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酚菌酮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论文_钟颖

1 引言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关系到了人们的生活,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纹枯病,且根据调查研究得知,这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水稻病害,严重威胁了水稻的安全生产以及增收。除此之外,从上个世纪开始,各类氮素化肥的应用,杂交水稻的推广,导致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率逐渐提高,其中经过研究,静冈霉素成为了水稻纹枯病的主要药剂,但是因为常年使用,该药剂已经无法满足水稻纹枯病的基本防治要求,为进一步分析其田间治疗方法,本文选择40%酚菌酮作为主要药剂,并展开试验分析。

2 水稻纹枯病的基本概述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虫害,也被称之为云纹病,俗称眉目斑。其中苗期以及穗期均会发病,在发病严重的时候数个病斑逐渐融合在一块形成大病斑,呈现出不规则现象,导致水稻叶片逐渐发黄并慢慢枯死。还有一点是在湿度比较大的时候,病部会慢慢长出白色网状菌丝,汇集之后形成白色菌丝团,从而形成菌核,高温条件下,病斑之上还会产生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纹枯病的发病原理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主要是高温以及高湿的环境下发病,在南方水稻种植中纹枯病较为严重,此外该病还使得水稻不能抽穗,产量下降,现阶段在治疗方面主要以井冈霉素以及甲基硫菌灵进行治疗,但是因为水稻的耐药性逐渐提高,其治疗效果较差。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水稻品种为今早09,播种时间为2018年4月份,该试验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栽培条件均一致,无任何差异,具有对比性。所选择的药剂为40%酚菌酮水乳剂、4%井冈霉素水剂。

3.2 处理

在该试验中主要做4个处理方案,其一是40%的酚菌酮水乳剂1200g hm-2;其二是40%的酚菌酮水乳剂1500g hm-2;其三是4%的井冈霉素水剂3000ml hm-2;其四是清水对照。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所有处理方案均连续实施三次,并且随机区组排列,其中在6月份第一次施药,在间隔一周之后第二次施药。

3.3 调查

在施药之后的第一周与第二周做好调查,本次研究主要采取的调查方法为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简而言之便是在每小区取5个点,将总株数、病株数、病级数等加以记录与计算,然后与对照区的病区进行对比,计算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主要采取的比较法为SSR。从评判指标角度分析,需要将水稻纹枯病进行分级处理,其中0级是全株无病;1级是第四片叶以及以下出现发病;3级是第3片叶以下出现发病;5级是第2片叶以下出现发病;7级是剑叶叶片以下出现发病;9级为全株发病,甚至部分水稻出现枯死现象。

4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因为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6、7月份降水量比较大,其试验田的湿度比较高,主要维持在80%以上,日间温度在25℃左右,此外,因为水稻植株建郁闭度比较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水稻纹枯病发病率提升。详细数据见图1与图2.通过对用药前纹枯病基数的调查,了解到用药前纹枯病处于始发阶段,病株率在5%左右,各试验田无差异。用药之后,无论是40%的酚菌酮水乳剂还是4%的井冈霉素水剂均在一定程度上对纹枯病有所抑制,在用药后一周,两种防治方式的效果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用药后二周,40%的酚菌酮水乳剂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4%的井冈霉素水剂,详细数据见表1.

在整个用药期间,各类处理模式水稻叶色、株高以及长势均呈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发生异常情况,这也说明在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过程中,40%酚菌酮水乳剂处于合适范围之内,对水稻的生长没有太大的影响,并且该药剂具有安全性。

5 小结

通过上文试验分析可了解到,在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治中40%的酚菌酮水乳剂所带来的防治效果比较明显,并且药效持续时间长,具有安全性,尤其将用量设定在1200--1500g hm-2范围之内,防治效果更佳明显,其中,水稻发病初期需要施药一次,在间隔一周后再次施药,这样可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水稻纹枯病是较为常见的水稻病症,对产量与质量有所影响,需对其加以重视与研究,在田间防治中可以应用40%的酚菌酮水乳剂,选择合适的剂量,每周施药一次,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华池.苯甲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05):64-65.

[2]胡飞,李昌春,周子燕,胡本进,徐丽娜,郑进国.多粘类芽胞杆菌DN-1防治水稻纹枯病初步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04):524-528.

[3]顾春燕,宋益民,丛国林.咪鲜胺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2,28(02):53-55.

论文作者:钟颖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探究酚菌酮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论文_钟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