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国情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_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从中国国情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_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论以中国国情为依据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国情论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为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提供了保证。应该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形态,较之西方社会所标榜的民主政治,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正象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一样,我国的政体也由于诸如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清等问题,存在着不适应经济建设要求的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当前在以下三个方面,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做出相适应的反映: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

市场经济要求商品生产经营者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共同遵循等价交换和平等竞争的原则,行使经济关系中的独立、自主、平等、竞争的权利,行使对经济事务的决策、管理、经营、监督的广泛民主参与的权利。能否通过发扬民主给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自我选择和活动的权利,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各利益主体的地位平等,做到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直接关系到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在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之后,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广大职工必然越来越广泛地要求对企业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企业中的基层民主制度也是势在必行的。所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要求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事多,新事多,难事多,却没有先例可循。特别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难免引发一些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好坏并存、利弊伴生的复杂局面。为了使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少走弯路,就要于决策之前充分吸纳各界的真知灼见,就要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的监督,就要在各项工作中争取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适应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和全面进步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人们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矛盾。在不断深化改革和进一步调整利益关系的时期,这些矛盾在有的时候、有的地方还比较突出,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正确处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就要按集体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按绝大多数人民的意志来制定和实施各项方针政策,从而既维护大多数地方、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又照顾少数地方、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让各方面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充分反映出来并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集中正确的意见,不断改进实际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是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作为标志的。如同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一样,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同样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因为任何国家的民主,都离不开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我国的民主,不是抽象的民主,而是具体的民主,不是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而是适合自己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明确指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如同经济建设一样,要有中国的特色,走我们自己的路。

1.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民主制度和民主观念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同经济文化建设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同时,民主又是相对的、历史的、具体的,一定的民主必然与一定的时代相联系,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这就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和渐进性。特别应当看到: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学和文化比较落后,各地发展尚不平衡;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和百余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缺乏民主传统;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历程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中间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曲折;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在有利于团结稳定、有利于经济建设、有利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而不能单凭良好的愿望,企图一蹴而就。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匆匆忙忙地搞、脱离国情地搞,就会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就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民主对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和人民群众对民主的热切需求,从而积极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又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反对照抄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的危险做法;既要看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坚定进一步扩大民主的信心,又要进行冷静分析和缜密安排,避免把发展民主看得过于简单,犯急于求成的主观主义错误。

2.要坚持党的领导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除了为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之外,共产党没有任何别的私利。这与资产阶级政党所领导的“民主”有本质的区别。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我国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内在规定了这个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这一点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种政治力量合作共事,才能使各族人民在统一目标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才能充分反映和维护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指出:“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就要进一步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3.要健全民主制度

党的十五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按照十五大的精神,健全民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监督职能,充分实现人民的民主政治权利;要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巩固我们党同党外人士的联盟;要建立科学和民主的决策制度,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要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要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和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4.要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我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相结合的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五大又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确立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治国方针提出,开创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民主和法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得到切实实施和保障,就必须把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通过国家的制度和法律加以确认并固定下来,使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相对的稳定性。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由此可见,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按宪法和法律办事,实现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当前,要重视把社会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体现群众当家作主的做法和经验从制度上、法律上确认下来,使之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共同准则;要逐步建立健全比较完备的法制体系,维护法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真正享有各项民主权利。

标签:;  ;  ;  ;  ;  ;  

从中国国情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_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