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集体回答--关于90年代最有影响力作家作品的100位评论家的活动问题_文学论文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集体回答--关于90年代最有影响力作家作品的100位评论家的活动问题_文学论文

一份关于90年代文学的集体答卷——关于百名评论家推荐90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活动答记者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代论文,答卷论文,评论家论文,记者问论文,百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评论家点评90年代部分文学作品

《长恨歌》

张志忠:上海市民精神的镂刻,小说叙述方式的试验

何镇邦:90年代长篇小说“婉约派”代表作

吴秉杰:生活哲学与从弱者出发的历史意识

李 星:人性深刻内涵的哀婉叙述

杨 扬:开启了当代都市怀旧小说的先河

施战军:上海里弄的佳人故事,人生的另一种沧桑

《白鹿原》

王纪人:史诗式作品

张志忠:对民族文化与现代历史的独到思考

李 星:传统农业家族最完备的文本

何镇邦:代表着现实主义艺术的一个高度

《马桥词典》

吴秉杰:历史与意识形态的双重探索

贺绍俊:对民间文化的语言性开拓

邹 平:独到的叙事视角和语言

王鸿生:对方言的存在性呈现

马以鑫:人物与历史的独特表现

《许三观卖血记》

王纪人:向通俗靠拢的先锋文学

洪治纲:以迅速、质朴、温情的方式表达人性深处的绝望

潘凯雄:温馨地直面苦难,耐人寻味

张志忠:在单纯与反复的叙述中展示民众的善良与牺牲

《九月寓言》

邹 平:对城市化进程的现代寓言

洪治纲:诗性的残酷,但又不绝望

魏心宏:用传统文化救中国的立场与众不同

《心灵史》

樊 星:优秀的理想主义之作

贺绍俊:偏激的却是反抗世俗的悲悯之心

《文化苦旅》

张志忠:学者眼光、历史情怀、文学品位

毛时安:一本书使一个人成为商业品牌

《活着》

李 星:深刻体味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

邹 平:最富有悲悯的人道关怀精神

《我与地坛》

毛时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务虚笔记》

贺绍俊:具有个性的内心沉思

樊 星:优秀的哲理小说

王鸿生:以个人之思承担了历史

由上海作协和本报等联合发起组织的全国百名评论家推荐90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活动,日前已告一段落。根据98位评论家提交的有效答卷汇总而成的推荐结果,向人们传达了当前评论界对90年代文学总体评价等方面的诸多信息。值推荐结果公布之际,本报特邀上海作协党组书记、文学评论家徐俊西同志就活动相关情况,回答了读者感兴趣的一些问题——

问:自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走过了第二个十年,并即将跨入新的世纪。对于90年代的文学,印象中评论界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不尽一致的评价,因而这次由全国百名评论家参与的推荐90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的活动格外引人注目。作为这一活动主要的发起、组织者,您是怎么认识该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的?

答:文学是人们对于生活形态和情感方式进行审美观照的一面最敏感、最灵动的镜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化,90年代文学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纷纭繁复、奇异多姿的状态,这正是社会前进和创作活跃的表征。为此我们这次邀请全国百名评论家推荐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活动也是适时而动,具有以下的双重意义:一是有了这些长期从事当代文学研究的专门家们的参与,必然会对当前处于无序状态的90年代的文学批评带来一定的驱动力和影响力,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参照和话题;二是这次活动所取得的公众效应,对于当前社会上盛行的那些混淆视听、哗众取宠的商业炒作行为,或许也会起到一种较好的消解和矫正的作用吧?

问:参与这次活动的评论界人士是否能够代表我国评论界的整体水平?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态度如何?

答:活动期间,我们先后向全国百余位评论家发放了调查问卷,征询对90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的看法。截止到9月15日,共收到98 份有效答卷。这98位评论家都是专业从事文艺理论批评的专家学者。从年龄上看,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的评论家人数基本相当;地域分布则涵盖了全国近二十个省、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从我国文学评论界的情况来看,这无疑是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另外我们知道,近些年来文艺界对于许多调查评比活动已经不胜其烦,且颇多异议,而对于我们的这次推荐活动却仍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支持——很多评论家不仅认真推荐了作家作品,还写来了许多精当独到、富于启迪的“评点”意见,非常令人感动。

问:调查汇总的推荐结果是否能体现出90年代文学创作的大致状况及评论界对90年代文学的整体看法?就调查情况看,当前评论界对90年代作家作品的评价是否一致?在一些主要的方面能否达成共识?

