战略和配送战略中,中国也开始占据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跨国公司的低成本国家战略中,中国当仁不让地吸引了最多的眼球和注意力。很多全球化公司已经将亚洲采购中心移师中国,即是中国制造企业强大吸引力的明证。除此之外,许多大型跨国公司还在中国设立大型研发中心,例如微软亚洲研究院就是微软在北京设立的其在亚洲唯一的一所研究院。2005年5月,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建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上,8家跨国公司与开发区签订了入驻协议,将其研发中心落户上海。这8家跨国公司包括飞利浦、3M、思科、伟世通、本田、佛吉亚、爱立发以及微开等。据悉,飞利浦将在开发区内成立上海创新科技园,本次签约的将包括飞利浦照明电子全球研发中心、东亚研究实验室等,年投入研发经费4000万欧元;3M公司则将投资4000万美元建设其全球第五个技术研发中心。与此同时,美国伟士通公司则将在此设立亚太总部。
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主要利用了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双重优势,即劳动成本优势和市场潜力优势。除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中国制造业显著的成本优势可以说是对跨国企业最大的磁场。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2004年8月公布的题为《把握全球优势:领先的工业企业如何通过在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低成本国家进行采购和销售实现行业变革》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全球化对于企业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趋势。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低成本国家战略。像中国这样的低成本国家产生的成本优势还会继续,甚至会扩展。由于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非常大,且不采取措施带来的惩罚将相当昂贵,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必须考虑至少将低成本国家纳入其战略规划,并时刻记住低成本国家也可以是研发以及其他复杂活动的理想地点。报告认为,采用正确的低成本国家战略将使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20%~40%,服务成本降低60%。
如此巨大的成本优势,正是“中国制造”方兴未艾的驱动力。
二、“中国制造”成本优势的来源和特点
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供应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这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最大的比较优势,也是“中国制造”的最大竞争优势。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劳动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平均每小时为16美元,而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平均每小时为61美分,我国工人的劳动成本只有美国工人劳动成本的3.8%。根据联合国《2002年贸易和发展报告》,1998年美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8倍,日本和韩国则分别是中国的29.9倍和12.9倍。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最大竞争优势。
同时,我国庞大的人口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显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我国劳动力消费水平严重偏低,这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需求潜力受到严重压抑。随着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缩小,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市场潜力,将得到明显的释放。因此,从理论上分析,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只有在国际分工中从事市场容量较大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才能既发挥劳动成本优势,又获得市场潜力优势。
当前国际分工由传统的产业间的垂直分工向产业内的水平分工转变,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呈现出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并存的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所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而且体现在所有产业的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上。然而,在国际分工中,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往往处于增值能力有限的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往往处于增值能力较大的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为了发挥在国际分工领域中的成本优势,当前我国引进的外资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在国际分工领域中处于低技术和低附加值的产业端。
综上,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的主要来源是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依靠目前的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只能处在产业低端的弱势地位。
三、隐忧:中国制造业的“伪成本优势”
鉴别企业的成本优势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成本优势,要秉着以下两个简单的原则衡量:
(一)这种成本优势是全面考虑所有的成本因素及效率之后得出的结论
即在考虑企业成本水平时,要全面涵盖企业运营中的所有成本,不仅包括会计记录上显示的可见成本,更要包括隐性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除了从成本角度考虑之外,还应考虑效率。
1.隐性成本:粗放生产及制造业转移带来的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环境牺牲。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1%。这一显著对比表明“中国制造”还没能甩掉“粗放”这顶帽子。由于我国多数行业长期以来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道路,长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国内大量资源,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趋于恶化。大量被浪费的资源和严重的污染,也是成本,唯一不同的是,这种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危害本身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这种成本是由整个社会买单,而非由企业自身全部承担,因而是企业的隐性成本。这种粗放式生产原本与成本优势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然而,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一“成本黑洞”,可以说,粗放式生产是隐性成本的内因。
