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探讨论文_丁必岭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探讨论文_丁必岭

引言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和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工程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项目规模越来越庞大,涉及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复杂,建筑法律体系和建筑市场也逐步完善。为了确保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保护国家和公众利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对项目建设尤其是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是建设领域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

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

我国规定,工程项目建设应严格依照以下四个阶段,即: 计划任务书阶段、设计和工程准备阶段、施工和生产准备阶段以及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而在这四个阶段中,各个阶段所开展的质量管理往往各自脱节,彼此毫无衔接,某些阶段的质量管理则干脆流于形式。建筑产品的制造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生产过程,它集中了各部门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产品质量则是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和管理基础的综合反映,因此,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对于项目建设尤为重要。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项目建设中尽管强调了质量管理,但阶段性过强,没有上升到全过程综合管理的层次,而且对工程质量的管理通常是一种事后行为,楼倒人伤才去追究有关方面的工程质量责任,违背了全面质量管理的事先预防原则。

1.2 建筑市场管理仍然不规范

招投标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流于形式,招标的公正性得不到有效监督,工程大多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缺乏公开公平竞争。一些建设单位无视法律法规、不办理相关手续随意压低价格、肢解工程、串标、私下发包规避招、投标,应委托监理的而不委托,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就擅自开工;承包方出卖营业、资质证照、证章,层层转包;许多拥有虚假资质的施工企业和设备材料厂家并不具备应有素质和质量,只有靠人情或回扣来取得承包权,这些都从根本上影响了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一些国有施工企业挂靠施工队伍从事施工过程中,因机制不顺,缺乏制约手段,管理混乱,如此种种不规范行为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工程质量留下了不可逆转的隐患。

1.3 施工过程中质量责任制流于形式

部分施工单位缺少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责任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实处。现场作业人员包括一些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疏于质量管理。尤其我国现行建筑行业的一线施工人员大都来自于农村,他们缺乏专业系统的施工训练,技术及操作水平低,在施工中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尤其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如混凝土施工计量不严格,钢筋位移搭接不够,加密区不按标准配置,板缝灌浆不规范,混凝土蜂窝麻面,梁柱接头几何尺寸不规范以及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等质量问题较多,以致有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就因为质量问题而对施工人员生命构成了威胁。

1.4 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下

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监理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严重不足,超资格范围执业情况仍较普

遍; 部分技术人员水平偏低,对标准规范理解不准、掌握不深、经验不足; 一线操作工人缺乏有效培训,缺乏基本的质量安全常识,职业素质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控制不严格

一些企业质量管理存在漏洞,相关人员责任不落实,如工程勘察野外记录、工程验收记录等无有效签字,不按施工技术方案对质量缺陷进行处理等; 勘察设计深度不足,甚至违反强制性标准要求,如勘察钻孔数量少,钻孔深度达不到要求,设计计算书存在缺漏项,荷载及配筋取值不足等; 施工质量通病仍比较普遍,不少工程混凝土有胀模、烂根、夹渣和裂缝现象; 少数工程混凝土回弹强度不达标,甚至不按设计图纸施工,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2 解决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基本保障,没有质量保证的企业是无法赢得市场的。因此,在项目

质量管理中,加强对工程相关人员的质量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积极贯彻有关国家标准; 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创名牌产品,要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定高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设计产品标准; 突出强化标准化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健全标准管理体系,强化标准动态管理,使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标准体系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发展要求相协调,发挥出标准化工作应有的作用。积极采用 CAD、工业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先进的设计技术手段和方法。

2.2 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

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正式施工至竣工验收全过程,全部施工管理工作都是围绕工程质量目

标来进行的。但质量管理目标必须通过施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行为来逐步实现。而要实现质量管理目标,一要靠教育,二要靠制度,光凭质量教育和员工的自觉性还不行,要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行为就必须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定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上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有章可循。

2.3 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管理组织自成体系。在项目管理班子的内部围绕

质量目标建立起一个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团队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班子,各成员均有具体明确的质量管理任务与权限,使原来由质检员分管的单纯质量工作变为全队共管的综合性工作。二是管理责任自成体系。项目经理已不再是原来的工程负责人而是全权代表企业承担施工总承包的责任,对外要接受业主、监理、政府职能部门对包括全部单位工程在内的项目总体质量的监理,对内则全面负责履行质量的计划、控制、检查及处理等职责。

3 结束语

建筑业作为国家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产品的质量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工程质量管理尚存在着许多问题,以上着重探讨了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最大化地促进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促使整个国民经济也将会更加持续、快速、稳定和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覃举辉.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民营科技, 2010(8):180-180.

[2]丁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教文汇,2010,(2).

论文作者:丁必岭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探讨论文_丁必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