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袁文滔,姜远燕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646699)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4例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护理程序。对比2组患者术后脊柱平均矫正角度、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脊柱平均矫正角度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37.84±2.62)分高于对照组(29.54±3.04)分,护理满意度(97.62%)优于对照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程序;脊柱侧弯;生活质量评分

临床指出[1],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可准确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为证实上述理论,在我院开展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以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间作为本次病例选取时间,选取病例均为脊柱侧弯患者,共84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且无1例出现中途退出。将84例脊柱侧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10-26岁,平均年龄(18.6±1.4)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11-26岁,平均年龄(18.5±1.7)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脊柱侧弯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脊柱侧弯;(2)患者及家属同意采用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手术不耐受者;(2)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3)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护理程序,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大多患者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手术极易产生焦躁、不安等负性心理,从而产生抗拒行为。因此,护理人员于术前应及时其心理疏导,使其负性心理得到缓解或消除。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2)术中护理。提前准确手术所需器械,配合医生开展手术治疗,并解决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保证手术顺利实施。(3)术后护理。护理人员于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并做好记录工作。定期测量患者血压、血脂、血氧饱和度、脉搏等,保证其生命状态。如患者于术后出现疼痛感,可谨遵医嘱给予止疼药处理。

1.3 研究指标

对比2组患者术后脊柱平均矫正角度、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参照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在85分以上;满意:评分在60至84分;不满意:评分低于6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生活质量评分根据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总分40分,分值越高则证明生活质量越好[2]。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表格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脊柱平均矫正角度及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术后脊柱平均矫正角度为(26.64±5.84°),对照组为(16.45±4.9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8,P=0.000)。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37.84±2.62)分高于对照组(29.54±3.04)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03,P=0.000)。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41例(97.62%)优于对照组32例(76.1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脊柱侧弯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三维畸形,据临床资料[3]记载,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是一条之间,且以躯干两侧对称,而经外观来看呈现出双肩不等或者后配左右不平等情况,则需要给予影像学或病理检查,经检查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便可确诊为脊柱侧弯。侧弯幅度较小时,并不会有明显不适,从外观上也看不出明显畸形。而侧弯幅度严重时,不仅会影响患者健康发育,也会影响其心肺等功能,最终导致瘫痪,对其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威胁[4]。目前临床脊柱侧弯治疗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当因手术属于创伤性治疗,易对患者身心造成影响[5]。

临床结果指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后,患者脊柱平均矫正角度为(16.45±4.92°),生活质量评分为(29.54±3.04)分。经结果证实,给予常规护理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能取得满意效果。护理程序是在传统护理基础之上的护理模式,通过采用系统的方法实施连续性、计划性以及全体性的护理,从而达到满足患者身心需求及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护理程序,患者脊柱平均矫正角度为(26.64±5.84°),生活质量评分为(29.54±3.04)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62%>76.1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给予护理程序具有显著效果,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旭琴. 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211-212.

[2]吴东杰. 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273-274.

[3]王淑朋. 对脊柱侧弯患者在其围手术期进行程序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8):90-91.

[4]吕月平,贾宁. 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评估及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6):229-230.

[5]常誉. 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239-239.

论文作者:袁文滔,姜远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袁文滔,姜远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