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我的母亲”失去了新版教科书的原因是什么?_回忆我的母亲论文

《回忆我的母亲》落选新版教材为哪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版论文,母亲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是母爱题材的代表作,也是对学生进行母爱教育、感恩教育的优秀作品,堪称初中语文教材的压卷之作。奇怪的是在百花齐放的新版教材中,却难觅《回忆我的母亲》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其他作家的同类题材作品,如胡适《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梁晓声《慈母情深》,只有语文版还保留着这一传统篇目。

多少年来,已经习惯了那个“传统母亲”的人们,心里的空落自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再看看这些入选的“新母亲”(仅以入选人教版、鲁教版、粤教版的胡适《我的母亲》中的母亲为例,以下称“胡母”),究竟好在哪里,凭什么挺进新版教材。

《回忆我的母亲》最早发表在1944年5月4日延安《解放日报》上,是朱德同志的一篇回忆录。《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体裁是传记。这两篇文章的题目都是选入教材时编者加的。虽然体裁略有区别(也有人认为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但它们同属记叙类纪实性文章,都是感人至深的叙事写人佳作。此外,这两篇文章语言风格也基本相同,质朴自然,平实中饱含真挚情感。不妨将这两篇作品的几个关键点作一下对比(见下表)。

从简表中看到,伟大的母亲有着共同的伟大之处,但仔细研读这两篇文章的每个细微处,我们还是在两位母亲的形象上找到了一些差异:

第一,婚姻选择和遭际不同。

朱母出身贫寒,嫁到同样贫寒的佃农人家,吃苦耐劳,持家有方,里里外外一把手,辛苦养大八个儿女,勤劳一生,八十六岁去世。胡母嫁到一个封建大家庭做了填房,丈夫比她大三十多岁,成为别人的继母,二十三岁守寡,含辛茹苦,操持复杂的大家子,历尽寡居的艰辛,苦守二十三年离世,胡适是她唯一的儿子。

第二,深度性格有别。

表面看两位母亲性格相似,其实她们性格深处还是有区别的。朱母爱劳动,任劳任怨,很少语言表达,再苦再难连一句牢骚话也没有,特别勤劳,特别容忍。《回忆我的母亲》全篇也没有一处正面描写母亲语言的地方。遇到困难时母亲表现出的抗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个性培养了儿子革命的意志。相比之下,胡母则善于谆谆教诲,虽不识字,却有大家闺秀的修为,自尊感强,当自己人格受到侮辱时,她不软弱、不妥协,“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她所表现出的“刚气”实则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第三,教子方式同中有异。

两位母亲都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在教子过程中都注重身教。不同的是朱母更重身教,母亲“勤劳一生”,“整日劳碌着”,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使儿子从小养成劳动的习惯,并学会了许多生产知识,而这些都不是在书本上能学到的。胡母是身教、言教并用,既是慈母也是严父,成为儿子的学识之师、做人之师。

第四,对儿子的期望也不尽相同。

两位母亲都望子成龙,不同的是:作为穷苦人家的主妇,朱母节衣缩食,东挪西借,培养儿子读书,最初只是想靠儿子成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使全家不受或少受富人的压迫,摆脱贫困,进而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而身为封建大家庭后母的胡母,唯一的儿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更是决定她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的关键砝码,母以子贵,儿子是她的立身之本,文中多处表现她对儿子管教严厉,足见爱之切、期望之高。

第五,思想觉悟有差距。

两位母亲都怀着对儿子的深爱,一样的开明、一样的平凡、一样的伟大。但两位母亲思想觉悟的高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朱母爱憎分明,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鼓励儿子走上革命道路。一方面,她自己不富裕,还同情贫苦人,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人,宁可自己吃苦受难,也要帮助别人,这是朱母性格中所特有的宽厚仁慈。另一方面,她对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蛮横非常反感,这是一种“朴素的阶级意识”。当“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理解儿子,支持儿子,并“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抗战以后,“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种大义大爱不是胡母所能比的。胡母在丈夫早逝家庭背景复杂的封建大家庭里,作为后母的她更感教子责任的重大。一方面严格管教儿子,另一方面极力克己谦让,遵从封建传统和礼教,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

