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热点城市入境旅游消费结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中国论文,消费结构论文,城市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中国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由数量及规模的扩张向质量、效益增长的方向过渡,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便显得至关重要。旅游消费结构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业健康稳步地发展。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多采用一时一地的静态研究方法,如重庆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初探(倪羽,2006),湖北省旅游消费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何珍,2007),广州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倾向的调查研究(齐文蛾,2007),基于信息熵的山东省入境旅游消费结构演变分析(张萍萍,李平,2005)等。由于缺少纵向及横向比较,难以较为全面、客观地认识旅游消费结构。基于此,本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六大入境旅游热点城市为研究对象,收集1995-200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引入旅游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β,对六城市的入境旅游消费结构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比较研究,其目的在于较为全面、客观地认识旅游消费结构,为优化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提供一定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数据的来源
研究对象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桂林等我国六大著名的入境旅游热点城市。六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起步早、相对发达,具备较为完整的长时间序列的统计数据。从地域分布及资源类型来看,六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基础数据源自国家旅游局1995-2004年旅游统计年鉴、海外游客来华花费情况抽样调查及中国入境旅游抽样调查资料(见参考文献[7]~[9])。
2.研究方法
旅游消费分为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两大部分。其中,基本旅游消费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必需的消费,包括交通、餐饮、住宿、游览支出,呈现相对的稳定性和刚性;非基本旅游消费是指并非每次旅游活动都必须的消费,包括娱乐、购物、邮电通讯等费用支出,具有较大的弹性。非基本旅游消费与基本旅游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旅游消费结构是衡量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通常,旅游业发展水平越低,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也就越低,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反之,非基本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大。在本研究中,为了反映地区旅游消费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我们引入旅游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β,并以此来反映旅游消费结构水平:
β=(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总支出的百分比/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总支出的百分比)×100
β值实际是非基本旅游消费与基本旅游消费支出之比乘以100。引入旅游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β的目的在于使研究更加直观、方便。因为,公式中的分子及分母项可通过相关旅游外汇收入构成的统计数据获得,同时,一个地区的β线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该地区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β值越大,旅游消费结构越趋于高级化。因此,本研究以β值来反映地区的旅游消费结构,并通过对β线的考察来分析地区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1995-2004年六城市旅游外汇收入构成等相关旅游统计数据,计算出六城市1995-2004年的入境旅游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β值,以此绘制β线,对β值的演变情况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比较研究,以探讨旅游消费结构的演变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
三、研究内容及结果分析
1.六城市国际旅游发展概况
六城市均为我国入境旅游热点城市,入境旅游发展时间早,相对成熟。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国际旅游逐渐起步,国际游客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口岸城市及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如桂林、西安、杭州等城市,1985年以前上述六城市的海外游客年接待量均已超过10万人次。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一批新兴的旅游城市不断涌现,入境旅游市场竞争随之加剧。尽管如此,六城市凭借良好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及业已成熟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依然保持了稳步的发展势头,入境旅游接待量和旅游外汇收入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见表1)。
表1显示,1998-2004年间,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的入境旅游外汇年收入都在10亿美元以上。其中,上海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增幅最大,从1998年的约12.2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约30.9亿美元。杭州、西安、桂林3城市的入境旅游外汇年收入在1~6亿美元之间。其中,杭州的旅游外汇收入从1998年的2.1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约6亿美元,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桂林旅游外汇收入增幅最小,2004年仅为1.3亿美元。2004年6城市入境旅游人均消费为:北京1006.3美元/人次,上海801.3美元/人次,西安553美元/人次,杭州483.8美元/人次,广州434美元/人次,桂林161.4美元/人次。
