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

任启平[1]2001年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区域差异问题。在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等因素作用的基础上,由经济主体追求资本增值所决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差异。只有科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异,才能深刻地揭示区域经济的特征和本质。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九五”以来,东西地带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这是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深层次的宏观背景。山东省作为全国的一个缩影,也具有相似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均衡逐渐地显现出来,1985年是一个转折点,变异系数大幅度急剧增加,由1985年的0.074增到1992年的0.125,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开始加大。1993年基尼系数达到0.214,1993~1998年,基尼系数基本维持在0.21~0.22之间的高水平上,而到了1999年,基尼系数达到0.231,这表明差距在迅速扩大。另外,山东省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不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会导致差距继续扩大,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针对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调控对策。这对于实现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正确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提高落后地区和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的地域单元,首先分析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对山东省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定量分析,判断出山东省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全面工业化演进的阶段;其次,综合利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等指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山东省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并对其变动趋势进行预测,揭示区际差异形成的内在机制,探讨区域经济差异的运行机理及调控途径;第叁,提出了山东省社会经济差异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第四,对山东省区域差异变动进行了预警分析,提出了经济发展速度与差异之间的合理关系;第五,提出缩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对策,指出应该先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采取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政策。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不但详细分析了山东省东西地带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特点,而且分析了其差异变动的内在规律,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二是在研究的地域单元上。本文除了研究东西地带间差异问题外,还选取了城乡作为研究的地域单元。山东省城乡之间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文 山东省【域经济差异及匹域调控研究化结构,对这一地域单元的研究有助于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解决;叁是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利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加权差异系数等指标来分析山东省东西部之间差异变动特点;利用增长曲线模型来预测山东省东西部之问差异变动的趋势;利用口归模型来预测山东省城乡之间的差异变动的趋势和区域差异的警戒水平。以数学模型来寻求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深层次规律,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山东省的区际差异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揭示。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供山东省有关部门在制定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政策时参考。并且,以省区作为研究全国区际差异的实证缩影,对其他区域解决此类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蒙丽琴[2]2006年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文中提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区域差异问题。在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等因素作用的基础上,由经济主体追求资本增值所决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差异。只有科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异,才能深刻地揭示区域经济的特征和本质。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多项经济发展指标居全国前列。但在山东省内部,犹如我国的一个缩影,存在着东西部差异,并且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出现了显着的变化。本文针对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调控对策。这对于实现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正确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提高落后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山东省的115个县域为研究的区域单元,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采用单指标和多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特征。首先,采用单指标法分析1995~2004年的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预测了未来发展阶段的县域经济差异,讨论了人均GDP增长率与县域经济差异的关系;其次,建立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活力的16个主要指标构成的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山东省115个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差异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单指标评价中,从1995~2004年,山东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并且差异扩大的原因在于高收入人群收入的增加;同时在空间上,体现出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内部的差异在缩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差异在扩大。另外,应用一定的设计方案对山东省各县域的经济差异进行了预测,结果反映,在未来的5年内,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都有扩大的趋势。(2)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划分目前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7种类型,分为上升型发达县市,上升型中度发展县市,上升型落后县市,稳定型发达县市,稳定型中度发展县市,滞长型发展中县市,滞长型落后县市;在空间上,体现出的差异规律为:①半岛及沿海地区的县(市、区)经济发展综合实力高,并呈现出一定的网络结构;②胶济铁路、京沪铁路及公路干线途径县(市、区)综合评价值也较高,在中心城市济南市、淄博市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下,已向点-轴式方向发展。③省境陆域边缘地区和沂蒙山区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低,其中鲁西南荷泽地区最低。

