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论文_华校琨,万伟萍,李炯弘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肛肠病术后镇痛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86例,以患者手术的先后顺序的参考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基础,联合施行中药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治疗2h、6h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以及6h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对对照组患者相应数据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在肛肠病患者术后对其行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实现早期康复,获取更好的预后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肛肠病;手术治疗;VAS评分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15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in analgesia after anorectal surgery.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anorectal disease who underwent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 to October 2018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 patients' surgery. Each group consisted of 43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lan based on the treatment plan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i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2h and 6h. Results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t 2h and 6h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ostoperative anorectal disease patients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it has a good analgesic effect, which is conducive to patients to achieve early rehabilitation and obtain better prognosis quality.

【Key words】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orectal disease; Surgical treatment; VAS score

肛肠病患者术后普遍会存在疼痛症状,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案为西药疗法,短期内可以有效镇痛,但药物依赖性较强,停药后患者往往会复发疼痛[1]。为了探索镇痛效果更好的途径,以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86例,纳入标准:①患者术后均存在疼痛不耐受的情况;②患者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脏器官疾病的患者;②沟通障碍以及精神障碍的患者等。以及以患者手术的先后顺序的参考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合格。对照组患者中有24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介于22岁~70岁,平均(46.33±1.53)岁;观察组患者中有25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介于24岁~71岁,平均(47.04±1.37)岁。比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行性较好。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取含有89.4mg罗哌卡因以及2ml1%浓度亚甲蓝的复方溶液11ml对患者创面周边进行注射。

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接受中医治疗:组方为忍冬藤30g,野菊花、黄柏、大青叶、紫花地丁、蒲公英各15g,栀子12g,牡丹皮9g,甘草6g。若患者气虚,添加黄芪30g,升麻15g;若血瘀,添加桃仁15g,川芎15g;若湿热重,添加黄连10g,秦皮15g;若便秘,添加火麻仁15g,生地黄15g,大黄6g;若血虚添加熟地黄15g,阿胶12g;以水煎熬,取450ml汁分三次给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h以及治疗6h后的镇痛效果,以视觉模拟量表(VAS)为标准,满分1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数据记录形式以计量资料作参考,即均数±标准差(x-±s),t负责行统计学意义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以及6h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对对照组患者相应数据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对比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以及6h后的VAS评分与对对照组患者相应数据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可见在肛肠病患者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行中西医疗法,可以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肛肠病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会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探讨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案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镇痛方案为西医疗法,虽然镇痛效果较好,但需要对药物注射浓度进行严格把控,避免患者局部皮肤坏死[2],同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停药后患者疼痛往往会复发。以中医理论进行讨论,疼痛的主要诱发因素为患者术后气血瘀滞、湿热滞留,因此治疗的主要目的为化湿阻淤积以及补亏虚[3-4],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自拟中药处方中所含有的忍冬藤、大青叶属于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同时还能解毒;野菊花、蒲公英以及紫花地丁属于臣药,在清热解毒方面作用效果显著,而且支持消肿;佐药为丹皮,其具有活血散瘀以及清热的效果;黄柏具有清热燥湿以及疗疮解毒的效果;栀子具有泻火除燥以及清热利湿的效果,与忍冬藤联合使用,可以有效降血温;以甘草调和诸药,可以达到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以及止痛的效果[5-6]。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手术治疗后的肛肠病患者行中西医联合疗法,镇痛效果较为显著,可以为患者创造较好的预后条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倪之虹.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0):113-114.

[2]杨正祥.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1):72-72.

[3]徐继宗,尹瑾,张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2):225-226.

[4]胡相冰,谭建勤.肛肠病术后疼痛中医辨证施护85例总结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4):71-72.

[5]徐杰,丁杨,王令,等.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6,12(2):147-152.

[6]邹德龄,王怀帅,刘维波,等.肛肠病术后平衡镇痛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2):105-106.

论文作者:华校琨,万伟萍,李炯弘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论文_华校琨,万伟萍,李炯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