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心理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论文_吴敏

桃源县精神康复医院 湖南桃源 415700

【摘 要】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分量表(BPR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BPRS各因子及总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明显,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on chronic schizophrenia. Methods: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who were admit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and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30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medic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ave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by the concise psychiatric scoring scale(BPRS),and the clinical outc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BPRS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but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3.3%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is well worth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Chronic schizophrenia;The curative effect

精神分裂症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障碍疾病,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忌讳、以及疾病的发作时好时坏,导致患者病情未能及时得到诊断和对症治疗,容易迁移发展成为慢性精神分裂症,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并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1]。支持性心理治疗是由常规心理治疗发展而来,其特点是充分利用患者自有的资源并根据患者的自身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和支持患者解决现有和即将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从而使得患者能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来提高遵医行为和临床治疗效果[2]。为此我院开展了支持性心理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62岁,病程5~32年,纳入标准:①均参照ICD-10的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临床确诊[3];②临床以阴性症状为主,SANS阴性症状量表≥50分;③患者病情至少2年以上未有缓解,且近期病情未有明显变化;④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精神病患者;②严重肝肾、心肺功能异常者或合并躯体、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及体征患者;③对药物及酒精过度依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干预。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0.8±8.4)岁,平均病程(15.1±8.1)年,病型:偏执型15例,未定型7例,残留型5例,衰退型3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6±8.6)岁,平均病程(15.6±8.4)年,病型:偏执型14例,未定型8例,残留型6例,衰退型2例。两组在以上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与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常规抗精神病类药物氯丙嗪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①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沟通、学会聆听患者倾诉,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对患者当前的疾病困扰表示同情并给予安慰和疏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基本情况并介绍成功治愈病例,纠正患者偏见,指导并教授患者掌握基础的康复治疗方法,告知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疾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治愈信心。②定期与患者亲属会谈,了解并纠正患者家属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偏见,如认为该病属于残疾,长期药物治疗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认为该病无法治愈等。医护人员通过疾病发生的病因及诱因分析、治疗方法及治疗手段的进步、科室成功治愈病例等使患者家属全面客观的了解疾病,通过对患者病情变化的沟通,提出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给予更多的理解、鼓励与关心。③指导患者进行有目的的基础康复训练以尽快恢复生活功能;指导其学会自我情绪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面对现实;学会从家庭、他人及社会处获得支持与帮助;多参加病友会或相关公益活动,学会倾诉,同时学会做一名倾听者,帮助他人,愉悦自我。

1.3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分量表(BPRS)[4]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BPRS减分率作为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其中以BPRS减分率超过50%及以上视为显效;以BPRS减分率超过25%但不足50%视为有效;以BPRS减分率不足25%视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BPRS各因子及总分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BPRS各因子及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尚无根治之法,但通过及时的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控制病情,但我们在长期性的临床调查中发现随着病程的延续,药物治疗的效果无法有效遏制患者精神状态的异常。我们分析一方面是介于长期服用单一药物后所带来的耐药性所致,而另一方面是患者在出院后很难确保患者能够有严格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特别是患者由于种种原因所导致的病情反复发作,不仅对治疗无效而且还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外,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就显得意义非凡,这也彰显本研究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所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BPRS各因子及总分均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虽然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更为显著,这与薛峰[5]等的研究结果相近,充分说明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改善精神状态的作用。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支持性心理方法首先遵循了对患者的尊重,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真诚、热情的沟通,首先解除或降低了患者之前的戒备心理,使得患者能够有时间、有空间、有对象、有内容地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正确客观的认知自我和认知疾病;其次支持性心理治疗一方面能够充分肯定患者自身现有的能力,在疏导患者心理的前提下,帮助其正确认知疾病、了解治疗方案、知晓相关并发症以及掌握预防方法,此举使得患者勇敢面对疾病,树立治疗信心和希望,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再者支持性心理治疗也加强了患者家属的相关沟通工作,使得患者家属及其患者都能够以正确、科学、客观的心理来接受现实、积极治疗,同时由于家庭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也有效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最后我们还帮助和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基础康复训练,支持其重新树立信心去融入家庭和社会角色的职责和权力,使得患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最终使得本研究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

综上所述,支持性心理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湘林. 支持性心理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8):57-58.

[2]梁郁驰,刘锋,冯杏,等. 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中的效果[J]. 临床医学工程,2017,24(02):225-226.

[3]曹爱爱,张洁,黄佳,等.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症状转归的相关性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10):1516-1519.

[4]徐丽莉,金培琪. 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248-250.

[5]薛峰,徐奇,姚志珍,等. 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远期疗效[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04):589-593.

论文作者:吴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支持性心理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论文_吴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