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理解”的辩证思考_辩证思维论文

对“阅读理解题”的辩证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理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写在前面

      阅读理解试题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通过阅读能够建立新的知识点,通过新的信息解决问题;另一类是通过阅读引领下面问题解决的方向,通过观察、发现某些规律的开放性问题.无论是哪一类问题,主旨都落在体会模型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上.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存在这样的困惑,即遇到阅读理解部分呈现的数学方法,有“杀鸡用牛刀”的感觉,有的阅读理解部分呈现的数学方法甚至会掩盖数学题本身的自然解法,给人一种错愕感.本文是笔者教学中遇到的两个案例,在此分享,与大家共同思考.

      二、“启而不发”为哪般

      1.试题呈现

      案例1 阅读:已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

      理解:(1)数轴上表示3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2)数轴上表示x和-5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3)当代数式|x+1|+|x-3|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

      应用:(4)某环形道路上顺次排列有四家快递公司:A、B、C、D,它们顺次有快递车16辆,8辆,4辆,12辆,为使各快递公司的车辆数相同,允许一些快递公司向相邻公司调出,问共有多少种调配方案,使调动的车辆数最少?并求出调出的最少车辆数.

      解答:(1)a=3,b=-2,距离为5;

      (2)|x+5|;

      (3)-1≤x≤3,距离为4;

      (4)设A公司调给B公司x台,由题意知,A=16,B=8,C=4,D=12,最终实现的结果是A=B=C=D=10,设调出的顺序是A—B—C—D,A调出x辆车,B调出8+x-10=x-2,C调出4+x-2-10=x-8,D调出12+x-8-10=x-6,实际情况为进出之和,负则调出,正则调入.

      通过数轴作出如下调配图,直观地解决:

      

      则车辆总数=|x|+|x-2|+|x-8|+|x-6|.

      当2≤x≤6时,调出的车辆数最少,共有5种方案,此时最少车辆为12辆.

      分析 这个题目的(1)、(2)新定义理解下的应用,正确率比较高,(3)由于有相应的解答经验,中档以上学生能够应付,(4)希望按照我们的预想来解决,但是,事与愿违,没有学生想到标准答案的思路,为此,我们也感到困惑.于是,有必要剖析命题人和答题人的思考轨迹,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学生卷面来看,没有人想到加上绝对值,也就是学生没有想通建立标准答案的数学模型.部分学生能够想到调配车辆数最少为:x+(6-x)+(8-x)+(x-2)=12,5套方案能够做出来的寥寥无几.但是从学生的分类讨论中已经看出,因为车辆的总数为40,为使各快递公司的车辆数相同,从使调动的车辆数最少角度考虑,B的2辆应该从A调配,D多出2辆只能给C,A中另外4辆从A—B—C,A—D—C,都是要中途经过一个站点,这样调配次数为:2+2+2×4=12次.有的学生答案是8辆,有道理吗?

      2.启而不发的症结

      我们认为贴近学生思维的解法应该是:由图示得到调配车辆数最少为:

      x+(6-x)+(8-x)+(x-2)=12,

      

      解得2≤x≤6,因为x是整数,x=2,3,4,5,6.也就是5套方案.

      思考 从解答过程可以看到,学生的解法反映了部分思路,为什么没有进入标准答案的套路呢?其中一个症结是他们已经明白是把站点里车辆多的调配到站点里车辆不足10辆的地方,默认了x≥0,6-x≥0,8-x≥0,x-2≥0.也就是学生的潜意识里没有站里车辆少的向车辆多的调配;另外,这个问题本身存在一点疑惑,“调配车辆”与“调配车次”是有区别的,比如A中6辆车子调配到B或者D,有4辆车子要调配到C,这4辆车子可以是从A里调配来的,也可以是原来B或者D里的车子,这样调动的车子可以是8、9、10、11、12辆,如果我们记相邻两个站点车子调动一辆为一个车次,一辆车子从A—B—C就是两个车次,这样车次都是12车次,否则,调配8辆12车次才是原题的答案,因此应该对原题进行修改,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解答:

      某环形道路上顺次排列有四家快递公司:A、B、C、D,它们顺次有快递车16辆,8辆,4辆,12辆,为使各快递公司的车辆数相同,允许一些快递公司向相邻公司调出(记相邻两个站点车子调动一辆为一个车次,一辆车子从A—B—C就是两个车次),问共有多少种调配方案,使调动的车辆次数最少?并求出调出的最少车辆次数.

      当然,纵观整个阅读理解题,尤其是从本题(4)的编制来看,学生们没有能力通过理解进入标准答案的思路,而且用绝对值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也可以考虑对该问题进行如下改编:

      如图1,某环形道路上顺次排列有四家快递公司:A、B、C、D,它们顺次有快递车16辆,8辆,4辆,12辆,为使各快递公司的车辆数相同,允许一些快递公司向相邻公司调出(记相邻两个站点车子调动一辆为一个车次,一辆车子从A—B—C就是两个车次).

      

      (1)若从A站调配到B站车辆为x辆,那么A站调配到D站多少车辆?B站调配到C站呢?D站调配到C站呢?

