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障碍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劳动力论文,出路论文,障碍论文,走向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如何正确认识、引导劳动力走向市场,消除妨碍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种种障碍,健全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市场不断发育和完善,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对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调查,拟对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障碍与出路作一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客观必然性
1.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是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客观基础。目前,我国十二亿人口,有九亿多农民,并且绝大部分集中居住在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农村人平均耕地不到一亩,有的地区人均耕地不到0.7—0.8亩。我国有劳动力总数77000万人,其中,农村大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我国人口每年以15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耕地每年以800 万亩左右的速度减少,粮食消费每年以二三百亿斤的速度增加,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有的地方农民为了争夺土地的田边地角,经常发生民事纠纷,甚至发生严重的伤亡案件。目前,乡镇企业每年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容量只在400—500万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许多农民一年中“两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七个月休闲”,隐蔽性失业的问题相当突出,人多地少的矛盾特别严重,他们渴求走出家乡,走出山门,寻求新的生产门路和致富途径,这是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客观基础。
2.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为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了特殊政策,在资金、物资、技术和政策上实行了倾斜。他们内引外联,积极创办和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制和股份制合作经济,吸纳了大量的中外资金、技术、人才,使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比改革前增长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一部分人依靠党的政策,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富了起来。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工业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到工厂做工。而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匮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只有吸纳内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才能满足这种需要,这就为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创造了客观条件。
内陆和中西部地区,由于改革开放迟走一步,再加上地理环境不同,资源贫乏,缺少能源,很多地方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信息不灵,工业基础薄弱,资金短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农村仍然以单纯的农业种植为主,虽然搞了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但经济还是上不去,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干到头,人均产粮不到300公斤,纯收入不到400元,农民生活仍然没有摆脱贫困。他们认为种田比较效益低,不划算,日夜盼望离开农村,离开土地,到东南沿海一带打工挣钱,这是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主观因素。
3.农民价值观念的变化为劳动力走向市场提供了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农民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当一辈子农民,种一辈子田,而且同样可以当工人,当商人,当经理,当老板,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农民对以前的职业重新进行了审视,认为种田投入经费、人力、物力、时间多、产出少,创造的价值低,外出务工经商投入资金、人力、物力、时间少,产出多,创造的价值大,种田不划算。第三,过去,由于党和国家某些政策限制,农村多年不招工,很大一部分有文化、有知识、有抱负的农村青年,没有跃出“农门”的路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值改革开放搞活之机,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他们被压抑的心态得到安慰,被扭曲的性格得到恢复,认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机遇到来,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劳动力市场。这是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内在动力。
4.农民自由灵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利,为劳动力走向市场提供了时间和机遇。改革开放以前,农民在行政措施的约束下从事生产劳动,没有独立的生产权和经营权,没有自由灵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利,劳动力的供需平衡和调配、使用都是按计划执行。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于人口多,土地少,农民一年中剩余时间和机会较多,农民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自由灵活地支配自身劳动力。这就为劳动力走向市场提供了时间和机会。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劳动力走向市场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支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决定》这一英明决策,为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铺平了道路。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是否具有商品属性的问题和劳动力市场的问题,理论界一直争论未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完全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但这种交换,只是交换劳动者的劳动力,而不是交换劳动者本身,劳动者本身不存在着商品属性和交换的问题,劳动者具有交换和保留自身劳动力的权利,有择业的自由。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场所。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仅全部商品应进入市场,而且全部生产要素都应进入市场,如果单独把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排斥在市场之外,是不可能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只有劳动力进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和价值得到准确、公正、客观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决定》精神不但解决了纷争问题,澄清了理论是非,而且为劳动力走向市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持。
二、当前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障碍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劳动力走向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劳动力走向市场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历史事实,但是,农村劳动力要真正完全走向市场,还有很多制约因素。
