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于建筑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实用性,建筑的美观程度也成为了现代人选择居住楼房的重要因素。将现浇模板技术应用于房建施工中,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房屋质量以及外观的各种要求,对于现代房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浇模板;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可以将现浇模板分为可移动模板、固定模板和可装拆模板。在应用现浇模板施工时,需要提前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设计,即要根据结构的承载力来设计图纸,严格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
引言
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高低,不仅会给整个工程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带来直接影响,也关系着公众的利益安全,再加上其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存在的密切联系,其质量问题也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科学运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水平、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其安全性能、美观度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此,各施工单位应从不同层面来加强其技术的应用研究,梳理好其工序。
1现浇模板建筑施工的技术概述: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作为施工的基础部件和结构,一旦施工过程中模板使用上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对整个结构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提高模板施工技术。通过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现浇模板种类划分可以从材料、结构和施工工艺三个方面入手。基于材料不同可以分为钢木模板、钢模板、木模板、铝合金模板及竹胶板等。基于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模板、墙模板、梁模板及其他结构模板。根据不同的施工。由于现浇模板后期需要拆除,因此在对模板设计时要在保证现浇模板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设计的简单化。
2现浇模板施工技术
2.1完善施工方案在建筑施工准备工作: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完善施工方案设计,有利于为现浇模板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施工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对建筑的施工特点进行了解和分析,讨论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现浇模板施工方案。在设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建立在对混凝土支撑结构需求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完善施工图纸绘制工作,合理选择混凝土的规格和类型,做好奠基工作,制定施工应急预案,将施工方案上报给总包、监理等单位,再以回复意见为参考依据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在施工开始前,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将现浇模板施工规范作为评估施工方案安全性的主要参考依据,对具体施工数据进行验算,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2.2测量放线:
在落实这项工作过程中,应精确测量其模板,认真记录模板的相关数据,进而为后期各道工序的具体落实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同时也能够准确了解其模板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同时,现场技术人员不仅要搜集模板的一系列数据,还要标记其浇筑位置,在完善其数据收集、整理基础上,再落实后期各项工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现浇模板技术的科学、有效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对于现浇模板技术来讲,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大难度,在数据精确性、施工技术方面也有着较高要求,所以,在具体施工中,技术人员应为其数据的精确性提供有力保障,以此来促进各道工序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
2.3梁模板的安装要点:
在建筑内部结构施工时,需要安装梁模板。在具体梁模板安装之前,需要先测量房梁支柱的标高,确保好房梁的位置,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安装压脚板、斜撑和侧模板,对于房梁高度超出标准范围的情况,则需要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避免模板出现滑落的情况,保证整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2.4支柱与结构梁的设计:
在对结构梁部位和房屋板支柱安装时,需要按照楼层标高、模板设计、顶板厚度等要求,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例如说从房间的一端开始进行结构梁部位以及支柱的施工,另外在安装时需保障跨边和第一排以及距离跨边较近的楼板支柱的距离不能超过300mm。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梁支柱的距离需要经过模板的设计要求与有关规定加以确定,其距离与施工要求规定一致,施工安全才能得到进一步保障。
2.5 安装楼面板和楼梯板:
在楼面板安装中,需要先调整楼板支柱的标高,采用的方法是拉通线,然后根据设计的模板样图,来正确架设龙骨,在找平后,进行楼面模板的安装;在同一房间的楼面模板安装中,需要按照从四周向中心的顺序进行,在房间中心位置进行收口;对于梁板交接处的楼面模板,可以直接将楼面模板覆压的梁侧模板上。在楼梯模板的安装中,需要先在墙体上甩筋,楼梯段钢筋应根据设计要求事先预埋到梁结构保护层中,并加以锚固。在拆模时,先掰出钢筋并调整,然后再安装楼梯模板
2.6 重视梁模板拆除工作:
在拆除现浇模板的过程中,应确保建筑上部施工不会对模板拆除后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细致检查现浇模板的各个项目,确保浇筑质量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规定,合理选择模板拆除时间,依次拆除主模板和侧模板,防止对混凝土强度造成损害,确保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在3.5Mpa 以上。
3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剪力墙现浇模板施工技术:
剪力墙结构,是现在住宅中应用最多的一个结构形式,其中,剪力墙做为竖向结构,它的施工特别重要。
通常剪力墙现浇模板采用木方背楞墙板体系:采用45mm*90mm木方;中心间距150mm。模板拼缝处要贴海绵 条并用木方压实,木方间距200mm。
对拉螺杆设置要求:层高2900mm及以下的墙柱最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层高2900~3200mm的墙柱必须设6排,自下而上第一排螺杆离地200mm,一、二排间距450mm,二、三排间距450mm,最上道距顶板300mm,其余均分,模板根部应进行水平加固,转角部位的对拉螺栓距阴角200mm。支设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剪力墙现浇模板简易图
第一道对拉螺栓距离地面的高度要控制在200mm左右,避免墙根发生涨模,影响模板的稳定性。钢管箍之间的距离要和对拉螺栓相互一致控制在450mm左右,整体现浇支模的外侧和四周通过双排钢管脚手架进行控制安装搭设。同时在具体施工中为最大限度上保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和设计符合标准要求,要安装既定操作规范放置垫块,同时,在柱根部采用四角焊接直径为14mm等柱厚的短钢筋顶住模板,避免发生钢筋偏移影响保护层的情况。
内外墙柱斜撑:采用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斜拉间距≤2000 mm,距墙柱边≤500 mm。楼板上安装固定件作为斜支撑底部固定,另一端分别支顶在墙的第二、五道水平钢管上。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浇梁板模板工程项目已经逐渐成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重点。在实际施工中,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以及熟练应用现浇梁板模板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房屋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立涛.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48):15-16.
[2]刘剑.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J].门窗,2016(11):109.
[3]陈夕虎.浅谈房建施工中现浇模板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10):23-24.
[4]武新宇.民建工程中现浇模板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09):68.
[5]杨世学.建筑工程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237.
论文作者:邱凤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模板论文; 现浇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楼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