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王振先

关于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王振先

屏边苗族自治县建筑装璜安装工程公司 云南省屏边县 661200

摘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往往有较多个施工关键部位,其对于整个公路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意义,因此,本文将主要对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也有了重大突破,而在公路工程中,强化对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从而控制整个工程质量。

1.公路工程关键部位分析

1.1 路基

路基是行车荷载的主要承载部位,是公路工程不可缺少的关键部位。从某种程度上看,路基质量是公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进行公路施工时,最重要的工作是施工放样、断面测量、路基压实等。一般路基填土选择粒径小于150mm的粗粒土或砂类土,禁止使用有机土等。

1.2 路面

路面,即承载车辆行驶的公路表面,位于路基上部,是公路工程施工的关键部位。常见的公路路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泥路面,一种是沥青路面。两种路面的施工标准各不相同,其施工关键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水泥路面施工,要加强对水泥材质的质量检测,确保水泥材质满足相关质量要求和施工标准;要加强对锯缝时间的高度重视,并强化施工保养;要加强对基层平整度和抗压强度的有效控制和科学监测;要加强对水泥摊铺的质量控制,避免产生水泥离析,确保水泥摊铺质量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第二,沥青路面施工,要加强对相关机械设备的科学组合和合理配套使用,强化对基层平整度和抗压强度的有效监测,要加强对沥青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三,在沥青运输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温度的有效控制,并严格对沥青配合比进行限制;在沥青摊铺过程中,要加强对摊铺及碾压操作的质量控制。

2.公路施工钟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分析

2.1 路基施工技术

作为公路工程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如果路基质量不达标,则可能引发沉陷、塌落等问题。在实际施工中,路基施工技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路基开挖施工技术。在路基施工中,路基开挖是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繁琐的环节,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条件,做好路基开挖规范设计工作,严格依照施工要求指定详细可行的施工计划。需要对路基开挖的范围进行明确,对开挖出的土方统一处理。考虑到公路工程沿线环境变化较大,需要针对恶劣条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具体施工环境来选择施工技术;第二,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路基填筑施工与路基整体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对于路基建设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如果路基填筑材料选择不当,或者材料含水量偏高,则很容易引发路基开裂或者破损等问题。因此从控制路基施工质量的角度,首先做好路基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从材料的压实度、含水量等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其能够满足路基施工坚固性的要求,保证良好的路基施工效果。例如,在软土区域,选择压实度较高的填料,以保证路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第三,路基排水施工技术。当前,许多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对于排水工程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排水不畅,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公路正常运营中,经常受雨水冲刷,如果无法及时排水,则在积水的长期侵蚀下,路基承载力会有所下降,甚至出现开裂等问题。对此,施工技术人员需要重视起来,依照施工环境的变化采取切实有效的排水方法,提升路基填料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路面施工技术

在路面施工中,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垫层施工,必须对垫层材料的最大粒径及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密实度、弯沉值等参数能够满足相关指标的要求,确保垫层具备良好的防冻能力和排水能力;第二,底基层施工,需要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做好配料质量控制,保证底基层材料拌和的均匀性,做好碾压工作;第三,基层施工,从保证配料准确,拌和均匀的角度,应该选择配备有计量装置的拌和设备。基层施工前,需要开展混合料筛分试验,确保其与级配曲线中值接近。石料应该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进行分级购买和配料上料,可以利用摊铺机对基层进行一次性摊铺,摊铺完成后先以钢轮压路机碾压几遍,然后以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平;第四,面层施工,这也是路面施工的核心环节,无论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都应该采用一次摊铺,摊铺机的幅度应该在12m以上。

2.3 涵洞施工技术

在公路施工中,涵洞与桥梁同样重要,可以方便公路穿越山川丘陵,或者跨越沟渠建设。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与桥梁工程相比,涵洞的建设相对简单,但是由于涵洞一般都是以复数的形式出现,因此同样必须得到施工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从公路工程整体角度,涵洞类型的选择非常关键,需要依照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工艺方法来确定。涵洞设计环节,需要充分考虑路基防护、排水以及通行问题。一般情况下,涵洞多存在于丘陵山川区域,虽然人烟稀少,但是沿线依然存在农户,为了方便人畜的通行,在进行部分涵洞的设计时需要对涵洞的净高及跨径进行调整。另外,应该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将涵洞设置在地质条件良好,地基稳定性强的区域,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段,防止滑坡、崩塌或者泥石流等对涵洞正常运行的影响。涵洞的位置常被设置在沟壑地段,地表冲积发育,或者属于软弱土层,承载能力有限,将涵洞的位置从沟底移动到岸坡,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原沟进行回填和压实,确保其与涵洞位置齐平。如果无法避开不良地质,则需要做好相应的加固处理,提升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4 桥梁施工技术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河流、沟谷等复杂地形,这需要设置桥梁工程来跨越,桥梁施工也因此成为了公路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部位。桥梁施工的关键在于桥梁主体的建设以及路基与桥梁的连接施工。在桥梁主体施工环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尤其是在桥梁跨度相对较大,结构复杂的情况下,更是要做好施工管理,以保证桥梁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如果需要跨越的沟谷或者河流宽度较大,桥梁长度较大,可以选择大跨径连续箱梁结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选择,突破桥梁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保证良好的施工效果。在桥梁与路基连接施工中,应该确保平缓过渡,避免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同时,应该做好连接段施工材料的配比设计,提升连接段的牢固性。

2.5特殊地段施工

公路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基,如软土地基,在施工环节必须做好技术控制,通过技术管理配合施工管理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例如,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关注不良地质以及天气状况的影响,针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尽可能减少乃至消除负面影响。同时,应该做好其他施工影响因素的控制,如压路机的吨位、型号必须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路基填料含水量不能超标,采用排水固结、强夯、换填等切实有效的方法,提升基础承载能力。在施工环节必须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在一些地质条件恶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应该安排专人做好现场勘查管理工作,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准确预测,启动应急预案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结束语

总之,笔者在以上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一定指导意义,以提升我国公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照明.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11):100-101.

[2]闫晓荣.公路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研讨[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11):120-121.

[3]王烨,吴巨良.有关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05):36-37.

论文作者:王振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关于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王振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