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维持电力能源的稳定、可靠供应,电力企业应该加大对供电系统的变电检修力度,加大对变电检修技术的研究力度,注重提高变电检修人员的工作技能,从而为我国电力能源可持续供应做出贡献。但是,由于我国各方面技术还不太完善,使得变电检修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不仅很容易出现停电事故,还会威胁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变电检修;问题分析;处理策略
对于变电检修来讲,就是对于其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检修。通常情况下,对于变电检修现场作业来讲,其主要就是对于可能发生危险的事故多发点和易发点进行检修,同时,也包括其存在设备隐患以及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误。通过危险点分析方法,提醒人们对危险的注意和防范,与安全相比,其更加具有直观性、刺激性以及针对性,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1变电检修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在一个电力工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变压器、继电保护器、互感器等电力设备。这些设备共同组成了电力系统。在一些大型的发电工程中,还会用到变电站和配电站等设施。其中变电站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以及接通电压等。利用其对电压的控制进而对发电设备产生影响,是供电和用电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电力网络。电力工程中的变电检修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在故障发生之前对问题进行预防性检测,这就需要检修工作人员经常对发电设备进行巡检,通过专业的仪器测定出及运行数据,从而判定运行状态的安全与否,如果发现设备的运行存在问题,可以在故障发生之前将问题排除,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2)对已经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如果在进行预防检查之后设备还是出现故障,那么就需要专业人员对其及时进行维修,确保在最短的停运时间之内将发电设备恢复到工作状态,因此这就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选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可以保证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发电系统故障的损失降到最低。
2变电检修常见问题的分析
2.1 准备工作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持续进行,而变电系统不断升级改造,其各种元件和设备性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各种复杂的变电设备给变电检修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变压器和各个变电节点的运行故障维护检修,这两个部分的变电检修过程非常复杂,故障因素往往多样化,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但是,一些变电检修人员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不熟悉甚至不了解变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在没有明确变电系统故障位置的情况下,盲目地拆卸变电设备,浪费了很多检修时间和精力,甚至造成变电设备元件的损坏。这种工作态度不仔细、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是导致变电检修效率低的主要原因,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调整。
2.2 检修流程不合理
随着变电系统的升级改造,其内部各种变电设备越来越多,还包含很多精密度很高的元件。为了避免变电检修过程中损坏变电设备,必须规范变电检修流程,完善相关变电检修管理,从而指导变电检修工作顺利、正常进行。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电力部门不重视变电检修流程,往往是依靠变电检修人员自身的检修习惯和经验随意进行检查和检修。这种情况就造成一些经验不太丰富的变电检修人员在进行变电检修时经常走弯路,浪费很多检修时间,检修流程和检修策略不合理,造成变电检修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还经常会误导检修工作,影响检修质量。
2.3危险点认定还不够科学
我国电力系统的分布十分复杂,如果依靠有限的变电检修资源,对整个变电系统开展检修,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在实际上也不存在必要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进行危险检修。因此,危险点的认定意义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在危险点确定需要多方面进行,不少变电检修部门问题很多。一方面,危险点在认定方面意识比较薄弱,很少电力单位在这方面投入需要的精力,另外在危险点认定中的技术手段上,有着技术落后和设备老化问题,不能够胜任复杂的危险点。另外在认定流程中,严密性缺乏,漏洞百出,导致危险点的认定中水分比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检修常见问题的处理策略
3.1做好准备工作
在实际的变电检修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的认识,能够对变电运行中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见,对那些存在的安全隐患则需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其发生的几率,在工作中加强人们风险意识的培训,使其能够对变电检修工作在整体变电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首先从检修人员的意识观念上提高危险点检修的认识,使其能够对危险点的预测以及分析在有序的环境中开展。而且相关的机构还需要加强预控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及检修的积极态度。准备工作的开展需要按照变电设施的故障状况进行计划,应该先对故障的发生原因进行明确,然后应用相关的检修设备实现工作的快速的开展。其次,检修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以及检修经验,以便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需要确定检修时间,应避开阴雨或者雷电等天气条件,检修中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2规范检修流程
在变电系统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元件和设备,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变电设备故障发生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为了能够提高变电检修的质量,应该对变电检修的流程进行规范,不断健全变电检修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检修方面的要求。在开展检修工作时,检修人员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经验来分析变电系统故障情况,为了提高检修的质量,应该根据故障的实际情况,按照严格科学的变电检修的流程,有针对的采取高质量的检修技术。除此之外,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进行检修工作,根据目前变电站实际的运行状态,科学合理的开展变电检修的计划,没有实际根据的是变电检修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3加强危险预测与实际情况的对照分析
在进行变电检修工作中,对于危险点预测分析,很可能会与现场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出入,这样,会使得问题更多,导致变电检修工作缺乏针对性,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在实际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预测危险点与实际危险点的对照分析,尽可能地保证其控制率在 100%;二是建立合理的制度,规范检修作业,加强危险分析,保证工作程序标准化;检修作业中,要加强对现场的分析,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处理,尤其是对作业时间长,作业难度大的工作,更加需要加强管理,这样,制定出具体性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做好交底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和可控性,确保各项工作展开的无误性,使得各项措施能够贯彻落实;四是在现场作业中,由于作业条件、现场环境可能会受到相关的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要针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采取应急措施,加强对危险的控制,完成检修作业后,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查找是否还有遗漏。
3.4 加强对变电检修人员进行培训
变电检修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检修人员,检修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与检修人员综合素质以及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息息相关,所以要加强对变电的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随着变电系统的升级与改造,在性能方面各项设备和元件都不断的完善,所以要对检修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各个设备和元件的运行性能及时的了解,为检修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由于变电系统中很多设备的结构相对复杂,出现故障之后不仅会来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检修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应该提升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检修人员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而且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变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基础的保障。
4 结语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容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检修是变电系统中重要的工作,其是确保变电运行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为了确保变电检修工作的高效运行,在检修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明确的诊断出故障位置后再行检修。为了提高检修效率,需要做好危险点的认定,确保危险点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会闽.对变电检修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电力与能源,2010(10):12-16.
[2]李建武.郭煜昕.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189.
论文作者:朱晓东,王磊,奚华欣,梁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危险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故障论文; 准备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