孟倩[3]2016年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差异是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山东省近年来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并且经济空间格局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突出,比如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就业机会不均等。因此,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对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评述,找到论文的切入点和研究重点。首先以单一的GDP指标为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当前山东省各地市存在经济差异的现状;然后选取能够描述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造成经济差异的4个主成分及各主成分的得分和综合评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山东省17地市分为4个不同层次;最后利用ArcGIS软件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直观地描述近15年来山东省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原因,根据各地市的发展特点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一是山东省2000-2014年间绝对差异逐年增大,相对差异小幅波动后趋于减小;二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叁是青岛—烟台—威海和济南—东营—淄博为山东省的两个增长核心且极化效应增大,带动半岛蓝色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西部经济隆起带缺乏增长核心的辐射和带动。区位交通、资源要素、产业结构、政策倾斜、开放程度等因素使得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凸显,为缩小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使经济格局趋向更加合理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加强东西部互联互通,精准施策,加大对口帮扶力度,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济南、青岛的经济辐射能力,培育新的增长核心,促进技术、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资源的流动,发挥各区域优势;消除过剩产能,大力发展第叁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郭亚群[4]2010年在《山东省区域经济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一直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进一步的发展趋向以及形成的原因等内容的研究更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这对于各个区域下一步发展对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山东省存在着东部沿海地区发达而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发展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取得了令全国人民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山东省各地市共同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差异不断扩大的现象,这对于实现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来讲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它对于正确解决山东省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全面提高山东省人民生活水平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以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主要内容,在地市层面上综合利用多种指标和计算方法(相对发展率、经济增长率、区位商、泰尔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对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区域差异变化进行测算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空间分解和产业结构分解,追踪了人口和经济重心在此期间的移动轨迹,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8年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差异做了县域层面的分解展示,得到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轨迹以及差异格局的详细内容并分析了造成区域差异扩大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以期对于山东省今后的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决策指导。通过测算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重心呈现东北向移动,这意味着原本已相对发达的东部取得更大的进步,而山东省区域经济整体差异进一步扩大,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发达而中西部相对落后的格局更加明显。因此,从时间角度来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差异既有扩大又有缩小的过程,但是总体来讲,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差异存在着扩大的趋势。②通过区域经济差异的产业结构分解可知,1978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很大程度上是由第二产业所主导的,反映出第二产业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通过区域经济差异的地区分解可知,山东省东、中、西叁大地区各自的内部差异是构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东部地区在长时间深层次上影响着山东省经济的整体差异,但是自1991年起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对山东省区域经济整体差异的影响越来越显着并最终超过了中部和东部地区。③山东省发展程度较高的县域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胶济、京沪铁路沿线附近,即使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存在一些县(市)处于发展低谷的位置,而中、西部地区也存在发展程度较高的县(市)。④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自然因素、政策因素、人口因素、产业结构因素等。

龙慎峰[5]2014年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广受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严重影响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山东省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虽然区域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地区的发展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并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逐渐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山东建设经济强省,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大量关于区域经济尤其是山东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查阅大量统计资料,以山东省近年的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在充分了解山东省经济运行情况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造成山东省区域之间出现明显经济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导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导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目的和意义、学术界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正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是包括区域经济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正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现状,主要包括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第叁部分涉及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的分析,据此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坚持的原则;第四部分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核心和重点部分。

