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过程中,的确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耗时耗力,同时也无法保证质量,因此施工单位与现场技术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现阶段,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方法已经有所改进,基本上能够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但是要想彻底的解决问题,还需要施工单位优化整个施工流程,聘用经验丰富,技能强的施工人员,同时还需要及时与技术、监理人员进行沟通。
关键词:PC预制构件;叠合楼板;施工问题;原因
ABSTRAC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osite floor slabs in PC prefabricated members,which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osite floor slabs in PC prefabricated members time-consuming and labor-consuming,but also can not guarantee the quality,so the construction unit and field technicians must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solve them. At the present stage,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mposite floor slab in PC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has been improved,which can basically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Bu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oroughly,it is necessary for the construction unit to optimize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employ experienced and skilled construction personnel,and at the same time,it needs timely and technical and supervisory personnel. Communicate.
Key words:PC precast member;composite floor;construction problems;reasons
前言:
某住宅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85797m2,剪力墙结构,各单体13~21层不等,标准层层高2.8m。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基本烈度7度,抗震等级三级。其中4-2#楼B段34轴~90轴区域采用叠合楼板,设置叠合楼板部位板跨为3420×5380mm,每跨由两块叠合板拼装而成,叠合板尺寸3460×2400mm,不足区域采用整体现浇。
1、叠合楼板介绍
PC预制构件中的叠合楼板属于整体式结构,此种结构既不完全属于现浇结构,也不完全属于预制结构,属于两者结构之间。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通常会以单向受力来为参考,一般情况下,预制部分厚度应该是6cm,而后浇部分的厚度应该为7cm。预制部分的厚度具体多厚,并不固定,这主要与现场吊装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混凝土施工荷载大小也有一定的关系,而后浇部分厚度也是如此,并不固定,但是该部分主要是受到钢筋排布的影响,同时也与管线排布有一定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人员对叠合楼板进行施工时,必须考虑到抗震要求,因此楼板的刚度必须达到要求,整体性能也有优良。
2、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问题
2.1 当叠合板搁置在连梁上时,连梁截面尺寸180×400mm,纵筋为上下皮各两根16,箍筋为Φ10@100,由于剪力墙采用大钢模施工,连梁先浇筑270mm高至叠合板底标高位置,剩余130mm同楼板现浇层一起浇筑。目前万科集团常见做法为浇筑连梁时,为保证连梁箍筋的平直、间距及保护层厚度,连梁上皮两根纵筋需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行绑扎到位,以免连梁混凝土第一次浇筑时破坏箍筋。由于板两端均需搁置在连梁上,在吊装叠合板之前,需先抽出连梁上皮两根纵筋,否则由于叠合板内分布筋及桁架筋伸出板端13cm,与连梁上皮纵筋冲突,导致叠合板无法安装到位,在叠合板安装完成后需重新插入连梁纵筋并绑扎。现场施工过程中,因为连梁纵筋锚入到剪力墙中,当施工人员将钢筋抽出时,就无法再插回,另外,连梁纵筋需要进行多次的绑扎,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人力物力。
2.2 根据设计要求,叠合板需搁置在剪力墙顶面2cm,搁置部位的剪力墙顶面平整度需达到2mm。目前万科集团常见做法为在浇筑剪力墙混凝土之前在该部位预先搁置两根宽2cm、高6cm的木条,与剪力墙钢筋绑扎牢固。该方案在实际施工时,木条往往容易在振动棒的扰动下移位甚至脱落,导致混凝土表层标高及平整度无法满足要求,需后期剔凿或抹水泥砂浆,浪费人工并延误工期。
2.3 由叠合板设计可知,叠合板端分布筋及桁架筋伸出13cm,分布筋间距20cm,而剪力墙竖向钢筋间距为20cm,连梁箍筋间距为10cm。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发现,很多情况下叠合板端部伸出的钢筋恰好与剪力墙竖向钢筋及连梁箍筋位置冲突,同时相邻两块叠合板在剪力墙或连梁搁置位置端部钢筋恰好重叠,导致叠合板根本无法准确吊装到位,需要工人现场调整每一根钢筋,方能勉强实现叠合板定位,不仅损害了钢筋受力性能,也导致现场浪费大量劳动力。对现场发生的上述问题,通过及时与专业深化设计单位进行沟通,结合剪力墙及连梁配筋,对叠合板钢筋进行了重新排布,避开剪力墙竖向钢筋及连梁箍筋位置。
3、施工原因以建议
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施工问题,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总结起来主要是由三个原因引起:
3.1 施工方法不正确。因为现阶段从事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的人员,整体水平并不高,有些工程直接是由农民工来完成。这些施工人员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的要点问题并不完全了解,再加之,与技术人员沟通比较少,质量监督人员又未能进行严格的监督,因此有很多施工人员的应用的施工方法不正确却不自知。
3.2施工工艺不正确,正常情况下,PC预制构件中的叠合楼板的施工顺序应该为不断的优化设计方案,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构件的生产,将生产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达到现场时,必须进行性能的检查,之后进行吊装施工。构件生产与运输进场都可以都需要由专门的单位来完成,而吊装施工则主要是由施工单位来完成。尽管这几个工序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还未进行深度的优化就开始施工,生产与运输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各种差错。还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施工任务,直接依照自身的经验进行构件的生产,而忽视了设计等环节。
3.3 项目管理体系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这一问题与前两种问题都有很大的不同,前两种问题,技术人员可以单独解决,但是项目管理体系的缺陷并不是某一个技术人员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项目管理单位深化改革,优化管理制度。
综合上述产生问题的原因,可以发现,要想完全的解决上述问题,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的整体施工流程就需要有所转变,同时建设单位在进行招标时,应该选择施工经验丰富、声誉比较高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建设单位应该选择管理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的项目经理人。还有一点最为重要,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必须预先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不断的优化设计方案。施工单位是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质量的直接负责单位,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必须对工程要求进行详细的了解,选派技能比较强施工人员来进行施工。做到以上几点,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的质量基本上能够保证,但是也需要相关人员加以注意。
结语:
房产施工中,PC预制构件是最常应用的一种构件,但是该构件在叠合楼施工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各种施工问题,这一直是困扰施工人员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蒋勤俭,刘昊,钟志强.混凝土预制构件行业发展与定位问题的思考[J].混凝土世界,2011(4).
[2]陈凤闯,曹慧.PC构件模具技术的发展应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
论文作者:张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叠合论文; 楼板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钢筋论文; 剪力墙论文; 构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