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温玉娟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161000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80例,患者均手术前经超声检查,手术治疗取病理组织再次确诊,比较超声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评价超声诊断临床价值。结果:超声检查80例患者显示78例为肝胆病,而联合检查80例患者显示80例患者均为肝胆疾病,符合率大多为100%,均在90%之上。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5%。超声诊断和联合诊断差异较小,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于肝胆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值得临床上采纳使用。

关键词:超声诊断;肝胆疾病;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肝胆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5例,女45例;患者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7.8±2.6)岁;患者平均病程(1.45±0.04)年。手术前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均有腹部疼痛症状。患者均选择手术治疗,均好转,并且疾病类型再次得到了相应的证实。符合家庭伦理道德,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排除具有严重的器官衰竭性疾病,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检查前患者准备:空腹适用于腹部脏器检查,一般应空腹>12h,腹部检测同时也给予灌肠处理。医生准备:了解病史、一般检查结果、其它影像学资料及查体。仪器工作条件和调节:使用频率的要求为胸腹部(3.0~3.5MHz),腹部选择凸阵探头、弧形扫描、灵敏度调节,总增益与时间增益补偿(TGC)调节使不同深度的图像清晰、不失真,要求图像完整均匀。术前先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然后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病理学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本次设备选用Philips 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5MHz。检测时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可取仰卧位、俯卧位、半坐位等,通过使用耦合剂将探头与皮肤之间的空气全部排出,避免发生反射。常规扫描操作方法包括十字交叉扫查法和连续平行断面法等,无论何种方法均确保所获图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保证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安全。在超声检查完成之后,所有患者再进行影像学和血清酶等化验的方式进行联合诊断。

1.3诊断标准

比较超声检查与病理分析结果之间的准确性,需要严格观察超声检查的相关指标。评价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假阴性率、特异度、假阳性率、一致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超声检查80例患者显示78例为肝胆病,而联合检查80例患者显示80例患者均为肝胆疾病,符合率大多为100%,均在90%之上。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5%。超声诊断和联合诊断差异较小,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肝胆疾病为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病,但是其疾病类型存在复杂性,发病早期缺乏典型性临床特征,多数患者均是出现腹部疼痛症状才到医院接受检查的。因疾病发生早期患者未能及时接受诊断,失去最佳治疗时间,影响预后效果,甚至会导致和患者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超声诊断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超声诊断技术主要是脉冲发射技术,如A型、B型、D型、M型及V型。应用B超进行临床诊断,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组织与器官进行动态的检查或静态的检查。比如在对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由于肝脏内部的结缔组织增生会造成大量的肝细胞坏死,也就是肝纤维化,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发展便会形成肝硬化。A型超声诊断是一维诊断技术,目前几乎已经退出临床;D型则主要是根据多普勒效应[1],利用超声的回射频率诊断,多应用于运动器官或流动液体的诊断;M型主要应用于心脏及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B型超声属于形态学诊断[2],广泛应用于腹部肿物、结石或者其他导致局部形态结构改变的疾病。本次探究选用的是B型超声诊断,临床上运用最多的是B型,亦称B超。超声检查的各个类型都具有各自的特色,比如,A型虽然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少,但在测量眼睛、脑中线以及脂肪层的时候,还是要运用到A型超声,并且在液性等鉴别中也多用A型。临床上利用B超检查多在肿瘤、结石以及其他组织结构发生病变方面。D型一般运用在流动性的体液或者运动器官的临床检查中。本次研究所用均为B超诊断。肝胆疾病[3]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疾病类型复杂,一般都是腹部疼痛时就医才可得以诊断,有的疾病由于没有早期诊断已经到了末期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在对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通过B超诊断,观察患者的肝细胞组织变化情况可以确诊肝纤维化,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了时间。

胆囊息肉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病因是局部组织的代谢功能紊乱,造成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大幅升高,且大量聚集在胆囊黏膜的固有层中。通过B超诊断可以发现黏膜组织的表面上有很多突出的小结节,且体积较小,不会随着体位变化而改动,由此可以确诊。在利用超声检查诊断肝胆疾病时,医护人员在以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判断的同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应用影像学诊断和血清酶等化验方式进行联合检查,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以免误诊和漏诊,并且根据实际病情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临床诊断中可选择联合应用几种检查手段的方式,例如联合应用些血清酶等化验和影像学诊断方式对肝胆疾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信度,可促进疾病诊断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临床诊断中的首选方式。

超声诊断在确诊肝胆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及时发现肝胆疾病因素,从而便于临床医生根据患者肝胆疾病的症状快速的进行临床治疗方案。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及时发现各种肝胆疾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患者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谢宏伟,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 2017,33(24):91-92.

[2]雷祖国.超声诊断对浅表器官疾病的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55-56.

[3]郭新忠,李慧颖,马甜甜,等.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肝脏,2015,(9):693-695.

论文作者:温玉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温玉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