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增长,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在水利工程上也更加重视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因此,在水利工程中采用信息化技术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以往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运用起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通过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水利工程;管理方法;探究
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社会发展前景。而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当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在逐步深化,采用信息化方式进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实时监视和远程控制,确保水利工程的管理成效,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
1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水利工程功能性和实效性的需求变化使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为复杂的要求,想要有效做好资源管理与人员调度,保障工程质量,提升施工效率,对工程管理进行信息化技术的渗透十分必要。
2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责任不清晰
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其实水利工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而很多地方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责任不够清晰,无法把管理责任落实,水利工程的监管责任人、责任地区、责任内容都不是很明确,这直接导致很多责任人对自己所监管的职责内容不清晰,无法真正实施对工程的管理,而有些责任人只把监管内容放在工程质量本身,不将人员配置、工程经费、环境安全、工程隐患等纳入到监管范围内,致使水利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隐患问题。
2.2工程管理难度较高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涉及内容多、规模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季节、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并且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复杂的工艺、技术、装备等,造成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而且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建设期间需要进行协调的问题越来越多,必须提高管理工作力度,但由于部分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存在问题,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各类信息化管理责任不明,无法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造成信息化管理工作推进受到严重制约。
2.3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较少
先进的信息化设备能够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投资较少,以致于信息化管理无法顺利发展。信息化设备的投资不足,使得整个项目的运行不畅通,一些老化的信息设备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展。
3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问题的解决策略
3.1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推进的根本,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信息勘探系统,对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的影响因素进行监控,做好相应的防灾准备,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相应的权责体系,充分发挥管理机构职能,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能不断推进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落实,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促进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落实。
3.2GIS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系统,是以信息技术和构图技术为核心构建的地理服务功能平台,可以提供非常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GIS相比CAD与数据库技术,能够额外提供有效的制图功能,还能为数据库的存储与编辑提供平台和分析功能,对水利工程沿线地带进行区域分析和断面分析支持,还能进行可视化功能补充,为水利服务管理提供了快捷高效的补助和技术支持,为提升水利工程整理建设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3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应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要和具体的水利工程项目相结合,使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实现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建立还应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对水利工程管理企业进行深入了解,保证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建立合理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具体的分工和责任,保证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3.4建立水文灾害预警系统
水文灾害是影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综合当时当地的实际状况,建立符合现场状况的水文灾害预警系统,对干旱、洪涝等灾害进行分析、预测、提供决策支持,并依此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控制水文灾害损失。水文灾害预警系统可以根据季节、地区的实际进行完善,并通过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体系,合理调配水资源,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详细的数据信息,保证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3.5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保障
各级水利行政部门应该做好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监督工作,根据相关工程成立专门项目的验收人员,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以确保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能够正确的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同时组织有水利工程管理经验的人员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内容进行制定和修改,并做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培训工作。
3.6网络系统构建
在计算机技术模式应用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正在逐渐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想要有效统筹信息资源,做好网络系统的建设十分重要。通过工程建设管理网络系统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整合信息资源,优化管理流程,使决策依据更为精确,信息的反馈与整理流程也得到了提升。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网络系统的第一步是进行网络化组织架构的建设。整体采用星形架构,能够有效遥测站点数据,提升信息处理速率。然后是信息整理系统的建设,这部分是工程管理系统运作的初始流程,通过各项布置在水利工程测点的传感器和线路收发装置,能够及时将水利工程的施工及运行状况反馈给网络层,网络层再统一对数据进行整合和综合分析,并将数据内容传输给中心控制区和决策层,为项目管理人员的政策调节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3.7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经费保障
地方财政应增加对水利管理资金的投入,确保水利管理人员数量,降低管理人员流动性,提升水利管理人员素质,以确保水利工程管理质量。
结语
通过水利工程的标准化管理,能有效扭转水利工程的“重建轻管”现象,实现水利工程“建管并重”,同时能大大减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的履职风险。相信水利工程管理者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能够将管理内容创新和完善,以保障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让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郭占恒.习近平标准化论述与浙江实践[N].浙江日报,2015-9-25.
[2]李春田.现代标准化方法———综合标准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洪生伟.标准化管理(第六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4]胡孟.水利标准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5]浙江省水利厅部署推进2017年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J].浙江水利科技,2017,2.
论文作者: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