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对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的设计也有了新的需求。不仅需要建筑工程能够实现正常的给排水功能,还需要对水资源做到较好的节约,这样才可以较好的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分析了建筑给排水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升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水平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设计
引言
节能减排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一个中心理念,也是建筑行业内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如今一栋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把这一理念融入其中,并就如何实现节能减排这一目标进行具体的思考与规划。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之初要尽可能从多方面减少能耗,提升水的利用率。
1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的意义
解决建筑领域耗水量大,耗能多等一系列问题,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同时,它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化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来精益求精,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总量这一首要任务刻不容缓。如果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这一理念能够得以渗透,那么水资源的消耗问题就能够大大得到缓解。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现存问题
2.1存在渗漏水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中,水龙头接口部位以及管道处易出现渗漏现象,这类现象往往是由于设计师选材不慎导致的,通常是由于选用的水龙头或者是管道质量不达标,而引发了大量的水资源渗漏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水平与建筑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建筑的正常使用。而在设计中,部分设计师虽然在专业技能知识方面比较有优势,但是在实践设计方面却有所缺失,造成了这些设计师对于建筑给排水实际状况了解不够深入,导致了设计的给排水系统中管道接口过多、总体布局不合理,增加了给排水系统在后续使用中渗漏现象发生的概率。
2.2设备损坏,浪费严重
除了目前的建设项目外,还有许多住宅建筑已经多年使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损。在多年的风和阳光的摧残下,管道腐蚀、管道损坏和阀门质量出现问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由于这些小问题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对该问题难以进行有效改善。
2.3废水再利用不足
在现阶段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设计师对于废水再利用的设计严重不足,导致给排水系统对于生活废水及雨水等的再利用率过低。许多设计师在设计中未留设足够的供废水再利用设备与空间。上述现象使得国内很多城市均因给排水系统对于废水的再利用不足,而出现了雨水径流过大的状况,一方面为城市紧急排水疏散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城市有效储留雨水。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策略
3.1优化管道总体布局
设计师在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总体布局中,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地势特征,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建筑给排水管道与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来说,对于地势高且有坡度的地形来说,设计师可以运用顺坡自流的管道布局;对于地势较为低洼的地形来说,设计师可以将主排管布设于地形低洼处,引导污水在自重作用下沿着各排水管道流入主排管;对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形来说,设计师可以将等高线和小流量支管予以垂直布设,而将主干道予以平行布设,同时保障泵站布设合理,防止泵站埋深过大。
3.2合理把控给水水压
设计师在给排水设计中务必要合理把控给水水压,具体可以选用变频加压给水设施而将给水水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考虑到国内建筑业的发展,目前的建筑业面临着建筑规模日益加大、建造技术日趋复杂的局面,该局面对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多要求。在建筑高度不断加大的趋势下,变频加压给水设施的引入则可以随着楼层的增加而合理增加水压,防止给水水压不合理而引发水资源流失。除此之外,变频加压给水设施还可将市政给水引进地下水箱,进一步由地下水箱为建筑供水。相较于传统的屋顶水箱供水模式,基于变频加压给水设施的地下水箱供水模式可以将能耗缩减为70%。
3.3给排水节水设计
建筑物的给排水受到设备和配件的影响较大,节水器具和水龙头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当铺设地下水管时,管段将处于地下环境。对于通风效果好、地质条件好的管网局部区域,可以相应地减少维修点的建设。在地下环境较差和水深很深的地区,应增加用于维护管道的暗箱。然而,水回收系统投资高、管理复杂且产量低。因此,政府应积极鼓励水务公司开始应用相关设备,提高用水量,降低用水成本。对于高水压和超高供水压力,建筑给排水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严格调节供水系统的水压。高层建筑应满足上层供水的若干要求,同时,应坚持检查地层的水压,以避免管道内的压力过大,影响供水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超高压供水也会浪费大量水,导致水滴漏,造成渗漏。鉴于目前城市建筑中的高层建筑较多,水管的水压很大,容易造成水管断裂和水龙头滴水。因此市民应提高节水意识,减少用水量,使用节水型马桶和节能浴霸,对长期使用的水龙头进行更换和检查,关注每月水费,防止滴水、漏水现象而造成水资源浪费。
3.4推广中水回用系统
中水回用,也可以称之为水的多次循环利用。城市的大面积绿化、各种设施的清洁都离不开水,在当今水资源稀缺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通常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都可以经过处理,再次循环利用,形成中水回用系统,这样污水的排放量及处理成本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回收雨水也是一种有效措施,雨水是不需要人为创造且免费的一种资源,城市道路在设计地下道排水时,雨水的回收要作为一种独立的通道,修建专门的收集系统,充分利用这一大自然赐予的资源,实现雨水回收再利用,使中水回用系统得到全面的推广。
3.5选择高品质的设备
给排水设备包括管道、阀门、配件、卫生洁具及其他配件。在目前的选择过程中,我们一般使用塑料管,不仅因为价格低廉,而且因为其使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但塑料管的缺点是,它们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老化,因此,负责设计的部门应该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可以通过开发新型管道(如复合管道)和指定相应的规范,将其应用于给排水项目。其次,管理部门应严格控制质量,许多塑料管道的老化是由制造商在加工、存放中受内外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应严格要求制造商。再次,对于关键部件的质量选择,应特别严格。例如新的阀门、连接处等应使用质量和设计合适的产品,以减少水的浪费。最后,我们必须合理选择新的节能装置。实验表明,虽然节能设备的成本较高,但实际上,它达到了普通设备在节水和节能方面无法实现的效果,综合使用性能也超过了传统普通设备的使用性能。我们要广泛应用节能设备。
结语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保障、环保事业推进来说意义重大。因此,给排水设计师要直面现阶段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积累实际设计经验,最终有效提升国内给排水系统的节能环保水平。
参考文献
[1]包剑卓.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24):128-129.
[2]毕军鑫.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探讨[J].化工管理,2018(22):169.
[2]杨冬.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6.
论文作者:栾运涛1,刘双悦2,陈潇3,李晓平4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管道论文; 水压论文; 水资源论文; 设计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