2.六城市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纵向分析
国家旅游局将旅游外汇收入分为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及其它7大类。本研究将前4项作为基本旅游消费收入项,后3项作为非基本旅游消费收入项,收集1995-2004年间六大城市旅游外汇收入构成的统计数据,汇总基本旅游消费收入百分比和非基本旅游消费百分比,根据公式计算出既定时间序列中六城市的入境旅游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β值(见表2)。
根据表2作出六城市入境旅游高级化指数β值的演变线(见图1,图2)。从图1、图2可以看出:1995年六城市的β值均低于40,即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低于30%。通常在旅游业发展前期,由于旅游配套设施及服务尚不完善、产品单一,旅游消费主要用于交通、住宿、餐饮、游览等方面,非基本旅游消费所占比例很小,因此β值偏低。随着旅游大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产品呈现多样化,旅游业的相关带动作用逐渐增强,β值逐渐上升。1997年以后,六城市除广州外β值均超过40。其中,上海β值升幅最明显,2004年已接近95,即非基本旅游消费接近基本旅游消费。在发达国家,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总支出的比例通常超过60%,即旅游消费高级化指数超过125。可见,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六城市的β值尚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六城市中,上海的β值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幅度。上海旅游外汇收入中的基本旅游消费收入比例由1995年的75%降至2004年的52%,非基本旅游消费收入的比例不断上升,其中,娱乐收入比例由1995年的8%上升至2004年的12%,购物由23%上升至27%,其它类收入由9%上升至13%。可以认为,上海旅游业已开始步入内涵结构提升的集约化发展阶段,旅游对娱乐、商贸、通讯等行业已产生了较强的带动作用。上海近十年来β值持续上升的态势与其旅游发展战略有密切的关系。上海依托其发达的商贸,大力发展都市旅游,一方面,市政府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城市的宏观发展战略之中,通过构建良好的旅游大环境、树立城市形象,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上海不断调整旅游产业结构,逐步形成旅游与商贸、娱乐休闲业有机相融、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入境旅游接待量及外汇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杭州的β值经过1998、1999年的大幅度起落之后开始平稳上升,由1999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65。分析其旅游外汇收入构成可看出,杭州的购物及其它类消费收入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到2004年其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外汇总收入的12.3%,其它类收入比例达22.9%。杭州市从2003年后陆续宣布对包括西湖风景区在内的一批著名景点实行免费开放,尽管游览收入相应减少,但旅游带动了娱乐、商业的迅速发展,非基本旅游消费收入大大增加,入境旅游接待量及外汇收入保持较高的增幅。
广州的β值在六城市中最低,且在十年间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其特殊的原因。“食在广州”的美名从清朝一直传至今日,游客对广州饮食文化趋之若鹜,致使广州餐饮消费比例居高不下。广州2004年餐饮收入占旅游外汇总收入的13%,而同年上海餐饮收入仅占6.8%,北京餐饮收入占7.9%,这是广州β值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况且,随着内地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广州作为传统购物城市的地位不断下降,购物收入随之下降。2004年广州购物收入占旅游外汇总收入的16.2%,同年上海购物收入比例达27.5%,北京达20.8%。广州为港、澳、台同胞进入大陆的主要口岸城市,尽管广州的入境游客接待量仅次于北京、上海两地,但其人均入境旅游消费并不高,2004年为434美元/人次,这与其过境地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
北京的β值从2000年后一直保持平稳上升的状态。西安的β值自1999年后一直在60左右徘徊,且略有下降趋势。
桂林的β值在经过2002年的剧烈下滑后,2003年及2004年有所回升。但总体看,桂林的β值偏低,且在近十年间升幅很小。近年来,桂林市的入境旅游接待量及旅游外汇收入虽有所增长,但增幅与其它五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分析桂林外汇收入构成,不难发现桂林的娱乐及其它类的收入比例很低且呈下降趋势,2004年娱乐收入比例仅为2.7%,其它类4.3%。桂林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秀美的漓江而举世闻名,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称,观光旅游占垄断局面,致使其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再加上经济相对落后,因此非基本旅游消费收入比例严重偏低,旅游业的相关带动作用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桂林旅游业的深度发展。2004年桂林入境旅游人均消费仅为161.4美元/人次。
以上,我们纵向考察了六城市入境旅游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β值的演变情况。上述分析表明:一个地区旅游消费结构(以β值的高低反映)取决于诸多因素,如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消费水平、旅游资源及产品类型等,故不能孤立地考察旅游消费结构(β值)并以此判断地区旅游业的发达程度,但是一个地区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β值的演变)却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3.六城市旅游消费结构横向比较