吴欣颖[6]2016年在《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工业化进程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占有的空间面积急速上升、需求的资源数量急剧增加、破坏的生态环境规模急促扩大,人地关系愈发不协调,区域发展逐步向不均衡化方向演进,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也是区域向不均衡化发展的驱动力。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入手对应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空间均衡格局,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正确对待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突破了传统的以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代替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实现了透过区域经济差异的表象、在人地互为作用,即“人”的空间开发强度和“地”的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的综合视角下,多学科交叉深入综合探讨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上具有创新性。选取省情与我国的国情甚是相似的、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大省、工业大省、经济大省——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希冀对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实证案例。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区域经济差异、“叁生空间”与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叁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部分主要是界定“区域经济差异”、“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以及“叁生空间”的概念,并阐述论文涉及的主要理论基础;第叁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分析山东省经济发展阶段及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第四章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分析,通过确定山东省开发强度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山东省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山东省“叁生空间”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山东省开发强度评价模型、山东省资源环境供给能力评价模型并利用熵值法从供给-需求和“叁生空间”两个视角分析评价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第五章实现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的建议,归纳总结提出实现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的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阐述论文的创新点,并明确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的内在机制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与方向。其中,第叁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主要章节。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1996年至今山东省工业化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工业化初期起步阶段(1996-2004年)、工业化中期腾飞阶段(2005-2011年)、工业化中后期过渡阶段(2012年-至今)共叁个阶段。以人均GDP为准,分析得到山东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渐形成了东强西弱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空间差异格局,明确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地区、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叁大区域地市范围。(2)从供给—需求视角看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总体格局大致呈现由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地区开发较过度向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开发不足过渡的变化趋势。其中,处于空间均衡状态的地市主要分布在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潍坊市、泰安市)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枣庄市、滨州市)。分别研究山东省空间开发强度空间类型和山东省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空间类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山东省空间开发强度空间类型大致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开发强度空间分布格局,东部地区空间开发强度中偏高除外;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开发强度基本呈正相关。第二,山东省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空间类型大致呈现由东部地区低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向西部地区高资源环境供给能力递增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基本呈负相关。(3)从不同发展阶段看山东省“叁生空间”发展水平变动特点:1996年至今,山东省“叁生空间”总体发展水平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出现不同空间的跌宕;从山东省“叁生空间”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点来看:生产空间发展较好、生活空间持续发展、生态空间发展势头较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格局和山东省“叁生空间”格局总体上呈正相关。山东省处于“叁生空间”空间均衡状态的地市有3个:青岛市、淄博市和威海市,并且这3个地市均属于“叁生空间”高水平空间均衡状态。结合其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量化得分占“叁生空间”综合量化得分的比重等,确定山东省“叁生空间”内部比例关系为:43.32%、28.72%、27.96%。(4)基于供给—需求视角判断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的程度得出结论: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地区;而基于“叁生空间”视角判断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的程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地区>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叁生空间”集中反映了国土开发的一种综合状态,基于“叁生空间”视角看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基本都呈现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即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叁个子系统在国土空间开发上呈现: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5)目前,山东省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不相适应等一系列空间不均衡问题:第一,山东省东部、中部地区处于空间不均衡的地市多是生产空间评价得分高、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评价得分低,或者是空间开发强度高而资源环境供给能力低的地市;第二,西部地区处于空间不均衡的地市多是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评价得分相对较高、生产空间评价得分相对较低,或者是空间开发强度相对较低而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相对较高的地市;第叁,山东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叁者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大,并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内部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第四,山东省西部地区资源环境供给能力较高,但是其能耗远高于东部、中部地区;第五,不论区域尺度大小,山东省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叁者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呈现生产空间发展较快,而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发展较慢的态势。(6)山东省要实现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要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山东省整体入手。东部地区主要是东西合作、绿色循环,谋求资源环境新发展;中部地区主要是生态为纲、集群发展,促进中部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西部地区主要是东西互动、关注环境,加快经济新发展。最后从制度创新角度,提出创新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生态文明制度,调整山东省空间不均衡格局。

