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锐锋

浅析园林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锐锋

杭州恒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园林工程建设与一般工程建设有很大区别,园林工程需要更高的专业知识。它不仅要考虑到艺术和美学,而且要充分展示公园本身的特点。因此,加强园林工程建设管理,对于提高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园林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园林工程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在加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常来说,加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园林土质情况,做好施工养护工作,确保树木成活率,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1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园林工程起步较晚,人们对园林工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把园林工程等同于栽花种树,对工程系统管理缺乏有效认识。有的人甚至认为,园林工程是一项与艺术结合的工程,过于严苛管理,会限制园林的发展空间,使园林失去自身特色,进而把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当成了负担。国家在园林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尚未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一定程度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导致了施工单位无法有效制定内部的管理制度。

1.2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不够正规

施工单位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普遍不够重视,导致有的施工单位片面追求园林的观赏性和园林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有的施工单位对树木的采购没有严格把关,甚至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较大程度的影响了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没有达到降低成本目的,因反复返工,增加了施工成本,延误了施工进度。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没有对园林施工地质情况进行勘探,所选择的树木不适合园林土质,给后期的园林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3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施工管理人员是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责任主体,对提高施工管理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能力水平普遍不高。有的管理人员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方面能力不足,无法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有的管理人员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主动工作的劲头不足,没有较好的落实施工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重视也不够。

2施工管理改进措施

2.1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提高园林施工人员素质可以使得很多的施工环节更加的科学和合理。施工人员对于一些环节出现了问题才能很快的处理,尤其是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明白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如果有关人员的素质太差,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浪费很多的人力成本。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增加施工技术含量

首先是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有关的人员的专业技能,施工单位需要建立自己的培训体系,这样才能保持技术和理念的先进性,解决企业技术不足和不先进的问题。其次是实现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技术人员能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下发挥作用,重视人才,优化结构,有效提高企业技术总量。最后是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往往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为需要管理的地方非常的多,有人员的管理和一些物品的管理[3]。在建设园林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的更好。将对于园林施工工程的管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过程中对于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才能提高工程的效率,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分析,制定出符合每个工程的管理制度,通过一些科学、合理的管理,进一步降低工程投入成本,更好的提高企业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切实抓好建章立制

从源头上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使园林工程施工单位能够在行业竞争有序进行,推动园林工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建章立制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完善施工监理制度,把施工监理贯穿到园林工程全过程,为施工程序规范提供保障。大力强化施工管理制度,对园林工程施工实行统一规范管理,根据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计划,合理分配人财物资源,确保工程施工有序展开,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园林工程管理方法创新模式分析

3.1工程总承包(EPC)模式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模式,是一种“交钥匙”的工程。该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强调和发挥,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这种对于空间尺度需要现场把握的项目来说,能较大限度的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具体来说,在该种模式之下,虽然工程实施方会获得较多主动权,但同样的该种方式下工程实施方承担着较多的责任。一个各项资质完善有较高施工管理水平的实施方,能够从园林工程的设计再到最后的实施,均由其完成,从而提升园林的质量。另外,该种方式还能够确保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技能使业主满意,同时也能够使园林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尤其已建成园林对企业“品牌”的宣传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3.2快速路径管理(CM)模式

快速路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优势,在建筑行业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尚没有真正应用到园林行业。具体来说,该种管理模式主要的管理重点在投资、进度、质量以及合同四方面。事实上,虽然园林工程需要涉及到的管理方面有很多,但是从根本上来看,主要的四点便是园林工程的投资情况、园林工程的进度、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园林工程的合同上面,所以快速路径管理模式可以说是把握住了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故而将该种方式应用到园林工程管理中,能够使业主方的项目管理班子更加精简,使管理效率提升,从而促进园林工程的发展。

3.3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针对的是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项目。在过去我国的园林工程通常比较小,管理也比较简单。然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园林工程项目正在不断的加大,这样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略显滞后,在园林工程管理中常会出现多种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用PMC模式,将园林承包出去,从而使业主的负担减轻。另外,该种方式还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从而使工作的效率提升。

3.4项目管理承包+合作伙伴管理(PMC+Partnering)组合模式

项目管理承包与合作伙伴管理相组合的模式也是一种较佳的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具体来说,应用这种模式,能够使双方的利润最大化,能够满足较为复杂的大型的园林建设,使成本降低,使双方获得最大的利益。不过因为该种方式当前在我国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双方合作的经验比较欠缺,再如双方的实例不足等等,这些均会影响到合作活动的开展。但是这种合作方式的优势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条件比较成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应用该种模式,随着实际操作经验的增多,再大规模推广该种模式,从而促进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各企业获得发展。

结束语:园林工程施工管理,需要国家从根本上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施工单位和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提高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培养,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层次水平,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科学的施工管理手段,为推动园林工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纪洪贞.园林工程管理方法创新模式探析[J].现代园艺,2017(18):192.

[2]桂子凡.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04):39-42.

论文作者:刘锐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浅析园林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锐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