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年,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城市化建设也不断加快,给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其中河流的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建设占据河道,导致河道空间越来越小,大大降低了河道的泄水排洪能力,排放生活废水,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因此,做好河道治理工作非常重要。随着绿色经济、环保经济理念的出现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河流的生态化建设理念成为河流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河道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希望可以为河流的生态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型河道建设;措施分析
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我国河道区域的环境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加强河道治理工作不仅能够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还能起到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文章就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1、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不完善的责任机制
我国对河道管理工作有明确要求,其河道管理的相关工作是由多个部门协调共同开展的。多个部门之间共同管理使工作管理产生职能的交叉,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缺少默契,导致河道管理的工作不能落实,从而对河道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出现的河道管理问题多是因为河道管理的责任机制不完善,使河道管理的相关工作没有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
1.2环保意识不强
现阶段的河道治理重点都放在了防洪安全方面,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管理人员其环保意识都较弱,因此将生活废水以及生活垃圾等投放入河道,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甚至部分高污染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至天然河道,其行为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虽然制定了相关措施进行管理和监督,但由于管理层自身环保意识的薄弱,从而使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困难较大。
1.3河道污染严重
由于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使得河道污染问题尤为严重。针对污染源可以分为有机污染和其他污染。河道流域内的水源遭到污染,同时破坏河道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河道及流域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有浮游生物、植物等,一旦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流域内的动植物就会失去原本赖以生存的环境。例如一些河流为了保证水流的畅通,实施裁弯取直工程,这种做法会威胁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基础,导致整个河道内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破坏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化。在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可以看到,于楼断面的水闸虽然呈关闭状态,但断面两侧都呈现出类似的泡沫状。春灌季节,小麦等农作物都需要灌溉,附近只有这条河流可用于灌溉,水流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灌溉,并有可能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2、河道生态治理途径
2.1改变河道管理模式
实现河道的生态化管理,一定要结合经济发展新形势改革管理方式,将单一的管理向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向迈进,实现河道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要注意到河道内动植物生存环境,应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河道管理,使管理区域内的整体环境协调一致。要特别注意河道的综合系统管理,使河道管理的各个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其中地方政府应该负责整体统筹,当地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计划,其他部门应配合河道管理,依靠共同的力量推动河道管理的整体进程顺利进行。
2.2做好河流生态建设的规划工作
1)在开展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工作之前,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河流现场进行勘察,对于河流周边的地质、地貌和植物分布等自然条件进行掌握和了解,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河道建设工作。2)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应当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对河流生态建设进行优化、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河流生态保护制度应当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明确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对各类污水的排放进行严格控制,实现谁污染、谁付费,在保证经济成本的基础上对河流进行生态化保护。3)对于过去河道治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转变传统治理思想,创新治理思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在进行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的规划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提升河流的防洪排涝能力,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人们的生存和文化需求进行满足。除此之外,河道治理在规划上还要对河流自然规律、形态等进行考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4)在规划河流生态建设时,还要将美学与水工程学融入建设过程中,实现河网水系的相互连通。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修复原则,创造出适合人们生活的水环境,建设生态化水景工程,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根系可固着土壤,提高土壤持水性,植物根茎的生长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与性能,增加抗侵蚀能力和抗冲刷能力,起到固土护岸的作用,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不断生长,这些作用将会不断加强。在选择植物的时候,尽量的少引进外来的物种,这样避免其对当地物种的入侵,同时也避免外来物种对当地环境的不适应,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出现混乱的现象,对于植物的选择要根据河道的不同层面选择相应的植物。水际边缘地带要选择抗逆性好、管理粗放、植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植物,比如沙柳,芦苇等。对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植被生命力脆弱的地区,使用本地气候的植物,达到生态之和的目的。
2.4加强安全措施的制定,加大执行力度
河道管理部门在河道管理工作中,应该要加强其安全措施的制定,比如河道的护岸、堤防、涉河工程的方面的安全措施都要加强,另外还要对其审批实现快速、科学、合理的原则,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相关工作的落实。河道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工作,对河道建设中不符合规范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河道工程建设中,参建单位要保证其实施质量,这样才能提升河道治理的水平,实现河道工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促进河道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发展。
2.5加强环保宣传,加大执法力度
综合性强、覆盖面广是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的主要特点,它属于系统性的工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河道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加强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如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报纸和电视等新旧媒体的宣传作用,提高人们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从而争取更多资源、凝聚更多力量,使得保护河流生态系统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如果出现不合理排污、乱倒生活垃圾、擅堵河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对其进行严厉的惩处。如果出现破坏河堤安全的行为,涉及违法的交送法办,无意违规的教育告知。要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实现河流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政府、水务与规划管理部门应当联合起来,共同监督和管理。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规划必须符合区域特色,坚持人员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使得河流在实现防洪、抗旱等经济功能的同时,维持良性运转的生态系统。
3、结语
河道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程,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关注。河道设计者需要拓宽思路,综合生态学、水力学、工程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河道实际情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并具有当地特色的设计方法。对于河道治理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议题,只有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岭超.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态景观重塑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8.
[2]陈灵凤.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山地城市水系规划路径探索[J].城市规划,2017(3):95-102.
[3]刘剑.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低温建筑技术,2016(12):144-146.
[4]张建云,王银堂,胡庆芳,等.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J].水科学进展,2017(6):793-799.
论文作者:苏鹏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河道论文; 河流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植物论文; 生态建设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