程钰[7]2013年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推动下,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战后世界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许多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土地退化、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环境公害、化学物质迁移、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呈现在公众面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背后是人地关系的急剧恶化,其深层次的是哲学层面上对人地关系的不恰当认识,源自于发展观念的不合理,因此研究人地关系的演变与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公众的资源环境需求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具有中国缩影之称的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镇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新阶段,是进行人地关系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主线,采取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比较和归纳论证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综合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解析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时间演变过程和空间分异格局,选取生态脆弱型、海陆兼备型和资源导向型3种地域系统类型,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典型地域系统的人地矛盾问题辨析和定量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地系统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形成了以下结论:(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呈现研究区域多尺度、研究手段多样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但系统性综合研究、基础性研究是薄弱环节,因此加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人地关系向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转变是对人地关系理论与认知的深化,强调了人地系统的整体性概念,能够将系统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研究中,为人地关系的综合集成系统研究提供基础。(2)人地关系互动演化的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在阻止因子s(0<s<r)和作用系数(0<<1)以及最大承载力K的条件下,人类活动强度在K/t r s至K/之间是维持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条件。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性要素,在索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尾效。(3)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人类活动、需求结构、区际关系、区域发展环境、区域管治措施是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7个主要因素,其中自然地理环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基础,人文地理环境是系统演变内在动力,人类活动是系统演变直接动力,需求结构是系统演变间接动力,区际关系是系统演变外部动力,区域发展环境是系统演变推动力,区域管制措施是系统演变调控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内部作用、外部作用和整体作用机制。(4)1949年-至今时期内,山东省人地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相对协调阶段(1949-1978年)、矛盾凸显阶段(1979-2002年)、逐步协调阶段(2003年-至今)。山东省人地系统整体可持续性状态呈现部分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状态逐步改善,但资源环境约束性作用依然较强的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供给与需求矛盾持续突出成为制约山东省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因素。(5)定量测度山东省1991-2012年人类活动强度和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对资源环境水平的响应度,山东省1991-2012年人类活动强度指数由0.410上升到0.819,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资源环境水平由0.736下降到0.537,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两者耦合度基本在0.959以上,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度由良好协调向高度协调演变。资源环境水平对人类活动强度响应具有对应性和连续性,始终表现出负响应特征,但胁迫效应幅度逐年缩小,回归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开发效率是造成响应度减小的最主要因素。(6)根据组合类型划分结果,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级市空间格局来看,威海、青岛属于高水平协调型,枣庄、滨州、潍坊和泰安属于中等水平协调类型,日照、临沂、东营、烟台和德州属于低水平协调型,淄博、莱芜和济宁属于不协调型,聊城和菏泽属于勉强协调型;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县级市空间格局来看,鲁东、鲁中和鲁北地区县市的协调类型相对较好,但鲁南、鲁西地区县市特别是菏泽和临沂地区县市协调类型相对较差,区域之间协调类型差异较大。(7)选取生态脆弱型、海陆兼备型和资源导向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作为典型分析案例,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淡水资源先天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是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主要矛盾,区域中部和西翼开发过度,而区域东翼和中部部分县市区人地关系相对协调;渔业生产中的结构性和深层次矛盾突出、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淡水资源不足等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存在的主要人地矛盾,人地关系的可持续性正在由一般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流域环境问题严重等是西部隆起带人地主要矛盾,枣庄市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基本介于0.208-0.377之间,属于较低强度的脆弱性水平。(8)在时间和空间角度下,人地关系研究的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促进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不断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从“人”的生产力、需求力和调控力以及“地”的承载力、缓冲力和恢复力角度,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整体调控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地系统调控的区际协调机制以及适应性机制。在优化“人”与“地”之间相互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强化生态安全调控、优化“人”与“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对策。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包括8个部分:(1)第一部分:导言。从国际、国内和山东省3个层面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归纳总结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2)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梳理、总结与归纳国内外人地关系的相关研究特点与不足之处,展望总结人地关系的研究趋势。(3)第叁部分: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分析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依据,梳理判断人地关系、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相关基础理论。(4)第四部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阐释人地关系演变的状态,分析地域系统演变的影响因素,构建系统演变作用机制。(5)第五部分: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实证研究。划分山东省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综合评估山东省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状态,解析山东省人地关系的演化过程和空间格局。(6)第六部分:典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矛盾解析与评估。辨析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西部隆起带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综合评估研究区的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状态。(7)第七部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路径。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调控的整体思路,从“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结构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人地关系优化路径。(8)第八部分:结论与展望,通过对论文的全面回顾与逻辑概括,提炼总结论文的基本结论,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樊祥腾[8]2017年在《山东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状况,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贫富差距也就越明显。严重的区域经济差异带来的不良后果如人们生活水平存在的差异过大、区域经济马太效应不断加强等。因此,对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提出相关发展对策是各个国家、省份都应该关注的经济问题,这对区域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战略意义。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自2015年以来,全省生产总值均在5万亿元以上,总量仅次于广东、江苏两个经济大省,然而在这样庞大的生产总值背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样严重,主要表现为鲁东地区经济发达,而鲁西部地区却较为落后,而这样的经济发展格局将长期阻碍山东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对山东省17个市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构建经济差异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对2006年至2015年年间山东各个农村区域经济指标进行剖析,得出影响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主成分因子,最终得出农村区域经济综合得分,然后对造成区域间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缩小差距和促进山东省协调发展的对策。

