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实施早期抚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将80例新生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新生儿为一组。其中,一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早期抚触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论:早期抚触护理新生儿,有利于降低生理性黄疸发生率,使新生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早期抚触护理
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出现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黄疸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新生儿的面颈部皮肤或躯干会出现浅黄色和巩膜黄染。临床上一般使用光照疗法。为研究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实施早期抚触护理的临床效果,我院将新生儿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属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一组有40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日龄范围3~7(5.21±0.34)天。
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日龄范围3~8(5.26±0.38)天。
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
1.2护理方法
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安排新生儿进行常规治疗,如静脉滴注酶诱导剂、蓝光照射治疗或肌注胆红素拮抗剂等,将新生儿放置在保暖箱内,控制保暖箱的温度,对新生儿的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进行清洁,定时喂养新生儿和监测生命体征。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采用早期抚触护理(观察组),具体操作如下:
(1)脸部抚触护理:将新生儿的后脑用双手轻轻托出,对新生儿眉毛和眉骨处使用两个拇指指腹轻抚,反复4-5次;从新生儿下巴的中间到两耳垂下使用两个拇指指腹由下到上轻抚4-5次。
(2)头部抚触护理:在将新生儿头部使用左手托住后,沿着新生儿的前额发际往颅骨后轻抚,对头顶的百会穴使用中指轻揉按压。
(3)胸部抚触护理:在将新生儿的胸部露出后,对新生儿的两肋进行轻抚,由两肋轻抚到腋窝,并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对新生儿的侧腋窝进行轻抚。
(4)腹部抚触护理: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对新生儿下腹部的右侧到走下腹进行轻抚,同时注意不要碰触到脐部。
(5)肢体抚触护理:在用一只手将新生儿的手腕处握住后,将另一只手放在新生儿腋下处,从手臂到手指进行轻抚,在将另一侧肢体使用同样的方法轻抚,重复轻抚4-5次。
(6)背部、臀部抚触护理:从新生儿脊椎骨处使用两手分别向两侧轻抚,从肩部到新生儿的臀部,轻抚重复4-5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生理性黄疸发生率,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情况,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两组新生儿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实验结果
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新生儿更胜一筹(P<0.05)。
见表1所示:
3讨论
在新生儿黄疸中,生理性黄疸的出现率高于病理性黄疸[1],其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新生儿黄疸一般是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和胆汁排泄障碍[2]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在新生儿出生后,应对新生儿的胆红素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减少黄疸的出现。
常规护理在减少新生儿的黄疸发生率和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方面作用不到,其效果不太理想。
早期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的脸部、头部、胸部、腹部、肢体以及背部、臀部进行轻抚,通过抚触刺激新生儿的皮肤,具有持续性和有效性,能充分调节新生儿血流动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3],使各脏器组织得到良好的发展,并能使新生儿体内物质的代谢速度加快[4],最终使新生儿的代谢系统和体内胆红素恢复正常。通过降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预防黄疸的发生[5]。
将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80例新生儿,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抚触护理。对照组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52.50%)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45.62±48.67)均不如观察组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17.50%)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98.47±44.26),观察组为新生儿进行早期抚触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进行早期抚触护理有利于生理性黄疸发生率的降低,能使新生儿健康发育,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宇春英,邹冬梅,李建平.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5(22):3420-3422.
[2]孙长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施行早期抚触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0):224-225.
[3]卢凌香.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3):3192-3193.
[4]杜雪枫.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数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6):120-121.
[5]吕南南.新生儿黄疸中抚触护理及早期游泳干预的效果体会[J].今日健康,2015,14(7):266-266.
论文作者:桂小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新生儿论文; 黄疸论文; 生理论文; 发生率论文; 血清论文; 轻抚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