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沙供电分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5)
摘要:针对无功装置投切断路器故障概率高的问题,对一起无功投切断路器拒动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断路器拒动原因,总结出防范措施,提高无功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对保证电能质量有重要作用,并为类似的问题提供参考指导作用。
关键词:无功投切;断路器;拒动;防范措施
1 背景
近年来,智能电网发展迅速,智能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简称智能AVC系统)应用普遍。智能AVC系统根据电网各节点电压、功率因素等参数自动进行在线电压无功控制,保障电能质量。但AVC系统的投运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自动无功控制使无功装置投切次数大幅增多,无功投切开关设备的缺陷增多。以长沙城区为例,自AVC系统投运后,变电站无功补偿投切断路器的缺陷次数明显多于其他馈线断路器。现对一起无功投切断路器拒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 开关拒动的检查分析
某变电站10kV#1电容器334 断路器为电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由接触器控制合闸线圈的通电,通电后合闸铁芯顶杆顶动机构合闸。2016年AVC系统投运后该断路器实现自动投切,某次AVC控制合闸操作后AVC系统显示操作成功,但上传断路器分闸信号,无保护动作信号,现场检查#1电容器334在分位,现场并无告警等异常指示。
检查时并没有出现合闸线圈烧坏的现象,分合闸线圈、合闸接触器均无异常。在断路器分闸位置时合闸回路各元件均无异常;就地电动合闸操作后机构有动作,辅助开关有转换动作、合闸铁芯顶杆能冲上来,但未至机构显示合闸位置时、合闸铁芯已开始复位下落。如图1所示。
对机构进行检查发现:手动操作机构合闸时,断路器机构能正常操动,但合闸铁芯上升行程到底后断路器机械位置指示依然未能显示合闸, 机构依旧未能合闸到顶点位置。为防止合闸线圈内部合闸铁芯在上升中可能存在卡涩,拆下合闸线圈底座进行检查后,发现合闸铁芯及铜护套均无异常,手动操作铁芯,模拟合闸铁芯动作过程未发现有明显卡涩现象,如图2所示。
图1 334断路器电磁机构图
该站334断路器为#1电容器间隔断路器,在负荷高峰期间投切频繁。虽运行多年但在之前未出现过类似问题。自AVC系统投运后操作次数明显变多,频繁操作使该电磁机构合闸铁芯顶杆并紧螺母发生松动。如图2(a)所示,铁芯顶杆下端通过螺纹与合闸铁芯(螺孔)相连,通过并紧螺母锁止,在长期运行中由于投切振动导致并紧螺母松动,顶杆与铁芯连接固定锁止失效;在每次合闸运动中顶杆因顶撞机构中的顶轮而受到向下的力,经过多次的合闸操作导致顶杆插入铁芯深度增加,顶杆外漏长度缩短,最终机构合闸铁芯顶杆行程高度降低而不能正常合闸,在手动操作时合闸铁芯顶杆也不能将机构内顶轮顶至合闸位置(如图2(c)所示)。
铁芯顶杆长度变短后,断路器合闸过程铁芯行程变长,但辅助开关切与机构间的连接花盘及连杆固定位置不变(如图3所示),其切换时间也不变,导致合闸时间不能满足合闸行程需要,造成辅助开关切换时间与机构合闸动作时间不匹配,即机构还未合闸到位时辅助开关已将合闸回路切断。
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334断路器机构合闸时达不到合闸顶点位置,出现了电动合闸不成功的现象。
4总结
通过对该起无功投切断路器拒动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频繁投切对开关设备易引发断路器机构部件的机械变位,增大开关设备的故障概率。
(2)断路器机构动作特性检查时不仅要关注行程特性曲线,还应注意辅助开关与机构动作之间的配合关系。
总结此次无功投切断路器合闸拒动的处理过程,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采用AVC系统后,应对无功投切断路器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对已投运的无功断路器应在停电检修时仔细检查机构各元件的状况,对于今后新上的无功投切断路器应选用可靠等级更高的设备。
(2)对于频繁操作的无功开关设备,应加强其机械动作特性曲线的测试,进行动作特性曲线的深入分析,并开展断路器辅助开关切换时间与机构动作时间的测试分析。
参考文献:
[1]戴庆华,漆铭均.电网设备诊断分析及检修决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10月.
[2]徐国政,张节容,钱家骊等.高压断路器原理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作者简介:
吴克元,男,汉族,湖北省广水市人,硕士研究生,1985年出生,工程师,研究方向:高低压电气设备及其运检技术,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沙供电分公司
论文作者:吴克元,张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断路器论文; 机构论文; 铁芯论文; 动作论文; 操作论文; 线圈论文; 如图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