1.自身素质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全适应。首先是文化素质低。根据对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了解,全国的文盲1.8亿人,占总人口的15%。经济文化比较发达, 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居于全国前列的江苏省,文盲率占17.23%。其中,农业劳动者文盲率为40.48%,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远远低于其它行业的劳动者。根据中央政策研究室1-993年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 样本户中户主或决策人不识字的占13.8%,小学占41.5%,初中占34.5%,高中占10.1%。有技术专长的农户占11.5%,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占3.9%。由于文化素质低, 他们未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本领,未掌握市场信息,不了解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往往造成盲目闯荡市场的现象。其次是小农意识浓厚。由于中国受封建统治时间较长,政府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农民习惯于自产自给的小农经济,思想保守,留恋故土,留恋亲友,满足于温饱和现状,怕担风险,缺乏“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三是观念转变慢。过去,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农民习惯于在政府的行政支配下生产,对政府产生了一种依赖性,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等、靠、要”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尽管改革开放搞了十多年,很多农民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仍然不理解,他们墨守陈规,守株待兔,不敢走出家门,走出田园,用老眼光看待改革开放中产生的新问题。
2.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灵。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刚刚起步,劳动力信息机构还未建立和健全。许多企业需求劳动力,完全是凭借广告、报纸、电视发布招聘信息,缺乏劳动力信息机构、网络传播。另一方面,我国内陆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农村,交通不发达,通讯落后,信息不灵,农民不知道劳动力的需求地方、类型、特点、数量、质量等,所以他们经常处于盲目流动,盲目应聘之中。
3.交通条件限制。我国的铁路、公路,绝大部分是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修建的,全国铁路仅5.2万公里,铁路复线少,全国的汽车仅300多万辆,公路94万公里,跨省市、跨地区的高速公路较少,公路比较落后,客货运送能力有限。空运航线、航班少,空运能力弱。特别是部分贫困地区和落后地区,交通十分落后,至今还不通铁路、公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流量日益增大,据有关专家预测,1993年,全国流动人口2亿左右, 仅四川省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就达1000万人次以上。 四川省的渠县一个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就达25万人以上。每年春运从春节前一个月开始,春节后一个半月结束,南来北往的劳动大军挤满了每节车厢,每个车站,人多车少,交通十分拥挤,人们苦不堪言。显然,交通设施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4.社会治安秩序混乱。社会环境的优劣和社会治安秩序的好坏,对经济建设影响极大,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治安秩序,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经济建设。劳动力流通领域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地区铁路、公路、航空、航海运输秩序混乱,经常发生杀人、抢劫、盗窃、勒索和交通事故等,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和威胁,劳动力流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和干扰。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的部分不法分子结成团伙,经常在火车、汽车、轮船、车站码头,甚至在飞机等公共场所流窜作案,抢劫杀人,勒索钱财,旅客人人自危,谈虎色变,使农村劳动力在流动中缺乏一种安全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5.各种关卡收费过多。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是必要的。在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市场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也是应该和合理的。但是,很多地方,建立劳动力管理机构的目的不是为劳动力走向市场提供综合服务,而是借办理务工证、计划生育证等手续之机大肆收费,有的仅一项就收取手续费100多元。 农民说:“我们还没有出门和找到活干就要先交几百元买路钱”。由于各种关卡收费较多,因此,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找政府和劳动部门的较少,依靠“亲帮亲、邻帮邻”的较多。一部分无依无靠的农村劳动力就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机会。
6.用工制度不太合理。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一带的个体、私营、三资企业蓬勃发展,企业普遍拥有用工自主权,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人、职员,工人的工资、奖金、福利等由企业自行决定。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用工制度不健全,对内陆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实行低薪招聘,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时间、效率与工资比例很不相称。农村劳动力明知工资、待遇不合理,为了找到工作和避免空跑一趟的经济损失,只好忍气吞声。
在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方面,外来劳动力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在工伤、死亡之后,私营和个体企业老板在解决医药费、护理费、工资和抚恤费方面做得很差,给农村劳动力留下很多后遗症。
7.用工地某些政策、法律的偏颇。虽然用工地和劳动力输出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不同,地域不同,但都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应用政策和法律上应该基本一致。但是,用工地政府和企业在执行某些政策和法律时,往往标准不同,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政策,同一种法律,对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就不同,使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不能在平等条件下共同竞争,给外来劳动力的思想蒙上了一层阴影,挫伤了外来劳动力的积极性。
三、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出路。
农村劳动力要走向市场,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制定劳动力市场法规,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注重劳动力市场信息,加强劳动力培训,保证劳动力正常流动,使劳动者通过市场等价交换自己的劳动力,从而实现劳动者的人生价值。