封甜惠[9]2013年在《山东省区域旅游时空格局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建立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半岛城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化,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从而提升整个山东半岛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这不仅方便人们在半岛城市区的旅游,而且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多的旅游资源流入山东省,从而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现了旅游要素在地域上的组合和关联,本人根据已有研究分析研究了山东省区域旅游时空格局演变这对于山东省旅游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山东省整个区域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山东省旅游资源特征、时空分布、旅游产业的发展、省内区域经济差异及旅游供给能力的时空差异等基础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统计分析山东省区域旅游空间分异的演变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机制与因素,最后依此提出促进山东省旅游空间结构整合和优化旅游产业合理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来逢波[10]2013年在《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基础性、先导性和保障性的产业,其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输过程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各种运输方式逐渐形成了有机结合、分工协调、彼此影响和作用的综合运输体系。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协作组成高效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既是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处于不断演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一批区域陆续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区域,区域经济板块的空间结构变化和重组、重构需要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并及时跟进,以更好地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基于此,本文选择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这一现实命题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交通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查阅和搜集已有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利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综合梳理与归纳论证等相关研究方法,试图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梳理提炼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其内在的机理和优化的途径。同时通过研究综合运输体系基本要素、流动要素和典型交通通道的变化所引发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现象,进一步挖掘和总结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影响和作用的一般规律。总体来看,形成了以下结论:(1)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联关系。一方面,交通运输通过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吸引人口与城市集聚等途径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产生影响和塑造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空间格局的演变对交通运输也会产生反馈作用,引导交通运输向着布局合理、分工合作、网络化、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2)综合运输体系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主要维度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时间维度上看,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线路结构和协同关系的综合运输体系;从空间维度上看,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特点和未来布局趋势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综合运输体系。(3)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可达性和运输效率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叁个基本要素。就它们内部的关系看来,叁者之间是一种逐层作用和梯度推进的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内和区际的交通可达性,交通可达性影响运输效率。叁者既各自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又共同影响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作用于区域经济的节点和域面等影响和塑造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交通可达性通过影响企业运输成本、改变产业空间集聚形态、推动产业要素扩散、引变城市空间格局等方面来影响和塑造区域经济空间格局;运输效率通过改变运输费用、引导产业改造升级等影响和塑造区域经济空间格局。(4)从要素流动视角来看,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作用的动力机制主要分为动力生成机制和动力传导机制。其动力主要源自生产力进步和交通系统内部交通技术的发展,并在政府管制和市场发展的客观背景下形成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体系通过动力机制的时空收缩效应引导区域要素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流动,形成“交通经济带”,进而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产生塑造和影响。(5)不同层面的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和塑造产生的结果有所不同。从我国的整体层面分析,综合运输体系起步较晚,仅仅经历了半个世纪多的进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综合运输体系的不同运输方式得到的重视和发展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和影响的大小就有所不同。本文在梳理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和研究需要对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做了“四个大区”的划分,并采用了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GDP总量、人均GDP、虚拟变量(DUM)五个测度指标,使用面板数据(1978-2011的统计数据)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有明显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按照影响的大小“四个大区”依次排列为: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此外,本文还使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单一年份(2011年)的分析验证。在中观层面的省域尺度上,以山东省为例,采用县域可达性指标对全省91个县域的可达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山东省91个县域的可达性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0.349,指数极差为5.45。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山东省县域可达性的强弱与沿海经济带、济南都市圈等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板块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6)交通通道是在“点-轴”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交通线路,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脉络”。在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由于具有快速、高效、节点少、相对封闭的特点和优势,能在既定空间范围内快速完成客货等要素的空间位移,得到了各地区的高度重视,形成了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典型的“双高”通道。“双高”通道对产业要素流动、人口迁移、城镇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较其它运输方式更能体现出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本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确立了全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述评。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梳理了相关研究的理论进展,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析和总结,归纳出了研究的发展趋势、结合点和主要方向。第叁部分: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梳理了国内外部分学者对综合运输体系、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代表性的认识判断和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概念、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研究了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适应性,并给出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第四部分: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和动力机制。从宏观经济视角、基本要素视角分析了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分析了动力机制,叁个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层面构建起了后续研究的基础框架。第五部分:典型交通通道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与塑造。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例,研究了典型交通通道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和影响。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以其快速、封闭性强、节点少的优势快速拉动了沿线区域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引发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快速演变。研究认为,典型交通通道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与塑造具有非常显着的拉动作用。第六章部分:实证研究。以我国作为大尺度宏观区域、以山东省作为中观尺度区域进行了区域实证研究。分别从总结回顾我国和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历程开始,分析了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发展现状,讨论了不同尺度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格局的作用与影响,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第七部分:综合运输体系优化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前面研究的分析总结,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提出了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发展思路以及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展望。通过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的整体总结和概括,提出本论文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的贡献、得出的结论和后续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D]. 任启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01

[2]. 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D]. 蒙丽琴.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3].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 孟倩. 青岛大学. 2016

[4]. 山东省区域经济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郭亚群. 曲阜师范大学. 2010

[5]. 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龙慎峰. 齐鲁工业大学. 2014

[6].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研究[D]. 吴欣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7].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D]. 程钰.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8]. 山东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樊祥腾. 浙江海洋大学. 2017

[9]. 山东省区域旅游时空格局演变研究[D]. 封甜惠. 渤海大学. 2013

[10]. 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D]. 来逢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