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核心竞争力战略,打造统计信息化平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心竞争力论文,战略论文,平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战略
1990年,著名的管理学家普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l Business Review》May-June,1990)发布了著名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提出了“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战略”的概念。所谓“核心竞争力”,不是指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集合;也不是多种能力简单的堆砌,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显著特征:①能够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价值,②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③其他竞争者难以模仿或复制。“核心竞争力战略”则强调,必须积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充分运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业务,并据此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化浪潮的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战略不仅在IT领域的工商管理范畴得到广泛的运用,成为广泛应用的企业或大型组织管理建设理论的一部分。如今人们把核心竞争力建设外延到组织的方方面面、各种职能系统,而不象起初那样仅局限于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上。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需要配套的机制、条件和制度保证,否则,核心竞争力就又回到了概念的范畴。
若不想被模仿、被复制,关键是要做到“战争之伟力在于民众之中”,通过跨部门进行的全员信息化和专业技术培训,获得知识、共享知识并运用知识,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形成带有企业或组织品牌特征的、运用经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所产出的核心产品,带不走、偷不走。核心竞争力战略决定了核心竞争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必须经过一定的载体——核心产品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更是花钱买不来的。
二、改革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建设
企业或组织的改革、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建设的目标具有同一性。改革的目的,是为使组织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机制。根据核心竞争力战略,改革创新的战略管理就是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评估、培育和提升,以及再评估的循环过程。核心竞争力战略为改革创新目标的提出、核心内容的形成、运作原则的制定和核心角色的确定等提供新鲜的思路和一套思考原则。
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要根据核心竞争力能否转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的原则来判断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改革的需求、确立改革的目标。因此,作为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就成为识别改革真实需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现有业务或者业务的组合要不要改、怎么改?核心竞争力战略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建立在核心竞争力战略基础之上的业务就可以得到持续的发展,就具有竞争优势。对于那些核心竞争力已经消耗殆尽的业务,应该当机立断,要么改革创新,要么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核心竞争力建设能否成功,还取决于相关的转换机制和环境条件的建设和改善。在确定改革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对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资源状况等进行评估、调整,按照是否有利于促进、培育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否能向持久的竞争优势转化的原则,决定改革创新的目标、内容和操作的力度。在评价改革效果时,应以是否有利于增强和转换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因此,在提出并实施改革措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手段创新,并不断完善改革措施,达到预期目标。
实施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改革战略,在考虑核心竞争力基础作用的同时,能否在组织高层形成突破口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经验表明,成功的改革大多是由高层发动、自上而下进行的,并且拥有一个推动改革的核心人物。世界500大企业中的一些著名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及改革创新方面的举措,都是由其“一把手”直接在高层发起并推动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三、统计信息化建设与核心竞争力战略
与工商企业管理有所不同,政府部门的核心竞争力,要求在相关行业、职能范围内所履行的社会角色要更加专业、高效。更加现代化、社会化,积极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型。核心竞争力能否转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一般企业或组织的结构和流程制度、管理风格、企业文化和资源状况能否构成其转换环境。也就是说,统一的发展建设目标,明确的政府职能与社会责任、训练有素的人员队伍、有效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保障,是实现成功转换的基本要件。只有不断地完善这种转换机制和环境条件,才能实现以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发展创新。
国家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息息相关,是信息时代的统计建设,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通过网络连接的政府统计部门的系统性更强、业务规范更为统一、网络化资源更为丰富。这些是建设统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如何建立统计的核心竞争力战略,如何识别、评估、培育并充分运用统计的核心竞争力呢?事实上,核心竞争力就存在于核心产品(统计数据)中知识和技术或者它们的集合之中。这里借用一个经典的比喻,根据核心竞争力战略进行的国家统计信息化建设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就是统计数据,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社会所需要的最终信息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是其坚实的根基所代表的组织内部各种能力的不同组合。
因此,统计的核心竞争力战略,就是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战略进行改革创新,专注于自己的职能业务,通过统计工作网络化进程,把包括组织体系、业务体系(含调查方法,报表、标准、质量体系)、数据资源、网络化信息系统、统计调查对象(客户)等资源在内的统计资源,建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科学、合理地进行统计设计,快速、系统、准确、便捷地进行统计调查,快精准且方便地为“三个服务”提供信息支持,从而建立一种可持久的发展优势。换句话说,通过统计工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搭建好网络平台、数据平台、应用软件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统计基础业务规范和标准建设,通过全员的统计信息化教育和管理体系建设,使统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有明显的提高,在政府职能转型过程中,使通过政府网络平台发布的公共信息服务中,统计部门能继续走在前面,从而提高统计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度。
四、“九五”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
“九五”期间的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以中央投资立项自上而下地带动地方政府投资而展开,通过建设以国家统计局为核心,64个省及省会城市统计局为节点的统计信息主干网及典型应用,初步建立起国家统计信息网络的主体框架,成效显著。这种自上而下、系统地组织进行的工程建设和应用建设的模式,无疑是一种成功的信息工程建设模式,也是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方式。