      (2)在(1)的基础下问共有多少种调配方案,使调动的车辆次数最少?并求出调出的最少车辆次数.

      (3)在(2)的条件下,如果A站与B、D站调配一辆车子需要的费用分别为100元、120元,C站与B、D站调配一辆车子需要的费用分别为90元、80元,费用最少的方案是怎样的?

      解答:费用为100x+120(6-x)+90(x-2)+80(8-x)=-10x+1540,当x=6时,费用最少为1480元.也就是A—B调配6辆,B—C调配4辆,A—D调配0辆,D—C调配2辆.通过以上的完善以后,这样一类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三、阅读限制自然解

      1.试题呈现

      无独有偶,近期无锡市中考模拟试卷上的一道试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这是一个分割后重新组合才能解答的题目:

      案例2 (1)如图2,数学爱好者小森偶然阅读到这样一道竞赛题:一个圆内接六边形ABCDEF,各边长度依次为3,3,3,5,5,5,求六边形ABCDEF的面积.小森利用“同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这一数学原理,将六边形进行分割重组,得到图3.可以求出六边形ABCDEF的面积等于________.

      

      (2)类比探究:如图4,一个圆内接八边形,各边长度依次为2,2,2,2,3,3,3,3.求这个八边形的面积.请你仿照小森的思考方式,求出这个八边形的面积.

      

      这样的阅读题好在有题目(1)的操作提示,否则这个题目的解法要凭空想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题目的解答过程,这里面透出解题的两个层面,其一是分割重新整合,其次是补形.

      2.案例2的解答

      方法1 分析(1)这个问题的切入点是在同一个圆中,因为有两组等弦,于是想到圆中的“等对等”定理,图3连接OA、OB、OC、OD、OE、OF,这样△OAB、△OBC、△OCD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ODE、△OEF、△OFA是另一组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我们可以得到这两种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和为120°,于是,我们把这些等腰三角形分割后重新按照图5组合,得到的圆内接六边形是内角相等的六边形,每个外角都是60°,延长这个六边形得到的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1,三个角部分是三个小的等边三角形,边长为3,这样这个六边形面积为:

      

      

      (2)如图6和图7,类似分割重新组合出一个圆内接八边形是内角相等的八边形,这个八边形的外角为45°,延长这个八边形得到的是正方形,边长为

,四个角部分是四个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为

,这样这个八边形面积为:

      

      3.分割无需重新组合

      当然,这个题目也可以不经过重新组合构造正多边形来解决,这里给出另一种思路:

      分析 如图8,分割无需重新组合,因为△OAF、△OEF、△OED全等,△OCD、△OBC、△OAB全等;只要求出四边形OBAF的面积就可以了.

      

      

      (2)如下页图9,连接BH,作ON⊥BH于N,HM⊥AB于M,类似可以得到∠BOH=90°,

      

      

      四、写在最后

      这两个阅读理解题都是通过阅读建立技巧解题,相对而言,案例1设计需要完善,案例2则设计的比较合理,案例2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进行模仿研究的结构相对明显,这也是阅读理解起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再回看案例1,设计的思路离模型较远,学生无法进行联系,成为命题达不到效果的重要原因.那么对于这样一类阅读理解题,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有效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呢?笔者从以下一些方面给出提高的对策:

      1.协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思路,增强自我效能感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在阅读理解时,遇到较复杂的情境往往出现思维混乱、没有头绪的状况,大多数学生习惯于反复阅读问题,而不是问自己“第一步应该干什么”,“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不要对问题心存恐慌,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气氛.接下来教师要协助学生理清思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走向,使学生明确在问题解决时应该如何组织并调节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在阅读目标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认知再时刻调控自己的思维活动,时刻调整思维策略,朝着问题解决的最终目标前进.在阅读情境较难而突破点较少的情况下,教师也可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提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2.难度适宜,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当然,阅读理解类问题的设置也应该审慎,对于命题者而言,如何设计好的数学问题是实施策略的基础和关键.阅读理解类问题解决的核心是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阅读情境和方法渗透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要位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偏易,一下子就得到共识,这种阅读理解题也没有研究的价值;偏难、偏深,也不可取,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畏难情绪,这样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容易引入歧途,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容易把方向引偏,容易忽视扎扎实实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跳起来能摘到的苹果是最诱人的,在问题设计中要为学生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学生循此台阶拾级而上,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阅读理解设计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将会大有裨益.

      3.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可程式化

      阅读理解类问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问题的特点,我们可以给出多种可操作性的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使用教学策略时可以生搬硬套、机械模仿.通过此类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笔者试图从解题和教学中给教师以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不一定非要按照策略制定的操作方法“依葫芦画瓢”,因此要切忌“拿来主义”.故在此需要关注一个核心问题,教师在具体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时,程式化的按步骤和流程僵硬的进行,固然会产生模式化的阶梯效果,但同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最佳的对策是,根据问题情境灵活地采取对应的策略,并且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能够有创造性地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要求.总之,要深入理解问题解决教学的理念,才能真正发挥阅读理解题的真正作用.

标签:;  

关于“阅读理解”的辩证思考_辩证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