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二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奥美拉唑不同剂量给药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40mg奥美拉唑静脉注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4mg/h静脉恒速泵入治疗,两小组采取相同的治疗时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消化道出血情况、脉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脉搏次数以及呕血、便血等出血表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黑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两者之间相差较小,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无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时,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均较好,为节约成本,降低不良反应,临床应尽量降低奥美拉唑的使用剂量。
关键词:奥美拉唑;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剂量;不良反应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急症,临床病死率较高。患者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发生病变而引起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1]。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2]。本文针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总结并归纳奥美拉唑不同剂量给药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被诊断为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者;②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者;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性疾病者;③凝血功能不足者;④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者。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最小年龄为47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56.17±1.89)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最小年龄为45岁,最大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为(56.23±1.8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各项指标上P值均大于0.05,数据从统计结果,不具有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禁食、补液、加强营养等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40mg奥美拉唑(生产企业: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815,规格:20mg)静脉注入治疗,每12h注射1次,共注射6次。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4mg/h静脉恒速泵入治疗,于第1次注射后开始静脉泵入。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2h。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消化道出血情况、脉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8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脉搏次数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χ2检验,结果显示,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脉搏次数和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脉搏次数以及呕血、便血等出血表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黑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见表1。
表1 两组脉搏次数和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两者之间相差较小,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无参考价值,见表2。
表2 两组的比较[n(%)]
3.讨论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而分析上消化道出现的病理机制,其与胃肠道疾病、门静脉高压、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均有一定关系[3]。奥美拉唑为脂溶性弱碱性药物,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因此口服后可特异地分布于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并在此高酸环境下转化为亚磺酰胺的活性形式,抑制胃酸分泌,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王奇等[4]的研究认为,奥美拉唑的剂量与临床疗效无较大关系,而考虑到不良反应的累积效应,临床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剂量。此项试验中,治疗后,两组患者脉搏次数以及呕血、便血等出血表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黑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两者之间相差较小,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无参考价值。表明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之时,剂量大小对临床疗效影响较小,与赵玲玲等[5,6]人的研究内容相符。
综上所述,在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时,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均较好,为节约成本,降低不良反应,临床应尽量降低奥美拉唑的使用剂量。
参考文献:
[1]马国财. 奥美拉唑不同剂量给药对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4):6829-6829.
[2]王燕,贺晴,许科斌,等. 三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 医学综述,2016,22(12):2413-2416.
[3]司立洲,崔佳宾. 奥美拉唑、奥曲肽单独与联合应用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探讨[J]. 当代医学,2016,22(26):147-148.
[4]王奇,邢飞.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中老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对比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7):7276-7277.
[5]赵玲玲. 奥美拉唑联用奥曲肽与两种药物单独应用时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J]. 北方药学,2016,13(9):90-91.
[6]孙彦峰. 奥美拉唑和奥曲肽单独与联合应用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144-145.
论文作者:王存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消化道论文; 静脉曲张论文; 剂量论文; 奥美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