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业设计到学习设计--初中语文作业的实践与思考_初中语文论文

从作业设计走向学习设计——初中语文作业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业论文,初中语文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老师对作业认识简单,忽视对作业的研究和设计。目前多数教师心目中的作业就是课后练习、练习册、试卷。作业目的直指考试,作业几乎成了模拟测验。具体的做法是:大量购置现成的课文配套练习与综合卷,而非教师自己研究设计;强化学生机械性的解题能力,而非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多数教师的作业布置是零散的,缺少对作业与课堂学习的整体思考,无法通过作业来引领学生学习。

      一、重新思考

      初中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以相对独立学习为主的阶段,所以须树立起“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突出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学习设计须突破课堂45分钟的思维,关注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将作业作为一种引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从学习设计的角度来思考,作业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根据文章体式和具体学情而设计的学习任务,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支架与线索。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学习活动,并运用该设计组织学习、帮助学习。作业包括课前预学作业、课堂学习任务、课后巩固延伸作业等,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它贯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成效。课前作业重在引领学习,收集学情,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依据;课堂作业针对学情,以任务推进学习;课后作业检测诊断,拓展延伸,为下一周期学习准备。三次作业紧扣学生学习,环环相扣,其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

      

      二、实践操作

      每个阶段的作业都有各自的作用。课前作业是推动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启动教学的起点;课堂作业是推进学习的过程,是教学的核心任务;课后作业是反馈学生学习成效、诊断教学的载体。

      (一)课前作业为课堂学习提供学情依据

      初中阶段是学生由依赖学习转向独立学习、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转折期。这一阶段所应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是:首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性的先行学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先行学习中存在的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先行学习的目的不是完成学习目标,而是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起点。

      我们的课前作业主要以“学情调查表”来引领学生先行学习。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要分析学生的整体学情,确定目标层次和学习范围。然后依据目标层次及学生阅读文章的难易度,设计预学作业的内容和方式。下页表1为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学情调查表。

      学生填写学情调查表后,教师须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确定教学目标。

      “学情调查表”能暴露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起点,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真实的依据。对“学情调查表”的整理分析直接影响着下一步课堂学习目标的制订和学习内容的选择。

      (二)课堂任务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

      课堂任务并不是教师教学的全部内容,它只是学生在课堂上需要重点去学习和思考的任务,即广义上的课堂作业。

      教师要根据学生预学的结果,设计相应的课堂作业——课堂学习任务,支持和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学习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时间,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及其活动为线索进行组织、指引、调控、激励、评价,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表2为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课堂学习任务单。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感知父亲深沉含蓄的爱及父爱影响下英子的变化与成长”。课堂学习任务单将这个思路与意图渗透其中,学生可根据任务单学习。这种方法比直接学习教材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学生可在教师的帮助下,在任务单的引导下,紧紧围绕“圈画批注”和“朗读品味”这两个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这种方式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够获得满足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发求知欲。

      (三)课后作业检测巩固学生学习结果

      课后作业其实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即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测、反馈,从而起到巩固修正的作用。课后作业可采用检测单(如表3)或学习调查表(如下页表4)的形式。

      

      

      不管用哪种学习结果检测方式,教师都可以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情况,从而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归纳、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在课堂上对典型的问题再次进行讲解,或课后个别辅导,切切实实地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这种作业能查缺补漏,促进学生学习。

      三、总结反思

      (一)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应该围绕学习目标成为一个互为关系的整体

      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应该相互联系,呈解疑、深化、补充、互证、巩固、拓展等关系,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整体。作业最忌相互割裂,各成一体,随意拼凑。

      (二)教师要从更高的立足点观照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指导的立足点却要高于学生实际。或者说,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完成设计好的学习任务这一层面,教师的指导还要能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作业设计、指导的过程必须凸显语文意识

      因为受原有观念和自身素养的影响,教师很容易把学习任务和活动简单视作“学案”“练习”,机械地只去设计并解答一个个问题。这样对语文学科是极大的伤害,教师在运用过程中也很担心语文味的缺失。这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能否从语文的学科本质出发进行思考。凸显语文意识,以下三点很关键:一是要着力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二是要关注筛选归纳、理解分析、赏析评价等学科核心能力培养,三是要注重人文思想情怀渗透。

标签:;  ;  

从作业设计到学习设计--初中语文作业的实践与思考_初中语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