制造业的跨国转移总趋势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由技术领先国家向其他国家扩散,之所以如此,固然有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制造业加工环节利润本身趋薄等原因,但更多的却是源于跨国公司本国的环保压力与制裁。此外,由于在很多行业,我国的生产环保标准都比欧美发达国家要宽松许多,一定程度上更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将高污染项目转移到中国。加之我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着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致使大量高耗资源、高污染项目被引进投产,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大举转移的大潮中,我们有必要保持一份冷静的思考,制造业的大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世界经济格局的再调整——是价值链低端和环境污染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
从转移到我国的一些产业来看,就明显带有这种特点,转移来的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资源和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制造业转移所伴随的环境污染风险,也是我们在考核企业成本时所忽略掉的隐性成本。进入我国的跨国企业并不对达到我国环保标准后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这一沉重的成本要由我国人民自己来买单。虽然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给我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如果长期停留在国际分工低端这一水平上,通过牺牲环境而带来经济增长则代价未免太大。可以说,制造业转移是隐性成本的外因,使得我国社会承担的这一成本变本加厉。
2.成本效率: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的软肋。联合国发布的《2002贸易和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甚至低于肯尼亚和津巴布韦。然而,我国劳动力的低工资掩盖了低效率,我国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的1/10,实际上,考虑了生产率因素后,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增加值,美国劳动成本只是中国的1.3倍,而日本、韩国的劳动成本比中国还低。此外,我国与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亚洲人口大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很相似,由于这些国家总人口抚养比最低时期将相继到来,会逐渐对我国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构成竞争压力。也就是说,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有弱化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制造业的转移是不恒定的。一旦失去如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等优势,则会发生新一轮转移。到那时,中国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势来自何处?
(二)这种成本优势必须具有持久性
成本优势的战略价值取决于其持久性这种优势既不能为对手所复制或模仿,也不能被对手以别的方式享有。只有当企业成本优势的来源,对于其竞争者来说,既难以复制或模仿,又无法以别的方式享有,成本优势的持久性才会存在。
1.中国制造业的这种成本优势,竞争对手能否复制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跨国公司可以轻松复制中国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势。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合资或独资设立工厂或分公司,中国所独有的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因而也不再独享,而成为所有跨国企业共享的盛宴。如此一来,这种比较优势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几乎没有太大意义。
而且更严重的情势出现了:跨国公司不仅能享有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而且由于其更科学的管理和运营理念,更为先进、更高效率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以及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其成本往往甚至比中国本土制造企业更低。加之跨国公司通常拥有更强的战略执行能力和营销能力,更强的资本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与供应商更紧密更强势的关系,更富顾客忠诚度和感召力的品牌等等,结果是他们利用本地化生产,在市场上成为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劲敌,大额地抢得市场份额,而且由于成本更低,其盈利自然也大大超过中国本土制造企业。
2.中国制造业的这种成本优势,竞争对手能否以别的方式获得呢?如果说在中国投资设厂的跨国公司能够复制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那么即使没有进入中国投资设厂的全球化公司,照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享受中国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势。国外公司通过低成本国家采购战略,将制造环节外包给中国企业,由中国厂家贴牌生产(OEM),而得以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较高的生产率。如今中国的许多出口产品也都是以OEM方式进行外贸出口的。
综合上述两点,不论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自己生产,还是与中国制造企业进行市场交易,中国制造业基于比较优势的成本优势,都正在被跨国公司所共享。如此一来,又有什么优势可言?
(三)结论和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1)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是在忽略了成本效率和由粗放生产所导致的环境破坏的隐性成本基础上得出的,没有考虑其巨大的“成本黑洞”;(2)由于来源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在当前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其成本优势的来源可以很轻易地被跨国竞争对手获得,因此,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其实是一种“伪成本优势”,并不能给中国制造企业带来真正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如果想在国际市场上,甚至包括国内市场上,建立起真正的竞争优势,而不只是做跨国企业的代工厂,甚至即便在本土市场上都饱受跨国公司挤占之苦,就应该从“伪成本优势”的误区中走出来,认清基于比较优势的“伪成本优势”的陷阱,不要再沾沾自喜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相反倒是应该好好借鉴跨国竞争对手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理念,苦练内功,从企业内部管理运营上做文章,在努力发挥现有成本优势的同时,积极改进成本优势的取得方式和来源(如节约资源、精益生产、改进管理等),并寻求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如技术创新、提升品牌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