答:对于这次调查汇总的推荐结果,我们曾在上海作协的一次文学批评沙龙活动中进行过评议。一方面大家从被推荐为前10名的作家和作品得票都相对集中这一点看出,参与者们对90年代文学状况的总体观照还是有着共识的,并不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莫衷一是;另一方面,也有人对于这样的结果颇多歧议,认为这次推荐的作家作品中没有爆出冷门,这只是因为这种调查“只能呈现虚拟的集体答卷者的综合性观点”,而很难传达出每位被调查者的心声。由此可见,这次虽然是由文学批评的“行家里手”们对于90年代文学状况所作的评比,但也只能算是从某种层面和视角对它进行的匆匆一瞥,如能因此而对90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多一层了解,并引起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和关注,也就算达到了目的,并不敢有其他更多的指望。

问:被评论家推选为90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中,一些新时期创作成绩卓著的知名作家(如王蒙、刘心武、张贤亮等)未列其中,另一些近年来创作活跃,在读者中有一定影响,也具备一定的市场号召力的青年作家也不在此列,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答:现在人们一提到90年代的文学创作,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被重新命名的什么“新写实”、“新状态”、“新体验”之类的创作新潮和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作家云遮雾罩,使人不知深浅。这次推荐出来的结果一看,排名前十位的90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竟然几乎还是清一色的“知青作家”和他们的创作。这其中,新时期前一个十年中创作成绩斐然的“右派作家”都被淘汰出局还不足为怪,因为“江山代有人才出”,亦在情理之中;至于一些近年来创作活跃,在读者中又颇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也不在此列,这就难免使人有点难堪了。在我看来,这一方面固然因为这些青年作者的作品一对一地和王安忆的《长恨歌》、陈忠实的《白鹿原》、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及张炜的《九月寓言》等打起擂台来,还稍欠火候;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评比中似乎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这就是“知青作家”得益的是两个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积累起来的文学声誉,这自然就比晚他们一辈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们更具“名人效应”和更有“信任度”——更不用说在这次参评的评论家队伍中按年龄分段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知音也一定更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推荐名单上缺少了青年作家的身影自是一种有煞风景的遗憾。

问:获选名单中,小说家和小说占了绝大多数,散文有两部,而诗歌却一部也没有。这样的结果在预料之中吗?

答:推荐作品中诗歌的阙如,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诗歌的影响力和小说相比,在90年代仍处于弱势;另方面正像大家评议时分析的那样,在文学评论家的队伍中诗歌的“选民”寥寥无几,和小说的研究者简直不成比例,否则就有些诗人的创作成就和影响而言,是应该有资格当选的。

问:已公布的调查、推选结果中,“十位作家”与“十部作品”并不完全对应,这是怎么回事?

答:在我们的推荐表格上作家和作品应该是对应的,但由于被推荐作家的作品得票数有的比较集中,有的却很分散,如王安忆的《长恨歌》、陈忠实的《白鹿原》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都很集中,而莫言、贾平凹被推荐的作品虽然都多达七、八部,却分散得没有一部出线的,所以就出现了现在这样有的作家有两部作品当选,有的却一部也没有。

问:不久前,记者与北京一位知名作家聊起这次调查和推选活动,他在表示关注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对于90年代的文学,当前最为重要的不是排座次,而是需对它进行认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讨,这一意见代表了创作界和评论界的共同期待。未知在这方面;活动组织者有无进一步的思考和计划?

答:这个看法和我们的认识是一致的。如果我们对90年代文学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给作家作品排名次上,那么最多也只能给人们提供一次具有一定新闻性的、可供说长道短的文学话题。有鉴于此,我们在策划发起这次对90年代文学现状的调查推荐活动的同时,还同时计划了“三位一体”的下面两项活动和工作,即今年10月下旬将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90年代文学创作研讨会”,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出版《90年代文学评论集》。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和方式能对90年代的文学研究做些切实有益的工作。

百名批评家推荐90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

(1991年——2000年)

最有影响的作家(前十名): 最有影响的作品(前十部):

王安忆 《长恨歌》 (王安忆)

余 华 《白鹿原》 (陈忠实)

陈忠实 《马桥词典》(韩少功)

韩少功 《许三观卖血记》(余 华)

史铁生 《九月寓言》(张 炜)

贾平凹 《心灵史》 (张承志)

张 炜 《文化苦旅》(余秋雨)

张承志 《活着》(余 华)

莫 言 《我与地坛》(史铁生)

余秋雨 《务虚笔记》(史铁生)

标签:;  ;  ;  ;  ;  ;  ;  ;  ;  ;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集体回答--关于90年代最有影响力作家作品的100位评论家的活动问题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