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论文_姜涛,康慧芳,孙小防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论文_姜涛,康慧芳,孙小防

辽东学院 服装与纺织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服装实践教学应该紧密跟踪行业技术的高新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弃旧创新深入研究实践教学的方法,构建新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立设计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质量的关键,培养学生掌握服装生产实践新技术、新工艺的有效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实践,本文结合实践,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我国服装工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缺点与不足。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专业课程的教学,以便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能与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由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及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存在差异,所以在课程的教学上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观念和方法,本文对如何加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有利于大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原有的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设置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序进行授课,学生先学习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再学习制作工艺。教学环节之间独立存在,容易出现脱节现象,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连续,更谈不上结合实际的设计、生产和市场运营模式进行教学。实践课的教学方法一般先由教师示范,然后学生按照老师制定的实践指导书进行练习,教师主要强调服装部件工序的制作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部件操作流程时只是模仿教师的操作方法,造成了教学总是“满堂灌”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工艺步骤和流程。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应变能力,当学生实际操作遇到新的款式变化时就无从下手,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因此,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学习常常觉得索然乏味,无积极性。

二、探索新型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是梯度教学法。梯度教学法是指按照人们认识问题的规律进行教学。在学习服装基础制作时,我们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授并带领学生先训练制作简单的款式,在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学习制作一些工艺比较复杂的造型。

二是趣味教学法。实践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自行设计服饰配件并制作完成成品。这样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最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是层次教学法。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学生加以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对于实践教学来说,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程度是多层次的,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强一些,有的动手能力相对弱一些。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一刀切、一锅煮、一碗盛”的情况出现,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与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各尽其能,各有所获。

四是启发教学法。实践教学应用启发教学,主要体现在对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设问,提出本步骤的操作与上、下步骤的关系问题,将引导性思维模式引入实践教学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促使学生能够用主动、活泼的心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技巧。通过师生互动过程,教师能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具有针对性地传授新的技能知识。

五是尝试教学法。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在训练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服装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具体实施办法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地位,强调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作用。尝试练习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和讲解,保证学生获得完整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

三、扩展实践空间提高动手能力

一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院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创建了服装工作室,工作室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承接项目,和相关单位广泛联系,密切合作,在互利多赢的基础上不断建立起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学生通过参与工作室开展的具体项目,学会了如何进行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以及最终评价,了解并把握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生在这里不但学习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团队合作培养了他们的职业能力,这些能力已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的能力。同时这种培养方式还拓宽了人才培养的多元渠道,也为实践教学的拓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二是多采取专业实习。服装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逐步锻炼和培养,在实践中获得的能力往往更生动、更深刻。为了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将专业实习课程安排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与多家服装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的关系,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将来实际岗位接近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服装设计、陈列设计、服装买手、样板设计、制定工艺流程、样衣制作等岗位进行专业实习,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延伸到实际工作当中,做到边学边练,与实际紧密接触有助于学生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三是加强自主实践。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实践项目,学校在经济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并根据项目内容安排指导教师辅助学生进行实践。学生们自主实践的热情很高,他们选择和承接一些与自己专业有关并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实践。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自由的状态下实践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专业知识的追求。有的学生因为在自主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毕业后选择了自己开办服装工作室。可见,鼓励开展自主实践,是为学生搭建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就业平台。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势的要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不但要强化实践教学,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对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磊.国内服装教育大观[J].中国服装,2012(10).

[2]王霞.有关服装工艺教学的探讨[J].黑龙江纺织,2012(3).

论文作者:姜涛,康慧芳,孙小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论文_姜涛,康慧芳,孙小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