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论文_张素华

个旧市第二人民医院 661017

摘要:目的:了解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展开舒适干预技术的有效性。方法:抽选99例因慢性心力衰竭、于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参考干预措施的差异展开分组:行一般干预的49例为A组,行舒适干预的50例为B组,给予两组护理质量展开比较。结果:49例A组内有效率75.51%,50例B组为96.00%,(P<0.05);A组内满意率73.47%,B组是98.00%,(P<0.05)。结论:对于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施以舒适干预可促进其转归,实践价值高。

关键词:一般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有效率;老年患者;舒适干预

当老年人患上慢性心力衰竭后,不仅预后质量非常差,而且转归质量有待于提升,因此要展开舒适干预,确保机体及心理层面始终维持愉悦状态,从而促进其恢复。为了解舒适干预技术在我院中实践价值,通过抽选99例因慢性心力衰竭、于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在施以不同干预的同时,旨在提升机体疗效及其满意率。

1.信息及方法

1.1临床信息

通过抽选99例因慢性心力衰竭、于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参考干预措施的差异展开分组。A组内49例患者中,66岁-82岁,均值(72.2±4.33)岁;20例(女)/29例(男)。B组内50例患者中,63岁-83岁,均值(73.0±4.68)岁;19例(女)/31例(男),观察、比对两组临床信息,差异缺乏显著性,同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49例行一般干预:在予以基础干预的同时,加强生活干预,而B组50例则行舒适干预:(1)环境层面的舒适干预。首先,给予患者创造、提供集安静性、舒适性等特征为一体的干预环境,除了要对病房中温度、光线以及湿度合理调整外,还要严格控制病房内气味,以免患者情绪异常波动。其次,定期对病房环境展开专业消毒工作,在限制探视频率的基础上,严禁抽烟,并定期通风。最后,严格控制噪音,避免对患者休息质量带来影响。

(2)心理层面的舒适干预。首先,充分安抚患者负面情绪,在对其情绪状况、心理状态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加强与家属间亲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帮助与安慰。其次,适当增加与患者日常沟通频率,在倾听其主诉的同时,从内心同情患者,并且理解患者,再指导患者以合理形式宣泄情绪。最后,结合患者认知,予以讲解疾病有关知识与治疗环节配合事项,通过进一步提高其认知,避免患者情绪异常波动。

(3)生理层面的舒适干预。首先,展开体位干预。结合患者日常习惯,协助患者行舒适体位,以保证其呼吸系统的通畅性,同时予以定期按摩以及翻身,从而提升机体舒适性。其次,展开吸氧干预。结合患者缺氧状况,给予吸氧浓度酌情调整,并以甘油对机体口鼻位置进行拭擦,避免口鼻干燥现象发生。再次,展开排痰干预。给予老年患者定期拍背,并对力度合理把握,同时酌情配合展开雾化吸入,再指导患者正确咳痰,以充分提升其舒适性。最后,展开排泄干预。嘱咐患者避免食用干硬类食品,遵照“少食多餐”标准,除了要定时排便外,还可酌情应用缓泻剂,并充分保护机体隐私。

1.3观察指标

(1)临床效果。显效:干预后,机体心功能指数临床提升幅度达到2级;有效:机体心功能指数临床提升幅度达到1级;无效:机体心功能指数尚无提升迹象,甚至有恶化[1]。(2)满意度。科室自主设计问卷,指导患者自行填写,若其得分≥85分属十分满意,65分≤得分<84分属满意,得分<64分属不满意。

1.4数据统计

本次所用软件是SPSS20.0,99例老年患者疗效及其满意度都选择“n/%”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准确统计与计算,并于两组内展开比较,如若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对两组老年患者展开不同干预后疗效

49例A组内有效率75.51%(37/49),50例B组为96.00%(48/50),(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老年患者展开不同干预后疗效(n/%)

3.讨论

程霄霄[2]等强调,心力衰竭本身属心血管科多见性疾病类型,不仅会对老年人群日常健康带来威胁,而且还可能会加重社会负担,所以要重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症的综合防治,同时对其干预技术充分优化,以促进慢性心力衰竭转归。

舒适干预强调以“舒适”为原则和出发点,以提升老年患者舒适性为目标,通过从环境层面、心理层面以及生理层面等展开干预工作,在加强体位干预、吸氧干预、排痰干预以及排泄干预等措施的基础上,提升机体整体舒适度及满意度[3]。研究对两组老年患者展开不同干预后,49例A组内有效率75.51%(37/49),满意率73.47%(36/49),均比50例B组的96.00%(48/50)和98.00%(49/50)低,(P<0.05)。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临床干预工作中,建议施以舒适干预,在充分提升疗效的同时,通过促进其转归,实现对机体满意率的进一步提高,所以该干预技术实践价值高,值得优先选用。

参考文献:

[1]邹乘香,刘双梅,邓方利,等.优化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11-13,17.

[2]程霄霄,陈秀芳,陈娟,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91-94.

[3]胡军,安花花,杨晓芸,等.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情绪影响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194-3196.

作者简介:张素华,(1965年9月-),云南建水,汉族,主管护师,大专,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张素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论文_张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