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个性心理规律 选拔任用人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拔任用论文,规律论文,心理论文,个性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运用个性心理规律选拔任用人才包括:在定性、定量上考察和识别领导人才要把握核心律;在选准用活各类领导人才上要注重差异律;在开发挖掘领导人才的心理潜能上要运用迁移律;在增进领导人才“群体共振效应”上要强化互补律。
一、把握核心律,从定性、定量上考察领导人才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是行为活动的根本动力。理想是心理活动的纲领、灯塔和动力;信念是激励人的活动的精神源泉,也是行为的准则和评价行为的依据;世界观则处于人的心理结构的最高层,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和思想面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问题,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它是个性心理核心律中的核心。在选拔任用领导人才中,必须把握个性的这一核心律,注重考察、培养领导人才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使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手中。
个性核心律的实现,体现了我们党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中的“革命化”之要求。最近党中央提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既要靠得住,又要有本事。靠得住是根本的政治问题。但是,我们以“革命化”标准选择、任用领导人才时,一直存在着以定性考核为主,定量指标不够且缺乏科学分析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还应依个性核心律的要求,在定量指标上多作文章:可以制定心理量表,测评拟选拔和已被任用的领导人才的理想、信念、世界观情况。量表的制作要有针对性,能足以说明问题;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访谈了解、把握情况,在实践活动中考察;同时,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对领导人才不断加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教育和培养。
二、注重差异律,选准用活各级各类领导人才
“人心不同,如其面焉。”人的个性差异更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经常表现的心理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的不同,就鲜明地反映了个性差异。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人是否具有某方面的特征,也表现在同一特征的不同水平上。科学地选拔、任用领导人才必须了解个性的差异性,单纯考虑工作需要而忽视个性差异状况,就无法选准用活领导人才,更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和特有优势。例如:选聘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技术领导人,有关当局并没有选择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康普顿、费米等人,而选择了当时只属二流物理学家的欧本海默,因为他知识面广,博学多才,善于团结各种类型的科学家,有组织能力等等。后来实践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他的才能恰与曼哈顿工程的管理能级相对应,从而及时地制造出了原子弹。
三、运用迁移律,开发挖掘领导人才的心理潜能
个性诸要素、均可迁移,尤以兴趣、能力之迁移为最。个性迁移律是利用两种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因素,把某个性要素从一事物迁移到另一事物上来。正确运用个性迁移律可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能够有效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名著《水浒传》里“时迁偷鸡”的故事讲宋江利用时迁会飞檐走壁、动作敏捷、灵活机智等特点,派他去当“侦察员”,从而使他屡屡成功,完全控制和迁移了他过去偷鸡的兴趣。已故数学家陈景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一个中学当教员,因他表达能力差,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得知这一情况后,把他调回厦门大学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他抽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能力迁移后,几经奋力拼搏,陈景润在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果。
选拔任用领导人才也必须遵循个性迁移律,通过考察各种领导人才成长的道路,采取多样而适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其心理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四、强化互补律,增进领导人才“群体共振效应”
从领导人才群体组合角度看,个性间有互补律。任何领导人才,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十足的“智者”、“完人”,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和差异。有些不足,往往需要通过其他领导成员的长处来弥补。领导实践的实质是一种复杂的群体活动。领导人才的群体活动,可以撞击思想火花,触发创新灵感,迭加才能,产生共振效应。我们依据个性互补律选任领导人才,必须讲求个性的互补,以期达到1+1>2的效应。由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从全局整体考虑的方式才是应有的选择。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立足世界、富民强国,都离不开各级各类领导人才,都需要依据科学理论选拔任用和有效组合领导人才。个性“四律”论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旨在说明,从心理科学角度考察选拔任用领导人才,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取向。它不仅要求领导人才自身依个性规律在社会实践中塑造自己、摆正角色、求得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求组织人事部门必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任务的需要,合理识别、选拔、使用和调配领导人才,使选拔任用领导人才规范化、科学化,使领导人才成长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
标签:世界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