首先考察六城市β线以了解六城市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上海、杭州、北京三城市的β线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上海β值最高,升幅最大,杭州及北京的β值上升平稳,2004年已接近或达到65。在既定时间序列里,三城市旅游业均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三城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繁荣发达的经贸以及良好的区位为其旅游业的内涵结构提升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广州的情况较为特殊,在前面已作分析。位于西部的桂林及西安自1999年以后β值无明显上升,甚至出现下滑。两城市尽管有着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但由于经济及旅游大环境相对落后,旅游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先天优势,旅游收入仍主要依靠交通、门票、餐饮等基本旅游消费收入,旅游业的相关带动作用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可见,β值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状况。
图3 北京、西安β值的演变比较
再比较北京和西安两地的β线(见图3)。图3显示,1997-2003年间,西安的β值均高于北京,但西安的β值从1999年以后基本保持在60左右,2000年后有所下滑。北京的β值在2003年以前低于西安,自2000年后却呈稳步上升态势,到2004年β值达到63,超过西安。这表明北京的旅游产业结构在逐步进行调整,产品结构日益优化,旅游设施及大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非基本旅游消费收入不断提高。西安、北京同为中国的著名古都,均以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高级别旅游景点闻名于世,同位于我国北方,但由于区位条件、城市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β值呈现不同的演变状况。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的大环境为旅游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后劲和纵深发展的可能性。从两地的比较还可以看出,β的绝对值高低并不能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达程度。北京由于其经济发达,消费水平偏高,住宿、餐饮、游览等费用相应偏高,β值低于西安不难理解,这并不意味着北京旅游业发育的成熟度不及西安。我们认为,β值的演变更能反映出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及旅游产业的自我调整能力,β值不断升高意味着旅游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内涵结构在不断提升。
再比较杭州和桂林(见图4)。两城市同位于我国南方,均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旅游资源闻名。杭州属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区位良好,从1999年开始其β值稳步上升,旅游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均有大幅增长;而桂林长期以来产品结构单一,加上经济较杭州落后,因此不仅β值偏低且在近十年间升幅很小,而且近年来桂林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虽有所增长,但增幅与杭州相去甚远。
图4 杭州、桂林β值的演变比较
四、结论
通过以上横向及纵向的比较研究,我们得出如下重要结论:
第一,一个地区的旅游消费结构呈动态变化。通常,随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其旅游消费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表现为β值呈现上升趋势,旅游消费结构趋于高级化;但如果地区不能及时进行旅游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β值则可能出现下降。
第二,一个地区的旅游消费结构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地区总体发展状况、消费水平、产品类型等等。因此,不能孤立地以旅游消费结构(β值的高低)来衡量地区旅游产业的成熟度,应对β值进行动态考察。在进行地区间比较时,不能片面地认为β值高的地区的旅游业就比β值低的地区发达,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在广州,餐饮是重要的消费支出;上海是中国的购物天堂;北京由于高级别的景点较多,游览支出相应较高。多种因素均会影响地区旅游消费结构即β值的高低,在进行地区间旅游业发展的比较时,考察β值的演变更为有效。
第三,一个地区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β值变化)与其旅游业发展通常呈现正相关性。一个地区的β线如果呈不断上升的态势,通常意味着该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渐趋多样化,旅游设施及环境得到相应改善;若一个地区的β线呈徘徊甚至下降态势,其旅游业往往也表现出徘徊不前,或相对落后的状况。因此,一个地区的旅游消费结构变化(β线)对于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对于考察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β值的演变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地区宏观背景所提供给旅游业的发展后劲,也反映了旅游业对地区其它产业的相关带动作用。东部地区通常比中西部地区具有更好的β线,原因在于东部地区良好的宏观背景为旅游业纵深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良好的β线显示了旅游业的相关带动作用。这说明旅游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需要依托良好的大环境及其它行业的支持。旅游业应与地区总体发展和其它行业之间形成相互支持、互惠互利的良性关系。
第五,要使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内涵结构得到较大的提升,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致力于地区旅游大环境的改善,为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具体而言,就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的建设,扩大地区对外开放度,加强区域联合以促进地区经贸的发展,这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规划和调控力度。另一方面,应打破对资源的依赖,扩大旅游产品的种类,逐步开发参与型、休闲型旅游产品以打破单一观光型产品垄断的局面,同时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以增加旅游购物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使旅游业真正步入集约化发展的道路,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鸣谢:本文的写作得到了导师孙根年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标签:消费结构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消费论文; 广州发展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西安旅游论文; 旅游收入论文; 消费购物论文; 外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