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_实践教学论文

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_实践教学论文

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专科论文,世纪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社会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分配、使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以原材料、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21世纪更强调智力资源的重要性,人们将其称之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对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尤其对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将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在智力资源作为发展因素与物质资源相比越来越占优势的社会,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性必将日趋增加。”知识经济的形成,有待于高科技的产业化,而要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进程,不仅需要由高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学科型、研究型人才,更需要由高等专科教育层次所培养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工艺实施型人才。例如在计算机开发应用过程中,软件工作人员中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的比例应为1∶5至1∶10甚至更多, 前者属于高级研究人员,需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培养,而后者则可通过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来培养。可见,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一支加速高科技产业化的、专业层次明确适合的、不可忽视的人才生力军。在进入21世纪之时,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就非常有必要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一、21世纪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高等专科教育传统上是作为本科教育的补充,长期以来,依附于本科教育,几乎一直处于“本科压缩型”的状态。实际上,高等专科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有它存在的独立性。在21世纪到来之即,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更显示出了它不同于本科教育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归为是21世纪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1世纪是知识密集型社会。21世纪知识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静态知识了,知识已取代了土地、设备、资本及劳动力而一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和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国家和国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竞争,将转移到获取知识的能力、处理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知识的能力的竞争上。这样,就要求高等工程专科教育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长期积累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即知识与技术的传递仍然是21世纪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所不同的是21世纪知识的产生量急剧增加、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知识所涉及的内容和门类空前丰富。因此,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传递知识的速度和广度也是传统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21世纪知识更新速度飞速增长。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19世纪人类的科技知识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目前则是3——5年增加一倍,按这一趋势发展,21世纪人类的科技知识增加速度会更快。科技知识的激增,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就给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这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即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要“学会”,更要“会学”,要教给学生“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21世纪是合作型社会。21世纪科学技术日益向着综合化方向发展,使得任何一项工程的完成往往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协同攻关,相互配合,这样,就要求高等工程专科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尊重他人,认同他人,与他人良好合作的心理素质及其管理技能。

二、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其核心。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高等工程专科教育还应强化高科技知识的应用教育这一环节。特别是现在高等本科教育日益提出要拓宽专业口径,本科拓宽专业更为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发展留下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即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可以有一定的针对性,这不是指专业设置越来越窄,而是说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及时、有效地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教学内容应针对生产第一线工艺、技术的需要,以近期正在使用和近期有可能推广使用的新生产手段为主要内容,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以及专业技术训练都强调以本系统、本地区在生产中正在使用和近期有可能推广使用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为主要业务内容。使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有比较强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还要重视其可持续发展性。尽管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以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核心,但是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容量的不断扩大,向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一方面要把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给学生,以保证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另一方面,还必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多变性的特点,为学生以后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基础和可能性,或者说是要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比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规格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21世纪社会的基本要求,明确而又恰当地制订出所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目前社会对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能将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变为实用产品的“桥梁型”、“转换型”工程师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型”工程师。据此,在制订明确的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时,必须面对现实,实事求是,更新观念。认清人才培养规格从单一转向综合,从技能转向素质的发展趋势。如果从技能教育而言可能会将这一趋势片面地理解为由精一门转向什么都会一点,但是以素质教育观念来看,则是要从知识结构着眼,以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改革为手段,以达到综合知识能力的提高,这决不是过去所称“万金油干部”所能等同的,而是要进入“以不变应万变”的更高境界,并且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知识结构。这就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及时、有效地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在对知识、技能、能力等提出明确地、切实地要求外,还应明确业务规格不是指单纯的业务要求,还隐含着思想、品德等非智力因素和体育等方面的要求。这不仅要考虑学生毕业时须达到的要求,还要对其毕业后近十年内分阶段列出逐步可能达到的水平,制订出相应地具有高等工程专科教育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系列化的业务规格。

四、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上述21世纪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适应21世纪的要求,确定出的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因为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培养的是从事应用开发、产品设计及工艺实施型人才,基础科学知识固然必要,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为重要,教学计划应针对现有工程和成熟产业设计、注重工程(经验)技能训练,必须具有实用性好和针对性强的特点。这和高等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培养学科型、研究型人才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即:

1、构建合理、灵活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能否达到既定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制定。为了实现上述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必须构建合理、灵活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或者在原来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的方法加以完善。所谓合理,是指根据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对理论教学课程进行合理的增、删、合、减,即增加反映21世纪工程技术发展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以本系统、本地区在生产中正在使用和近期有可能推广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为主要内容,这是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区别于其它层次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删节那些对于培养专科学生实践能力无大作用的基础课程中公理、定理的演绎、推理过程及已经淘汰、过时的专用技术;整合课程之间有密切联系、甚至重复的内容;减少理论教学课时、特别是基础理论教学课时,从而为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以我校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为例,为适应21世纪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该专业增加了现阶段及未来机械行业将要广泛使用的《CAD /CAM》、《工业机器人》等课程,将新知识《AutoCAD》加进传统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称为《机械制图基础》;将《普通物理》课程中有关力学知识整合到《工程力学》课中,有关电学知识整合到《电工学》课中,而将其余对培养专科学生影响不大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删节;考虑到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整合成一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将《机床与设计》、《数控机床》、《机床液压传动》、《机床电气控制》等四门课程的内容整合成《机床及控制技术》这样一门机电液控制技术一体化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增加了新的课程,总的理论教学学时数不仅没有增加,还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下降,这是适应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的。所谓灵活,对于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来说,就是“以需定供”。“需”是指毕业生将从事的主要行业和主要工作岗位群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供”是指通过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理论教学活动能提供给学生什么知识、技能和能力,让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某专业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不可能完全对口拥到一个行业和同一岗位上,但通过调查和统计,总可以确定一个或几个相近的行业作为某专业的主要对口行业,称之为主要行业。在主要行业中,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毕业生虽然可以从事的岗位很多,但也总是有主要工作岗位群和主要工作岗位存在。设计、构建一个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必须从工作岗位概率分布中寻找主要工作岗位群,以它的工作内容为主要出发点,统筹兼顾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次要行业、次要工作岗位的需要,科学地选取理论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学时和课程等,构建起客观的、有生命力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特别是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也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着,某专业大学毕业生将从事的主要行业和主要工作岗位群也将会有所变化。因此,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必须随着社会的需要进行灵活地调整。

2、保证扎实的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是重中之重。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技能训练(如习题、练习)、设计实践(系统的大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室实践(教学实验和实习)、工程或生产实践(工程现场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践如顶岗实习)等。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研究上述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之间以及它们内部各类实践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它们之间良好的配合和支持。首先,实践教学内容要尽可能从本系统、本地区的生产实际出发,以在生产中正在使用和近期有可能推广使用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尽早地接触工程实际,建立起一定的工程意识。其次,实践教学的时间必须得到充分保证,但也有个“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建议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为6.5∶3.5,一味靠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并不一定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据调查,韩国高等专科教育搞的比较成功。如本科就业率一直在55%左右徘徊,但专科生就业率从80年代中期起,逐年上升,1990年已达71.8%。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韩国高等专科教育的质量比较高,其诀窍之一就是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科学、方法得当。在专业学科中, 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课程的时间比为1∶1。加上基础学科占总学时的20%~30%进行折算, 专业实践教学时间约占总学时的35%~40%。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还十分强调技能的训练,学生经考核合格,可获得有关的技术资格。其他一些国家的高等专科教育,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非常值得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界借鉴参考。

3、建立良好的课外引导学习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人类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即知识的陈旧率在加快,另外,科学技术也日益呈现出高度综合、渗透、交叉和组合的趋势。这样,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就非常有必要建立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拓宽知识面为目的的课外引导学习模式:(1)建立与课内教育相适应的,开展21 世纪大学生应读书目推荐活动。应读书目的推荐根据不同的专业有所区别,一般必须包括人文、社科、经济、管理、计算机、科技等六方面,应读书目中有必要区分精读书目和泛读书目。对精读类书,要求写读书笔记,该读书笔记就是审定完成与否的主要依据。对泛读类书,要求写读后感,以读后感为完成与否的依据。通过该读书活动,学生“自己动手解剖麻雀”,一以通十,就会使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读书的习惯和能力,受益无穷。通过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目,对他们的理想、道德、情操的培养,将会起到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2 )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讲座不应仅拘泥于本行业、本领域的发展以及本领域的新知识、新思想,或者是仅举办象摄影、诗歌等方面的讲座。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在讲座中有必要增加相关学科及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有关新知识、新思想,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的见识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自觉学习的主动性; (3)鼓励学生参与工程实际,做教师的助手。通过让学生提前介入实际工程领域,接触现实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工程工作的认同和热爱;(4)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及实践活动。在有关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分组分批地去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做调查,有条件时甚至可以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或实践活动心得。通过这类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5)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创造一个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标签:;  ;  ;  ;  

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_实践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