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4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组44例,干预组44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存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干预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社会适应及认知水平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大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生存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88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n = 44)and intervention group(n = 44). The former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latter was treat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group(P<0.05). The physiological status,psychological status,social adaptation and cognitive level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Nursing intervent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angina pectoris;quality of life
有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冠心病心绞痛病发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冠心病心绞痛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该疾病病因复杂,要想彻底治愈较困难[1]。临床上除了给予药物治疗及其他科学治疗外,还需配合规范化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病情改善。为了分析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择本院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详细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44例,干预组44例。常规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皆在56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66.2±4.5岁。干预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皆在57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67.1±4.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基于常规护理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饮食干预
安排专业营养师对患者日常饮食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患者构建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针对年龄较高患者,必须要严格控制其日钠盐摄入量,确保在1.5克至3.0克之间,并叮嘱其尽可能远离腌制品[2]。鼓励患者多摄取豆类、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营养。监督患者远离烟酒,按时、按量进食,将患者体重控制在合理范畴。
1.2.2心理干预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需长时间忍受疾病带来的疼痛,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也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或者抵触等不良情绪,阻碍相关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综合分析患者年龄大小以及受教育程度等,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于老年患者,较容易出现孤独、失落等,应常常与其亲切谈心,通过拉手、语言安抚等方式拉近与患者间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温暖。另外,加强心理认知干预,邀请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专家召开座谈会,对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提高患者认知水平。
1.2.3药物干预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需接受长时间的药物治疗,规范化的药物使用指导及护理干预必不可少。对患者进行硝酸甘油治疗时,应对药物输注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保持慢速输注。由于输注速度较缓慢,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耐烦,因此,护理人员应在输注治疗前做好解释,引导患者耐心配合输注操作。另外,给予硝唑甘油类药物治疗时必须要确保患者充分卧床休息,以防止药物治疗后的体位性低血压[3]。借助输液泵开展输注治疗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将输注速度控制在合理范畴。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叮嘱其注意时刻携带救心丸等应急药物。
1.3临床指标评定
本研究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针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及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并借助生存质量评定表对患者生存质量开展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经SPSS23.0数据软件包开展数据统计学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
干预组和常规组接受护理前SAS评分及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38.7±3.6分和40.9±3.3分,均优于常规组的57.2±4.3分和58.6±4.7分(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并发心绞痛属于临床多发疾病之一,尤其以老年人多见,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其生存质量。冠心病心绞痛通常发病较急,患者胸骨后部以及左胸前方位置出现严重疼痛现象,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压迫感甚至是窒息感,通常情况下疼痛时间在几分钟左右。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可通过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治疗,缓解其疼痛,控制其病情。此外,患者之所以发生心绞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心情不畅、饮食不合理或者药物使用不当等引发[4]。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通过心理干预、饮食干预以及药物干预等方式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干预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社会适应及认知水平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梁欣等人相关研究数据基本吻合[5]。这意味着,护理干预确实能够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发挥显著应用效果。
总之,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彦芷.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9,28:74-75.
[2]许瑞霞.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7:1050-1051.
[3]巫翠萍.整体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8:268-269.
[4]姜彩虹.认知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5:219-220.
[5]梁欣,何翠竹,苏斐,刘素云.随访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07:782-784.
论文作者:谭芳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常规论文; 质量论文; 评分论文; 药物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