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突破_岛屿论文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专题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论文,专题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高考文综卷的第36题是最具地理学科特色的一道题目,是考查地理“知”“能”的主要载体,其最大特点是综合性、梯度性、和谐性的统一。我们要实现对文科综合测试第36题的有效突破,就必须对高考的改革思想和命题意图进行认真学习和研究,以便领会其精神实质,真正掌握“学科内综合”。具体的方式是参考名校名卷,归纳总结命题类型,多做精练,力争学习实效!

一、从岛屿的自然特征入手,分析人文地理特征的形成

岛屿是搭建陆地与海洋联系的重要桥梁,是目前人类对海洋空间利用的重要场所。全球海洋面积约占71%,而岛屿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受海洋影响较大。独特的自然地理加上人类活动干预,使岛屿面貌大为改变,呈现较浓的人文气息。

例1 读某岛屿示意图(下图)回答:

(1)该岛屿东西最大宽度约为______千米。

(2)该岛屿地形特点是_____。

(3)该岛屿东部地区沼泽广布,其形成原因是______。

(4)在该岛附近海域用斜线条画出海沟的位置,该海沟的走向是______。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来说明该岛屿和海沟的形成。

(5)该岛欲修建连接甲城和乙城的铁路,试分析在施工上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6)20世纪90年代,某跨国公司将汽车轮胎厂转移到图示地区,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根据该岛屿的自然条件,简述该岛屿经济发展的思路。

[点拨]本题重点考查的内容有:利用经纬线长度的地理计算和估算;对岛屿地形特征的描述;沼泽地成因分析;板块理论应用;交通线和工业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答案](1)数值在440~460均可(2)西高东低,西部(或西南部)为山地,东部(或东北部)为平原(3)终年高温多雨,河流水量丰沛;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茂密,蒸发较少(4)位置略 西北—东南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在俯冲带的印度洋板块上形成了海沟,亚欧板块被挤压隆起而在交界处形成岛屿。(5)有利条件:地势平坦。不利条件:沿途多沼泽,并需跨越多条河流。(6)该岛屿气候湿热,盛产天然橡胶,原料丰富;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7)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发展旅游业;利用原料、劳动力的优势,引进资金、技术发展加工业;注意保护热带雨林。

二、将等值线叠加在区域上,突出主干,丰富考查内容

依托等值线考查学生的综合识图能力、区域分析能力,是立足于准确的空间定位基础之上的。等值线一直是考试的关注点。将等值线叠加在区域上,既能实现对等值线的考查,又能与区域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有机整体。其考查对象包括等值线数值特征分析、两点相对范围取值、凸出方向成因分析等,解题过程要和区域发展相联系,关注人地协调。

例2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示山脉走向是__________。起点在该山脉西南谷地并于2005年10月全线竣工,且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铁路,该铁路线穿越的藏羚羊自然保护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3)乙地区荒漠化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图中城镇当初形成的重要区位因素是 ( )

A.河流分布 B.工矿业的形成 C.军事重镇 D.铁路沿线

该地区冬春季节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5)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坏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

[点拨]本题重点考查的内容有:等高线判读;地理空间定位;山脉走向的描述;交通运输网中的线路;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环境问题(荒漠化、大气污染)成因分析;聚落分布特点;旅游环境问题。

[答案](1)①西北—东南走向 青藏 可可西里(2)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下渗严重;水资源利用不合理。(3)主要是过度砍伐、滥采,破坏植被,造成沙丘活化。(4)A 冬春季气温低,取暖用煤量大,粉尘释放多;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多;地处河谷,污染物不易扩散。(5)气候干旱,风沙侵蚀严重。

三、用图文材料揭示区域主要特征,依托区域特征展开学习

在区域地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区域的主要特征,然后围绕这个特征搭建联系,去分析其带给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以形成对区域的整体认识。区域地理命题往往要关注区域特色知识的考查,依托区域特征展开学习。比如世界地理部分,对中亚要抓住“温带大陆气候”,对西亚和北非要抓住“位置重要”,对南极洲要抓住“高寒”,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要注意“经济贫困”,等等。总之,从区域特征入手,进行归纳和学习,有利于系统掌握章节知识、深刻理解教材内容。

例3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

材料二 萨赫勒地区通常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100~500毫米。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能反映萨赫勒地区的是 ( )

A

B

C D

(2)请列举受干旱特征影响形成的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我国荒漠的纬度分布与世界其他地区有什么不同?请详细分析我国荒漠和撒哈拉沙漠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

[点拨]本题重点考查的内容有: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对区域景观形成的影响及景观描述;景观纬度分布、区域对比及成因分析。

[答案](1)C (2)自然景观:地貌——沙漠和戈壁,风蚀风积地貌;植被——草原和荒漠。人文景观:牧业生产,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防灾治沙的沙障等。(3)我国的荒漠位于北纬35°~50°之间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比世界的荒漠带范围(南北纬15°~35°之间)偏北15°~20°。相同点: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都有人为过度樵采、开垦、放牧等导致植被破坏引起沙漠面积的扩大的现象。不同点:降水稀少的原因和风力的大小是不同的。撒哈拉沙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引起植被稀少。我国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洋遥远,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而南部和东南边缘又有高大山系和巨大的青藏高原,湿润的西南气流难以进入;西部和西北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对大西洋水汽和北冰洋水汽也有一定阻挡作用,因此,夏季降水稀少。我国西北地区离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比较近,风力强盛,春季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

四、任意选取世界某一微观区域,考查地图探究的能力

地图是高考试题信息的主要载体,区域微观图是目前考查的主要依托。对区域地理的复习必须回归区域,联系高中教材内容,探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提高区域微观图探究的能力。区域探究要关注图中呈现的显性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深化已有认识,挖掘图中隐性信息,用规范语言以问题形式表述出来,得出探究成果。

例4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是______(河流),B是______(海洋)。

(2)从A河流源头到河口依次可以看到两岸有哪些自然带?该变化主要反映了自然带的何种分布规律?

(3)1970年,A河上耸起一座高坝,从此结束了下游地区定期泛滥的历史。自从大坝修成之后,下游地区两岸农业生产条件受到了哪些影响?

(4)B海域是世界上重要的交通要道,但两岸缺少大型港口,据图说明形成该现象的自然原因。

(5)试从板块构造角度解释B海域形成的原因,并预测其面积变化趋势。

[点拨]本题重点考查的内容有:主要地理要素的识别;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自然带分布规律;水利枢纽工程对农业的影响;影响港口布局的区位因素;地理事物成因分析及板块理论的应用。

[答案](1)尼罗河 红海(2)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3)有利影响:防洪、灌溉。不利影响:加剧了两岸土地盐渍化,降低了土壤肥力。(4)海岸线平直,沿岸陡峭,两岸沙漠广布。(5)红海是由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未来面积将继续扩张,会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五、利用区域特征的相似性,通过区域对比彰显区域差异

利用区域对比,命制比较类问题是高考考查的常见形式。比较类问题一般通过区域特征的相似性搭建联系,考查却要突出区域的差异性,从而实现区域综合考查。区域对比类问题涉及的内容具有较大的时空跨度,必须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关注区域地理学习,还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区域对比掌握对比的方法以及比较类问题的答题思路。就主观题而言,比较类问题一般要分着答。

例5 读下页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图。

(2)对比分析P、Q两地气候的差异及其成因。

标签:;  ;  ;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突破_岛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