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耐冬[1]2003年在《济南市初中校长管理跨度的调查与研究》文中指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更不乏管理理念的存在,教育管理则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热衷研究的课题。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我国的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教育观念已明显滞后,因此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创新。在教育创新的背景下,学校的管理创新势在必行,而当务之急是学校管理组织结构的变革。 初中阶段是实施基础教育的重要时期,初中校长这一特殊群体也由此受到了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关注。然而初中学校校长的管理跨度的研究还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所以进行此项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近期,我们在济南市的六区(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叁县(济阳县、商河县、平阴县)、一市(章丘市)的初中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以上县市区的公办、厂办、街镇办的初中学校的正职校长(不包括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和高中、初中合一的完全中学的校长),其中男校长81人,女校长16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7份,收回问卷101份,有效问卷97份,有效问卷率达96%。问卷涉及的内容为:济南市初中校长对管理跨度概念的了解及主要获取途径;目前正职校长的管理跨度与理想的管理跨度的差异;影响校长管理跨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管理跨度对学校管理层次的影响四个方面。 此项研究以管理跨度的基本原理为主要依据,编写了《济南市初中校长管理跨度调查问卷》,同时结合与部分初中校长的访谈和有关资料的查阅等形式,以实证的方法对济南市初中校长管理跨度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0.0对所获数据进行了频数和差异显着性检验,得出了以下六点结论。 一是从总体上讲,济南市初中校长对管理幅度的概念是比较陌生的;校长对于管理幅度概念的了解主要通过校长的岗位、提高培训班及阅读有关的报刊、杂志两种途径获得,而运用现代化工具获取信息的意识薄弱。二是济南市初中正职校长的管理跨度从1人到4人不等,差异较大;管理层级比较一致,多实行了校长一副校长一教导主任或总务主任一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这样的呈明显等级关系的四级管理。叁是大部分以“校内岗位责任制”的形式对副校长的工作进行了授权:校长对于教学工作的放权程度普遍高于对财务工作的放权;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校长在学校的日常事务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四是交流和沟通是校长进行管理、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不同级别的规范化学校,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情况呈显着差异,学校规范化程度越高,信息交流和沟通情况就越好。五是济南市初中学校中百分之八十的正职校长处于校长成长过程中的初期阶段,教育管理的经验积累不足,对管理跨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欠缺。六是由于校长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其管理跨度除受到自身素质、对副校长的授权、授权后对副校长的监督、正副校长之间的沟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外,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干部任用权以及机构的设置权等都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干涉和牵制。 针对得出的结论,主要提出了以下六点建议:一是济南市初中学校校长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不断丰富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成为具有现代化意识的管理人才。二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将成为学校组织的必然选择。叁是校长要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下属要充分的信任和授权,不要越姐代厄。四是济南市的初中学校要实行网络化管理,进一步加大信息交流和沟通的程度,促进学校组织结构向扁平方向发展。五是校长应不断积累教育管理经验,树立管理求变的观念,以适应教育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六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 本文旨运用管理跨度的有关原理对济南市初中正职校长的管理跨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对合理确定济南市初中学校正职校长的管理跨度,科学设置初中学校的管理层次,达到学校管理的最佳状态,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张磊[2]2013年在《超大规模高中内部组织结构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处于中间层的高中阶段的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高中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超大规模高中在各地不断出现。超大规模高中在缓解政府教育经费紧张、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以及提高我国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方面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由于其组织结构变革滞后于学校规模扩张,学校管理难度逐渐加大,教师工作和学生成就方面的问题逐渐增多。因此,超大规模高中必须结合内外部环境因素,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组织结构变革,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对超大规模高中内部组织结构及其变革进行剖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为叁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首先是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超大规模高中的研究现状和我国学校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然后从社会转型、教育政策、学校自身叁个方面分析了超大规模高中组织结构变革的产生的背景以及变革过程中应当坚持的价值取向。第二部分(第叁章和第四章):首先是分析组织理论的发展演变以及我国一般现行高中所采取的几种组织结构模式;然后通过对现实中叁所超大规模高中的实地研究调查分析其现行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最后是从组织变革的要素和目标分析入手,深入剖析了两种成功的超大规模高中内阻组织结构变革的模式。第叁部分(第五章):通过研究对矩阵扁平化二级管理模式和综合系统叁级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从叁个方面提出了可供超大规模高中组织结构变革借鉴和参考的意见,即从结构上构建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人员上重新定位校长、职能人员和教师的角色;机制上建立多维的、弹性的自我更新机制。论文的最后,从学校组织变革阻力及其克服、高中学校规模适宜标准两个角度对整个研究进行了反思。
参考文献:
[1]. 济南市初中校长管理跨度的调查与研究[D]. 张耐冬.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 超大规模高中内部组织结构变革研究[D]. 张磊. 宁波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