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课中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倡导“道德两难法”。他虚构了一个短篇故事,描述主人公如何作出道德抉择。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来源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如果海因茨为挽救妻子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就只能让妻子等死。海因茨陷入了困境,是偷还是不偷?柯尔伯格依据儿童对遵从规则还是服从需要的行为选择,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水平一,称为“前习俗水平”,行为受逃避惩罚和获得奖赏的需要驱使,儿童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还没有发生社会规范的内化。水平二,称为“习俗水平”,儿童认同父母,并遵从父母的道德判断标准,主要满足社会期望,这时社会规范已开始内化。水平三,称为“后习俗水平”,儿童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此时社会规范已完成内化。
道德两难故事回答讨论法,可以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如果把学生单纯当作装“德性的口袋”,简单化地强行往这个口袋里填装、灌输道德概念,他们其实并不能真正理解,道德判断能力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运用道德两难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从而采取正确的行动;另一方面在道德冲突中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在道德冲突中学会积极思考,做到三思而后行。
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运用道德两难法探究问题,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呢?
一、紧扣教材,在故事情节的探究中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有其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思想品德课程应该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理想、道德品质及爱国主义的培养,而如果仅仅靠学习理论,很难将这些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需要,空洞的说教对学生也缺乏吸引力。通过运用道德两难法去分析小故事,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矛盾冲突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苏人版初二教材中有这么一则材料: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某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典籍毁于一旦。学校上下痛心疾首,其中一名学生脸色尤其凝重。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作出选择。因为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地把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一场大火使得这本书一夜之间成为了250本书中的唯一幸存者。怎么办?是将其据为己有,还是主动归还?
我带领学生阅读到这里,就让学生进行思考:如果你是那个学生,你选择主动归还,还是据为已有?学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主动归还会有什么结果?据为已有又会有什么结果?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主动归还违反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可能会受到学校的处罚,但是守住了自己的良心,道德上得到了安慰。据为己有,可以逃避学校的处罚,但可能会让自己一辈子受到良心的谴责。在“还”与“不还”中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学生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到底该怎么做。
接着我继续带领学生往下读。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他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原因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教材叙述到此为止,主要强调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故事并没有结束。我继续引导学生探究下去:如果你是校长,你怎么处理这个学生?大部分学生说要表扬他,也有部分学生说要批评他。于是,我让学生分别说出表扬的理由和批评的理由。学生经过分析发现,实际上这个校长也陷入了道德两难:如果表扬学生,可能会破坏学校的规则,以后可能会鼓励学生做出违反学校规则的事;如果批评这个学生,可能暗示学生说真话会付出代价,从而会鼓励学生说假话。在学生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给出了答案:校长首先感谢学生很诚实地把图书返还了学校。校长很赞赏这个学生的态度,但是不得不遗憾地表示要开除这个学生,因为他违反了校规,校长要为学校制度负责。这个故事发生的学校就是哈佛,校长的话成为哈佛的办学理念之一: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道德看守哈佛的一切更为完全有效。到这里,学生才知道这个学校就是哈佛。
哈佛校长的这个处理确实眼光独到,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从教学上来讲已经完全达到了教学目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三思而后行。可是从德育的角度来看还没有完全结束,学生的思想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校长的做法当然无懈可击——维护了学校的制度,赢得了很多人的喝彩。可是很少有人会关注这个被开除的学生。毕竟这个学生最终是被开除了,校长做得再圆满,还是会给我们的学生留下一个说真话就会吃亏的感觉。从德育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教学任务还是没有完成。于是故事还得继续往下发展:这个学生被开除以后,为校长的话所折服,幡然醒悟,第二年又考取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法理学,成绩斐然,毕业后当了律师。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他加入了托马斯·杰斐逊的团队,成为他的私人助理,为起草《独立宣言》出谋划策,俨然是一部法理活字典。这个学生虽然是被开除的学生,但却成为践行哈佛精神的优秀代表之一。一个人在一生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面对“伤害”过自己的人或者遭遇挫折时到底应该怎样面对?是一蹶不振、怨天尤人,还是奋发图强?这个学生的所作所为为我们的学生作出了榜样。
二、创设情境,在情境问题的探究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一些道德方面的要求,学生大都停留在理论上,而很少从行动上去实践,而思想品德课的考查也很难去发现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到底提升到了什么程度。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都能在思想上认识到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但是学生真正能够自觉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并不是很多,学生在理论上的学习也很难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道德品质。
于是我在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早上,小明匆匆忙忙准备去上学。妈妈问他周末是否可以去看望奶奶,小明随口答应了。可是周末的时候,老师约请小明帮忙做事,这令他左右为难。请进行思考,小明会选择怎么做?并简要说明理由。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小明应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确实使小明陷入了两难的处境:去看望奶奶吧,那就不能帮助老师做事了;帮助老师吧,又不能看望奶奶了。是尊敬长辈呢,还是尊敬老师呢?这可把同学们给难坏了。学生很容易在老师与奶奶之间纠缠不清,其实生活中如果遇到这个问题,那么重点不是在于在老师、长辈中选边站的问题,而是选好边以后到底怎么处理好另一边的问题。在处理完一件事以后,应该对另一件事给予及时的补救——或者言语上的,或者行动上的。总之要教会学生真正做到既尊敬老师又尊敬长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尊敬老师、尊敬长辈,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回归生活,在实践中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有经验的老师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会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因为仅仅靠理论上的学习是很难真正做到有效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德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只有在实践中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真正把道德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例如,彭宇案就引发了很多讨论,遇到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成了一个典型的两难问题:扶吧,可能会引火上身;不扶吧,违背道德,显得自己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于这个问题,我在课堂让学生进行了辩论,可是,结果竟然有65%的学生为自我保护而选择了不扶。而作为一个思想品德课老师,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于是,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个老人,你怎么看待这个社会?以后你会怎么对待这个社会?如果你是老人的家属,你会怎么看待这个社会?你会怎么回报这个社会?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明白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其实,“扶还是不扶”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当然应该扶,关键怎么去扶。既要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又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探究引导学生明白要学会亲近社会,必须承担起对社会的使命。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道德两难法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矛盾冲突中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道德问题,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标签:思想品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