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域英语”的要素与途径_英语论文

创建“全域英语”的要素与途径_英语论文

“全境英语”创设的要素与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境论文,英语论文,要素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能更好地给学生构建一种学“母语”的英语学习环境,开展必要的“情境创设”,教师能想方设法创造各种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不同情境所表达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他们表达思想的欲望,在情境学习中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正如一位西方教育家所言:"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 may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告诉我的,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的,我也许能记住;让我参与其中,我就理解了。)

所谓全境英语是指学生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尽可能是英语。眼睛看到的主要指的是硬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主要指的是软环境——一种语言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听得懂说得出,这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去引导、去营造环境,去创造机会。

一、创设“全境英语”情境的要素

小班化英语教学的全方位性更要求让英语学习走进学生日常校园生活,最重要的是以抓住学生校园生活为主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进行环境创设,将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中去,使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自然。

1.布置个性化教室

教室是日常授课的主要场所,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不容易进行。相反小班化由于人数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机会,进行双边活动,活跃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融洽的氛围之中变得快乐而自信。

因此,小班化教室的空间布置,无疑会有利于儿童身心的解放。如20个学生左右时,座位可排列成马蹄形、扇形、牛环形、圆形、V形、T形等,学生可以在更新颖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每单元的授课内容,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一些漂亮的卡通图片,并贴上相应的英语单词,不仅装饰美化了教室,而且有利于孩子们对单词的记忆。还可以在墙上贴有双语的名言警句。此外,英语教师可在教室的书架上选择和添置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英文读物,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英语。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多媒体教室在课间播放一些英文卡通片供孩子们观看。

2.创设多样性教学场所

语言环境的创设不仅仅是在课堂里实现的。况且,长期处于一个学习场所,会使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有必要借助于课堂之外的其他学习场所,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去运用语言。

小班额的授课制,有利于教师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教学场所。

[案例一]

在学习“shopping”这一主题单元时,可让学生先学习与购物相关的句型表达,然后将学生带去商店或超市,由老师列出购物清单,分给每个组,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且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必须用英文与售货员交流,老师充当翻译,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英语。

全境英语创设,对于人数控制为20个左右的班级额度非常便于操作,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情感交往乃至创造性素质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在儿童教育中要做到‘五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双手、嘴、头脑、时间、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嘴巴说出他们想要说的东西,而不要禁锢他们的思想。

3.营造特色校园环境

小班学生数量的减少要求教师必须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情况,更加关注教育细节的设计和教育环境的布置,小班化教育精致的特点要求校园环境布置必须“精心”。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能启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

在走廊、过道等显眼的地方挂设英文标牌或粘贴英文名言警句,学校的电子屏幕每天都有英语小谚语滚动播放,每个功能区的称谓都用英文进行标志,如toilet,library,canteen等。其次,利用西方节日,制作一些宣传小报,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还可举办英语节、English party,让学生表演英文小品、英语剧、唱英文歌曲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定期邀请外籍教师与孩子们交流。还可以整合各类活动,如早起晨练,列队、运动等指令用英语;用餐时,简单的交际用英语;上课师生问好、学生同伴中交往等,都鼓励说英语。

学校应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为学生进一步创设动态的真实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学会选择学过的合适的语言表达思想,同时让学生在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的语言交流中,不断巩固、不断更正。长此以往,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强化、不断提高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全境英语”情境的途径

全境,一指场景和环境;二指情节、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主要指课堂情境教学范式)。全境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英语。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全境教学”这一重要教学方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小班化小学英语全境设计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教学置于其容易理解的情境之中,让每一位学生身临其境、有感而发。

1.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言语的动机,并提供言语的材料,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小班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巧妙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利用音乐歌曲伴随展现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烘托情境、利用肢体语言等表演渲染情境等),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用心去体验学习的内容,在情境中交流、发展,从而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案例三]

在交际活动中,体态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很强的暗示性,有利于组织教学;它有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它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儿童天生好动,模仿性强,进入角色快,这些与生俱来的特性可以加以利用,让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等多种形式中模拟真实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寓教于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愿望。

英语教师在小班化课堂上要积极运用各种生动传神的表情、形象的语言和演示动作来描述事物,力求逼真,帮助学生理解,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教smile时,老师做一个微笑的动作,在教laugh时,做一个夸张的大笑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吸引学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这两个单词。如学习"What's this?"这一句型时,教师把某一物用布遮上,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猜一猜,根据这一情景,学生完全可以理解这一句型的含义,无需再作解释,并引起学生参与竞猜的欲望。如在学习有关职业单词时,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baseballplayer做棒球运动员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并让学生进行问答:"Is he/she a driver/farmer/doctor/nurse?"。再如学习"Do you like peaches/oranges/?"等句型时,让学生戴上自制的水果头饰,创设了一幅活生生的果园图。课堂上,学生们争着表演这一短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

2.兴趣活动中拓展情境

除正常的小班化英语授课模式(即第一课堂)外,小学生因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我们还安排了大量的潜在英语课程活动与体验时间,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活动空间,有感而发。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情境教学以“形”为手段,以“情”为纽带,以“周围的世界”为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障,使学生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激发使用语言的灵感。

[案例四]

游戏的精彩迎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寓教于乐。学校每天都有大课间活动,保证在校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游戏娱乐时间。因此,笔者利用这一隐性教育契机增强英语学习的情境。

比如,在小班内进行Body Touch游戏。在游戏活动时间里,老师将师生角色转换为大玩友与小玩友称谓,更好的创设活动空间,彻底让学生放松心情去体验或感悟。如大玩友说:"Touch your mouth."小玩友就边指自己的嘴巴,边说:"Mouth,mouth,this is my mouth."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游戏活动能创造想象。它可使学生自觉乐意地投入英语学习,达到自然运用语言的目的。当然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有创造性,结合课堂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小班化教育符合《英语课程标准》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达到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目标。而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真情实境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班化全境英语教育体系尚处于摸索与起步阶段,但它体现了面向全体和针对个别、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和谐统一。

标签:;  ;  ;  ;  

创建“全域英语”的要素与途径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