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介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主要内容,从基础施工、杆塔施工、架线施工和光缆施工技术等方面阐述其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在此形势下,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国家对电力行业也进行了改革,并不断扩大电力工程的规模。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其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其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在分析输电线路施工内容的基础上,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主要内容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输电线路施工是最基础的工程之一,其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工程施工、杆塔施工、架线工程施工和光缆施工等,其中输电线路基础指的是埋藏与地下的杆塔部分,其是支撑杆塔上部结构和线缆重量,并防止杆塔地上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下沉或倒塌等问题,是确保输电线路安全与稳定运行的关键部分;杆塔部分则是对输电线路起到支撑作用的主要部分,其受到输电线路耐张型和直线型两种力量作用,在对输电线路进行设计时应对其受力进行全面分析,而且在施工时科学选择杆塔的类型、结构和形式;在进行架线施工时,不仅要做好架线施工的准备工作和对其弛度进行检测,而且还要进行导线、地线等的连接以及施工设备的安装,采用展放施工的方式进行架线作业的实施,而且可以分为张力展放和拖地展放两种;最后对于输电线路施工,主要包括输电线路的检测和维修,就是在其发生故障之后,能够对其运行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证输电线路设备的完整性,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3.1杆塔施工技术
根据前文所述,杆塔会受到输电线路耐张型和直线型两种力的作用,所以将杆塔分为直线杆塔和耐张杆塔两种,需要根据设计和实际情况合理选取杆塔类型,确保输电线路施工的经济性和施工效率,此外还应考虑杆塔维修的便捷性和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具体的施工技术,如果施工场地位于平原等运输较为便利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杆塔来代替普通的杆塔,而且由于杆塔的单件重量较大,可以在设计时将其设计为平面结构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组装,如果存在沿线可靠性较差的情况,则可以采用在地面上进行组立组装,并通过抱杆统筹拉起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常见的环形截面构件,其也分为普通和预应力两种构件,所以对于后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先对其进行钢筋拉张,以避免出现混凝土凝固结束之后的钢筋回缩而导致的裂缝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由于裂缝而出现的钢筋锈蚀等问题。
3.2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在电力工程的高压输电线路中,架空线路是比较常见的形式,因此架线施工也成为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关键部分。首先在架线工程施工之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而且通过放线来确保导线和地线布设及连接的准确性。在放线工作中,张力放线的目的是确保导线和地线水平张力的持续性,所以在展放施工阶段应采用牵张机械设备来对交叉物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保证,从而保证导地线施工的效率和放设水平。当导线离开地面以后,需对导线的张力放线施工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损坏架线材料等问题的发生。对于放线车轮轮径的选择,应在保证重量等符合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选择轮径较大的车轮,以降低其磨损系数和弯曲作用应力。此外,导线和轮槽的尺寸还应相符,而且可以采用双轮放线模式来降低滑车的包络角。最后,在架线工程施工中,应仔细核查导线的数量和质量,并对导线端部方向和线头扭绞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质量和标准规格符合要求,并在多样规格线路和扭绞施工中切忌在档中位置连接。
3.3光缆施工技术
光缆结构中内部金属的作用是引雷,这是有别于光纤最重要的特点,所以其施工技术也不同于光纤施工。在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对设计材料进行核对,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对机械设备进行选择和配置等,并且对施工工艺规范和技术规定进行详细分析,保证光缆施工的技术水平。通常对于光缆的质量检测采用的是OTDR进行单盘逐个检查,而且在光缆拖拽施工中在各阶段紧密配合的前提下,进行专业的调整和配置,从而减少光缆扭结的问题。对于光缆连接施工,在正确选择接点方向和位置的前提下,采用科学有效的配盘施工方式来减少对交通运行的影响,并为熔接创造更好的施工条件。此外还应选择合适的接线盒,保证光缆连续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在光缆进行熔接之前就要确保光缆在熔盘中进行绕盘成圆形,且半径控制在35mm左右,熔接盘的体积和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通常需要绕盘三圈。最后在熔接施工完成之后按照技术规定进行密封处理,确保尘土等杂物不能进入光缆内部,确保光缆的运行质量。
3.4人工智能技术
电力工程建设的现场具有多维度的特性,但是施工图纸却是二维的,在航空摄影测量等技术的支持下,3DGIS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其具有强大的现场重建能力和辅助查询与分析功能,实现施工现场的可视化,为决策者做出更加精确的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此技术可以将施工现场的真实场景在计算机中重现,以三维点云骨架外贴现场图像纹理合成为立体造型办法来立体展现地形地貌,通过三角控制网将一定范围内几个对象的相对位置关系精确表达,并使其具备对空间对象进行三维空间分析和操作的功能。此技术的底层核心技术为三维空间数据库,除了具有传统GIS功能外,还具有减少外出调研、提高工作效率、在考虑地形环境等因素下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勘测设计质量,缩短勘测设计周期,降低工程造价等特点。
4输电线路工程中各种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
除了上述在相应的施工技术中采取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之外,还应重视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与政府执法部门之间的合作,对电力设施安全进行破坏的犯罪分子应加大处罚和打击力度。最后还应对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等器件进行正确选用,对于合成绝缘子和长棒瓷绝缘子等,应根据其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悬垂绝缘子和瓷帮绝缘子强度和其他性能的检验和选取,减少停电和线路的运行维护。
5结语
对于电力工程的输电线路施工来说,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并确保其落实,才能保证其施工质量和进度,而且能够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来提高施工效率,有效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志伟, 许珊珊.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C]// 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2015.
[2] 王志伟, 许珊珊.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 决策与信息旬刊, 2015(10):284-284.
论文作者:张修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杆塔论文; 线路论文; 光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导线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