但同时由于投资的不足,管理体制的制约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并具有典型意义。一些地方统计部门以技术先行的方式带动业务改革和建设,因整个统计业务体系尚未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典型项目的成功;一些基层统计部门率先进行业务改造,以“统计制度改革为主线、技术手段为辅线”进行突破,成功地完成了对下(企事业单位)一对一的统计制度、技术手段的对接,对上却难以全面满足“千条线”的种种制度上、技术上的要求。同时,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统计部门积极进行网络建设和典型应用开发,走在了兄弟部门的前面,甚至推动了本地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统计部门面对政府统一搭建的信息化平台、网络化应用无以应对,“淹没”在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中;更多的地区统计部门则在网络建设、典型应用开发方面各尽所能,地方特色、部门特色,甚至个人特色鲜明。
延用“路与车”的例子来说,就是“路未同轨、车未定制、货未定规、行未定则”。所谓“路未同轨”,指网络的规模、带宽、技术标准、安全管理与实际需要和规划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中小城市;“车未定制”,指尚未建立标准。规范统一的工具软件、应用软件体系,软件开发多头进行,基层填报单位软件多乱现象仍比较严重;“货未定规”,指统计数据还缺乏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统一的数据规划、核心元数据管理系统和规范、时尚的载体——报表体系,统计数据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树干”;“行未定则”,指现行统计调查系统、统计工作及统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体制和相应规章制度中不适应统计创新发展、不适应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综上所述,究其原因,现行的“分级负责、双重领导”的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与网络化的工作方式存在的文化上和机制上的冲突,无疑是原因之一,同时,还由于业务改革创新滞后、技术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体制、利益机制与规章制度不配套等问题,共同形成了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与统计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些问题不仅造成统一的数据结构、调查渠道与客户资源、信息资源、信息与技术标准、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等单项建设被割裂、被阻碍,而且从基础上遏制了使统计资源的网络化、系统化,抑制了统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严重延缓统计工作网络化的进程。同时,要特别警惕部门保护、地方保护的诸侯割据、巴尔干化的倾向,研究发展的应对策略。“十五”期间,这些问题如果仍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导致投资越大浪费越大、努力越多效果越差的恶性循环。因此,也只有通过以核心竞争力建设为基础、以核心竞争力战略为指导思想的统计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统计的创新和发展。
五、统计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根据《国家统计信息化“十五”建设规划》,国家统计信息化建设包括统计信息化工程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相配套的统计业务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在相关建设中应该也必须体现核心竞争力战略。
(一)国家统计信息化工程建设
1.国家统计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通过中央和地方投资,依靠国家的电信基础设施,完成连接国家、省、地(市)三级的国家统计信息主干网“最后一公里”接入系统的建设,通过地方统计信息化建设,完成基本具备条件的县级统计部门的广域网接入工程建设,用现代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技术将业务上的系统性组织连接起来,这是国家统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也是统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基础保证。为保证这个网络系统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要统一技术标准、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技术管理措施同时建立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系统。
2.国家统计信息化数据平台建设,即依靠统计改革创新而进行“国家统计数据中心”建设。以网络系统为基础、以集中统一的数据规划、元数据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数据中心,是多数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统计部门为政府管理部门、为社会公众提供现代化信息服务的基本手段。国家统计数据中心对统计数据资源所做的整合,不仅是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迫切需要,是统计数据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标志性组合,是统计核心竞争力的“躯干”,因此,是典型意义下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手段创新的产物。国家统计数据中心的主要构成为:统计元数据管理系统、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网络存储系统、数据整理、加载与数据库管理等系统。为保障“国家统计数据中心”安全。不间断地运行,还要配套建立国家统计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备份系统,保证网络化的统计工作不中断地运行。
3.国家统计信息化应用软件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即依靠技术管理能力的提高而进行的统计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这是强化统计服务功能、完善统计业务管理的关键建设项目,是增强统计核心信息产品和服务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平台。一方面,通过恰当的应用任务、严谨的项目管理制度,带动应用平台的建设、带动系统的发展;另一方面,凡是不能通过改革、创新而整合进入到这个平台中的统计调查项目、信息产品和服务项目,必将逐渐失去传统的用户和社会的认知。这个应用软件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包括作为国家国情国力基础数据库主要组成部分的国家统计数据库体系,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统计报表上网填报、审核、网上直报、综合处理应用系统和中国统计信息网的统计信息发布服务系统,包括基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预测方法的、面向宏观调控的决策支持系统,还包括针对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系统现场调查数据采集、报送等特定领域的应用系统和包括支持内部办公的电子政务系统在内的内部网整合建设等。因此,该平台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将直接取决于系统的规划设计水平。业务的改革创新力度和总体的技术管理、协调能力提高的幅度。
(二)与信息化建设相配套的统计业务建设、标准规范建设
这里所说的统计业务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是统计核心竞争力建设所必需的标准规范和制度方法保障。加强统计制度方法的设计与管理工作,提高标准化、工程化管理水平,加强制度性的统计标准规范的制定、实施与管理,实现统计指标、统计分类的科学性、统一性;通过基层表与综合表的分类设计管理,强化数据质量控制规范,保证统计数据整体的一致性;科学设计并规范统计数据处理工作流程,提高网络化程度,建立规范、畅通的数据整理、信息维护工作机制,支持统计数据中心业务建设;通过严格、规范的网络化业务管理机制,实施统计信息网业务基础建设和安全运行,最终,以行业性“一套表”为载体,网上直报为手段、数据中心为枢纽、统计信息网站为窗口,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老一辈统计工作者“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梦想,真正建立起信息时代统计的“大树”和核心竞争力。
(三)综合保障体系建设
为保证统计核心竞争力建设,还需要相应的机制、条件和制度保障。根据《“十五”国家统计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地进行统计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首先,需要建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系,建立决策管理架构、建立执行管理体制和系统运行与技术服务管理机制,加大对统计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投入;制订并全面实施全员的统计信息化继续教育工程,逐步实现人才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建设、规章制度建设,为在现代化环境下统计工作的运行,提供制度保证、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