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物的智能化与电气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与此同时,其内部电气线路的复杂度也不断增大。因为防治电气火灾事故没有被收录到消防业务中,导致电气火灾原因的调查以及相关隐患的检测等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以供参阅。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消防配电;设计方案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物的智能化与电气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与此同时,其内部电气线路的复杂度也不断增大。因为防治电气火灾事故没有被收录到消防业务中,导致电气火灾原因的调查以及相关隐患的检测等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
1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导致建筑系数难度增加。另外,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而土地资源有限,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这两种因素便加大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工作难度,消防设计作为建筑电气设计的重点内容,更被人们所关注。建筑物的安全性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消防配电线路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减少火灾现象的发生,减轻火灾发生给群众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消防配电设计水平势在必行。
2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原则
(1)线路保护原则。在进行消防配电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线路保护进行合理的设计。由于消防配电使用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在火灾高温环境中仍然能继续使用,对消防用电设备可靠供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明确规定:防火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明敷(包括铺设在天花板上),应穿金属管道或使用封闭金属托盘保护,金属管道或封闭金属托盘应采取防火措施;当使用阻燃,防火电缆在电缆坑和沟内时,不要穿金属导管或使用封闭的金属托盘保护,当使用矿物绝缘等级不可燃电缆时,可直接应用。黑色适用,应穿管,并应配备在不可燃和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的结构中。消防系统配电线路不超过100m的建筑应选择耐火类电缆,超过100m的建筑应选择矿物绝缘电缆。为保证火灾时对消防用电设备可靠供电,对消防配电线路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2)消防系统配电装置保护原则。消防系统配电装置,应设置在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或配变电所处,其应急电源配电装置宜于主电源配电装置分开设置,配电装置应有明显的消防配电标示。为保证消防系统配电装置的可靠性,其配电回路的开关电气宜单独设置配电箱、柜,方便消防人员管理。为消防设备配电的末端配电箱、柜应有明显的消防配电标示。
3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
3.1配电线路敷设设计
配电线路的质量是消防配电设计中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甚至影响到整个消防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配电线路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通常需要满足两点要求:第一,尽量选择阻燃耐火铜芯电缆或者铜芯导线作为线路材料;第二,保证配电线路最小耐压值达到450V以上。此外,配电线路主要有明敷和暗敷两种敷设方式,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特点进行明确。如果进行明敷,需要加强对敷设线路的保护工作,通常做法为将线路敷设于封闭式金属线槽或套管中,同时封堵防火孔洞,并在金属线槽或套管外涂刷防火涂料。如果采用暗敷的方式,则应将线缆穿管敷设在不易燃烧的内部结构中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3.2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工作中,做好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自动报警系统结构设计过程中,应逐一完善火灾警报装置、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应急广播等组成部分。然后,对火灾探测器进行部署。即尽量选择感烟探测器,将其部署在发电机房、锅炉房、厨房等相对湿度大于95%的区域,就此对火灾中火焰做出迅速反应,控制火灾事故发生。其次,基于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应科学计算一个区域内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即利用公式:N≥S/K•A,确定具体的探测器部署数量。其中,N为探测器数量;S为区域面积;A为保护面积;K为修正系数,在0.7~0.8之间。就此通过对探测器的科学规划,及时发现火灾问题,对火灾问题进行控制。但在具体的探测器部署时,为了满足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应保持其发射器、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在100m以内,而探测器与侧墙之间的距离也应在0.5m~7m之间,就此达到火灾报警目的。
3.3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明确指出,封闭或敞开式楼梯间的设置具有独特性,为保证火灾探测效果,应当对其探测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可以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在楼梯间设置火灾探测器,以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险情,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内群体的经济损失。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楼梯间是火灾消防队员扑救和火灾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以楼梯间作为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便于相关消防人员准确把握火灾的速度和蔓延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消防指挥,提高消防工作效率,保障人员安全,降低社会群体的财产损失。因此在建筑消防电气配电设计中,应当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为主要依据,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取火灾探测器的位置,以促进消防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保障建筑整体安全。
3.4设计专用的供电回路
建筑电气消防配电设计需要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主要是因为方火灾发生之后,自动隔离防火门、喷淋、排烟等装置需要第一时间发生动作,这样能够最大化的保证人员和物资的安全,如果消防设备在火灾发生后突然断电,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建筑电气消防配电系统应该采用专门的供电回路。如:自动防火门等装置,最大程度上为相应人员和物资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如果在火灾发生之后,消防设备断电不能正常工作,那么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消防配电设计中要设计专用的供电回路,保障消防设备用电。另外,在消防配电设计中还要配备专用的蓄电池保证消防用电的稳定性。
3.5消防电梯设计
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做好消防电梯部分的设计工作。在消防电梯部分设计中,应遵从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把单台交流电梯供电导线连续工作载流量控制在其额定电流的140%,并在电梯台数是1台时,确保其使用程度频繁的同时系数是1,使用程度一般的同时系数也是1,就此达到最佳的消防电梯设计效果。同时,当电梯台数是2时,将二者分别控制在0.91,0.85,当电梯台数是3时,将二者分别控制在0.85,0.78,当电梯台数是4时,将二者分别控制在0.80,0.72,保证电梯容量合理性,且更好的发挥消防电梯作用,降低火灾发生时的财产损失,进一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消防配电设计作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必须加强设计质量控制。因此在建筑消防配电设计实际工作中,有关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工程实际应用特点及防火等级要求,严格根据电气设计相关技术规范,合理选择设计方案,避免常见设计问题,并加强各环节设计质量控制,以全面保证消防配电系统设计质量,确保建筑电气系统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黄飘.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
[2]徐臻.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分析[J].居舍.2018(01)
[3]张芳坤.解析消防配电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8(13).
论文作者:石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火灾论文; 建筑论文; 探测器论文; 线路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电梯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