1.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首先,要把建立劳动力市场,作为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力市场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坚持“积极引导,面向市场,城乡开通,形式多样,加强管理,搞好服务”的指导思想,构建劳动力市场体系,确定劳动力市场的形式和原则,制定劳动力市场法规、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运作程序,把发展、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支持和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正常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其次,要消除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疑虑和传统观念。过去,国家担心劳动力流动会给社会带来动荡,产生剥削和被剥削阶层。因此,在理论上不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在政策上不支持劳动力合理流动,在实践中则采取了种种措施加以限制。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仅促进了输入地经济发展,而且也带动了输出地的经济发展。据调查,1-993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渠县军营村输出劳动力583人,净收入67万元;四川省渠县输出劳动力25万人,净收入3亿元;四川省输出劳动力10-00万人次,净收入100亿元。实践证明,哪个地区输入劳动力多,企业就搞得活,经济就发展快。哪个地区输出劳动力多,收入就高,脱贫致富的步子就快。农村劳动力合理正常地流动,不仅不会给社会带来动荡,而且还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要把建立劳动力市场作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措施。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及其发展来看,建立劳动力市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力输出和输入不仅是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是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振兴经济的重要途径。沿海地区、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内陆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的优势,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振兴经济。同时沿海地区要从政策上、制度上、措施上帮助和支持内陆地区搞好劳动力输出。内陆地区要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交通优势,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早日脱贫致富和加快经济发展。
2.注重信息工作,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信息是客观事物变化的最新反映,及时捕捉并掌握国际国内劳动力市场信息,才能正确决策和行动。国家要尽快建立健全全国性的劳动力信息情报网络,加强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横向经济信息联系,使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中心城市与边远山区互相沟通,互相联系,形成上下结合,内外沟通,纵横交错的劳动力信息网络。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信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直接获取有关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资料和信息,为劳动力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在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方面,要采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使信息的联络、输送、资料检索、存储、分析、开发达到先进水平。让信息把劳动力供求双方联结起来,使信息服务准确、及时、有效,提高劳动力输出的计划性、针对性、有序性,减少无序性和盲目性。
3.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是劳动力输出的前提,没有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再好的政策也无济于事。过去,在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中,普通劳动力多,有技术专长的少,从事体力劳动的多,搞经营管理的少。要提高农村劳动力对市场的适应力,我们就要高度重视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既要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又要培养懂管理、善经营的农民企业家。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各级各类的职业培训中心,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劳动力培训体系,利用各种场地,采取长短结合,学用结合的方式,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提高劳动力对市场的适应力。
4.制定劳动力市场政策法规,保护劳动力的合法权利。首先,国家立法机构要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参照国际劳动力市场的惯例和做法,制定出一套符合改革开放时代要求的《劳动力法规》,对个人和企业在劳动力市场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这样不仅会使劳动力和企业的合法权利得到法律保护,而且也有利于我国的劳动力到国际市场中去竞争。
其次,国家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制定劳动力输出和输入政策,包括合同的订立、工资、福利、劳动保险等具体规定,以弥补法律法规的不足。政策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合理、明确、严肃,具有统一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防止和消除各部门、各行业具体政策的相互掣肘和抵触现象。
第三,国家要授权专门机构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劳动力市场法规、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做到政出一门,直线下达,分层监督,违者必究,保证劳动力市场法规、政策的顺利实施。
5.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保证劳动力正常流动。公安、交通、铁路、民政、劳动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劳动力市场的秩序整顿,保证劳动力正常流动。
首先,要对铁路、公路、航运、空运、车站、码头和各种交通工具上的治安秩序进行整顿,严厉打击抢劫、杀人、敲诈、勒索、盗窃等违法犯罪分子。尤其要从重、从快严惩那些团伙作案的犯罪分子。因为这些人对社会,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危害最大,影响最宽,群众深恶痛绝。
其次,要加强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和各车站、码头的治安保卫工作,增加保卫力量。在成建制、成批的劳动力输出中,建立临时治安联防组织,实行专职与临时相结合的群防群治,共同维护好公共秩序,保障劳动力正常流动。
第三,在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和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要对劳动力进行以“维护公共秩序,人人有责”、“正当防卫”为核心的法制教育,既要提高劳动力守法的自觉性,又要增强劳动力正当防卫和自我保护意识,使犯罪分子随时陷入群众的包围之中。
6.加强组织协调,搞好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根据当前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要带头做好劳动力市场的开发、培育、完善和服务工作。农业、劳动、民政、公安、工商、铁路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一致,齐抓共管,搞好这项工作。劳动力较多的丘陵地区和贫困地区,政府要确定相应的部门和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经费,进行统筹协调、管理和服务。各地要建立劳动力输出公司、劳动力联系中心、劳动力管理站,开展劳动力输出输入联系、介绍、管理工作。从上至下,从沿海到内地,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劳动力管理服务体系。劳动力管理服务机构要搞好劳动力的调查摸底、登记建卡、前期培训、传递信息、实地考察、慰问专访、组织输出输入、签订合同、用工情况信息反馈,为劳动力提供全程服务。交通、铁路等部门要计划、组织、调度好各种车辆等交通工具。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要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力区域性协作网络,以增强劳动力输出的计划性、有序性,减少盲目性和无序性。由于劳动力流动数量多,管理难度大,劳动管理服务机构要把着眼点放在用法律、法令对劳动力流动进行正确引导,加强服务上。不管是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劳动力输出输入,还是自发的劳动力流动,有关部门都要进行管理、协调、引导、服务,并确定带队的领导和召集人员。成批流动的劳动力,县级有关部门要派专人跟踪管理,同当地主管部门和用工单位联系,配合解决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