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黄大醒

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黄大醒

广西苍梧县建筑设计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54319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建筑结构可靠性是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要对结构科学性、持久性和安全性进行考虑。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建筑安全性的提高。文章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进行了简单概述,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探讨了建筑物结构设中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

引言

阶段的建筑在使用中,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也成为了建筑设计人员的主要关注点。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确保建筑对于自然以及人为因素破坏的抵抗能力,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的质量,确保建筑安全。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确保需要较少的投资,更要确保建筑的安全。

一、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概述

建筑结构安全性,指的是建筑在一定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仍然能够防止被破坏或出现倒塌的性能,是衡量建筑结构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筑的整体结构应当保持完整性,尤其是对于大型地标性建筑的设计,应避免为实现其标新立异而忽视建筑结构应有性能。当建筑的整体性遭遇了重大问题时,首先需要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的完整,保证构件之间的受力科学合理,并且能够通过结构内部进行传递、转移或内部抵消。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质量和安全与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有着直接关系,只有从建筑特点、内部布局、施工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保证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安全隐患,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二、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分析

1、设计与使用不符

很多情况下,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时,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美观性,尽可能的涉及到钢材的使用,这样就给建筑的安全性带来了巨大的隐患。除了较少使用钢材以外,很多设计师为了减小建筑物的重量,尽可能的选择质量较轻的建筑材料。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建设中,由于要保证建材的质量还要尽可能的使用质量较轻的建材,導致建筑材料的投入成本大幅度增加,依稀建筑商为了减少成本,增加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就会选择用其他材质的材料来替代原本设计的材料,导致实际使用的建材与设计时的不相符,极大地增加了建筑的安全隐患。

2、抗震性较差

据调查,目前我国很多期房的建筑物抗震性能都不能达到相关的标准,这种现象在我国西南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导致灾害发生后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此外,在一些地震很少发生的地区,例如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的人们很明显地缺乏抗震意识,在进行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很少考虑建筑的抗震性能,导致一些建筑物根本没有抗震效果,抗震意识的缺乏直接造成很多建筑物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过于强调建筑的功能

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会结合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来给建筑的功能进行定位,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方面城市居民以及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过于强调建筑的功能也会给城市人们带来安全隐患。例如,在建筑物建设时只考虑了建筑物的功能,而对消防通道以及逃生通道造成了影响,那么在发生危险事故时,势必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威胁。此外,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的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也变的比较常常见起来,虽然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环节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但是此类建筑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居民的逃生问题就成了一个难题。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特别关注建筑的安全性以及安全措施的设计。

三、建筑物结构设中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1、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性能的重视意识

结构设计是个系统、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本功,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设计人员要精益求精,重视每一个基本构件的设计,并做到知其所以然,并深刻理解规范和章程的含义,密切配合建筑工程,在工作中做到事无巨细,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结构设计人员要转换自己的陈旧思想,正确对待抗震性能的重要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负责,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控制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水平,让自己设计出来的作品体现自己的人本意识,积极配合国家以人为本的政策。

2、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建筑物的结构越来越被重视。国家相应的出台了一些规定,以规范建筑行业的结构设计。而国家的规定不会仅仅是技术性的,还带有很强的政策性的特点。同时,这些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在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时,不能仅仅满足过去的要求,还要具有发展的眼光。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合格,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结构设计人员要恪守工作准则,及时对建筑过程中违背国家标准要求的行为提出意见,并及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降低或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多地体现人性化特点。

3、抗震性安全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安全性,应注重优化建筑抗震性安全设计工作。首先,在建筑抗震性安全设计中,应采用刚性结构设计方法。例如,日本在某一高层公寓建筑设计中,即使用了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工程的钢管,该钢管直径是80mm,厚度是40m。同时,钢管中注入了高强度混凝土。所以,在这一类钢管应用的基础上,公寓建筑抗震能力将有所增长。一旦遇到地震,仅会摇动30cm。因此,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展开,应尝试对刚性结构设计方法的引入。其次,在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中,应注重设计一个“抗动体”,由此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避免建筑坍塌等安全问题的凸显。

4、加大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监督力度

从实际情况来看,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监管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行为,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定有序进行。尤其应当加强对设计过程的监管力度,通过多样化的监管措施和手段,一定程度上减少偷工减料行为的出现,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化。与此同时多方面对建筑材料和设备进行核查,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从而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真实情况,促进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5、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

我国对建筑住宅的质量有着严格的高要求,自从我国推出最新的住房体制后,我国越来越重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建筑住房的安全性已经列为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首要位置。根据调查得出,建筑结构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使用的材料,在建筑行业中所占的建筑费用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合理的增加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性并不会对建筑总费用造成多大的负担。在即将投入到建筑施工材料方面,要选择更优质的建筑材料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优质的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物的后期维修的费用,能够不断的延迟建筑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等。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在现代化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为建筑质量安全和有效使用奠定坚实基础,因而加强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应当综合的分析结构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在未来的建筑结构设计中有效的规避此类问题,促进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陈国威.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探究[J].珠江现代建设,2017(03).

[2]叶钟.试分析建筑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措施[J].江西建材,2017(01).

论文作者:黄大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黄大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