从艺术层面看,两篇文章各有千秋,难比高下。如果单从这点出发,新教材选入哪篇都可,删除多年保留的传统篇目也就没有多大必要了。选择新课文的教材可能和“出新”“出格”的指导思想有关。正像有些叫好者说的那样,胡适的《我的母亲》的入选,使学生们读到了这位曾经在杨沫小说中被写成了反面人物的大学者的文字,承认胡适的文学地位,让后人知道胡适、了解胡适。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承载着育人、树人的重要使命,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面对那些处在青春期、懵懂期和叛逆期的初中生,教科书的引领功能是巨大的,一篇完美的佳作可以感动一生,影响一生,甚至可以改变一生。我们在重视作品艺术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作品的思想价值。

从思想层面看,传统篇目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远远高于新篇胡适的《我的母亲》。《回忆我的母亲》主题深刻震撼,表达的情感大气厚重,母亲形象鲜明完美,不管是社会意义还是教育意义,都要典型一些。这一点从两位母亲对人生的选择与抗争、对儿子的教育与引导,以及在性格深处、思想觉悟方面的表现都可以看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能够效法和借鉴的,自然是传统的母亲。此外,《回忆我的母亲》结构布局简约明晰:引出回忆,痛悼母亲→回忆母亲,感念母恩→结束回忆,报效母恩。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便于初中学生学习和掌握。在表现手法上,虽然两篇都以叙事为主,但《回忆我的母亲》叙中有议,议中有情,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炉,文章感染力特别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最后四个自然段的点睛之笔,荡气回肠。作者饱含深情,发自肺腑的感恩之言使山河动容,尽忠祖国的大孝誓言惊天动地,这样的行文安排,如此销魂的文字,更加奠定了此篇在亲情教育、感恩教育题材作品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深度研读课文,我们还发现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有不易或不能为初中学生所理解的内容,小则令学生反感困惑,大则会误导学生,对学生认识健康的婚姻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无益。比如文中所展示的错综复杂的封建大家庭里的人际关系,初中生就很难理解,如果选入高中语文或大学语文可能要合适些。再如胡母对儿子的体罚甚至导致儿子患了严重的眼疾,学生们也难以接受。还有,胡母的不幸遭遇固然值得同情,可她的这种不幸和她的婚姻选择有关。学生不理解,她为什么要嫁给比她大那么多的老头,为什么去给人家当后母,老师也很难做出合理的、能让学生信服的解释。

其实,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中也叙述了一个不太好理解又让人触目惊心的事例——“溺婴”,但这个惨痛、悲哀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非但没有影响母亲的高大形象,反而给母亲的形象增添了悲凉之色。在旧中国的农村,溺婴是常有的事情,朱家也不例外,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才被迫忍痛溺死五个孩子。这不是母亲的错,惨剧的制造者是吃人的旧社会,这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能激起学生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热爱。如果我们把全篇叙述母亲的所有事例串联在一起,朱母的形象是何等鲜明,何等阳光,何等完美,她才是中国劳动妇女的典范、中国优秀母亲的代表。毛泽东同志献给钟太夫人(朱德的母亲)的挽联这样写道:“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给予了朱母很高的评价。

综上,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是对学生进行母爱教育、感恩教育的首选之作,我们不能不为如此完美而又适合的作品落选而惋惜,怀旧的人们在教授胡适《我的母亲》时会自然想起曾经挺立在这个位置上的英雄的母亲、革命的母亲。传统篇目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之所以落选一些新版教材,多是“求新”“求异”“求变”惹的祸。喜新何必厌旧?衣服可能是新的好,鞋子也许就是旧的舒服;青菜是新的好,白酒就是陈的香。不论传统篇目还是新人新作,只选最适合的那一篇。

标签:;  ;  ;  ;  ;  

“记住我的母亲”失去了新版教科书的原因是什么?_回忆我的母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