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17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梅毒螺旋体几乎可侵犯人体所有器官,因此梅毒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并可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胎传梅毒,危害性极大[1]。通常梅毒患者在门诊治疗,但因表现的复杂和隐匿性,住院患者中亦可见合并或潜伏感染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我科于2015年3月收治一例疑似银屑病的二期梅毒患者,通过系统诊治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1病史摘要
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41岁,其他职业,因“全身散在红斑、斑块伴痒2月,加重1月于2015年3月17日入院。2月前,患者自诉受凉感冒后全身散在及头皮处开始出现红斑、丘疹,上覆厚层鳞屑,伴轻微瘙痒。未重视及治疗。随后皮疹逐渐增多,融合成片,部分形成斑块。1月前,患者受凉后上述症状复发加重,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的红斑、斑块,原有皮疹增多增厚,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行皮肤活检及组织病理检查,考虑倾向“银屑病”诊断。予“左西替利嗪、金创膏”等治疗,皮疹未见好转,且部分皮疹表面破溃、结痂,伴有脓性分泌物。患病过程中,患者皮疹无水疱、脓疱、渗出,无充血潮红,无关节变形肿痛,无脱发等。入院时皮疹泛发全身,为甲盖大小的暗红斑、粟粒大小丘疹,部分融合成大片,形成斑块,基周炎晕明显,上覆厚层鳞屑及痂壳,部分痂壳下积脓。全身散在蚕豆大小的溃疡,上覆脓性分泌物,可见束状发。全身皮肤黏膜未见脓疱、糜烂;无指(趾)甲改变。无地图舌、勾纹舌,无关节变形。入院初步诊断为:皮肤溃疡待诊。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NEUT76.7%,超敏C反应蛋白:25mg/L。生化:白蛋白33.7g/L,GGT55U/L,风湿三项示C反应蛋白:33.9mg/L。体液免疫示IgG:18.1g/L。大小便常规正常,其它标本培养无菌生长。复查脓培养及药敏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胸片无异常。HIV抗体阴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梅毒螺旋体滴度:1:16。皮肤病检:倾向为二期梅毒晚期改变,建议作病原体血清学检查并请临床重点检查患者心血管、神经系统。
1.2治疗:入院后予以苏迪、维生素C抗过敏,苏莱乐、帕夫林抗炎。因患者青霉素皮试两次阳性,予以头孢曲松祛梅治疗,泼尼松,西米替丁护胃,复方青黛胶囊对症,外用卤米松软膏、水杨酸硫软膏、尿素软膏、复方氯霉素搽剂、百多邦软膏,1:9艾利克湿敷,中药蒸汽浴,黑光照射等治疗。
1.3结果:患者疼痛减轻,原发溃疡变浅,部分愈合,无新发皮疹,转传染病医院进一步诊治。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详细全面的入院介绍,让患者尽快地熟悉病区环境,熟悉医务人员,熟悉诊治、护理流程以及饮食起居的相关事宜,消除陌生感。病员得知诊断后,情绪低落,羞愧,焦虑,担心周围的人异样的眼光,担心影响家庭合睦,担心治疗效果,不愿交流或说话声音低。护理上给予病员充分的尊重,不随意谈论患者病情,健康宣教避开旁人,检查操作时隔帘遮挡,保护病员隐私。与病员多交流,引导其说出内心的担忧和焦虑,给予相应的疏导。病员逐渐转变态度,面对现实,能够积极配合检查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隔离措施:梅毒可经性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间接接触(如接触有传染性患者的日常用品,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含有梅毒螺旋体的标本)、直接接触(如接吻、哺乳),输血来传播,故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病员疾病治疗和医务人员以及患者亲属均具有重要意义。TP是一种厌氧菌,在人体之外环境中生存能力极弱,在阳光照射下或加热到100℃ 的高热环境中或是在干燥的环境中会很快死亡,因此对此病菌的防治隔离也相对较为简单[3]。实施床旁接触隔离:悬挂接触隔离标志:体温计专用、血压计及其它检查治疗仪器等用后即刻消毒;每日含氯消毒液擦试床单元、湿式拖地,三氧机空气消毒;床旁备有速干手消毒液,接触患者、治疗操作前后洗手;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前戴手套;备双层黄色垃圾袋,放置沾有病员体液、血液、分泌物的有较强传染性的垃圾;患者衣服消毒液浸泡后清洗,床单、被套装袋标记。亲属避免直接亲密接触。
2.3皮肤护理:病员全身散在溃疡,疼痛明显。嘱病员着棉质宽松衣服;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无渣屑;敷药时动作应轻柔,取下湿敷纱布时,若纱布紧贴创面,应再次浸湿后取下,以免加重疼痛和加重局部损伤;敷药后给予聚维酮碘消毒创口,涂以百多帮药膏,以防止继发感染;每日观察皮损有无新发、加重或好转等。病员创面逐渐愈合,无继发感染。
2.4饮食指导:病员消瘦,生化检测显示白蛋白33.7mmol/L,为低蛋白血症,嘱病员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牛奶、鸡蛋、瘦肉,新鲜蔬菜、水果,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5吉-海反应的护理:吉-海反应是梅毒患者接受高效抗TP药物治疗后TP被迅速杀死并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机体发生的急性过敏反应。多在用药后数小时发生,表现为寒战、发热、头痛、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全身不适及原发疾病加重,严重时心血管梅毒患者可发生主动脉破裂[3]。患者在两次青霉素皮试阳性后,用头孢曲松钠治疗。首次于15:30注射,病员于19:10突然出现寒战,无胸闷、胸痛、头痛、气紧及其他不适,测T39.2℃,R 21次/分,Hr 99次/分、律齐,BP 125/80mmHg,考虑吉-海反应,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肌注,0.9%NS 500ml 静脉滴注。半小时后患者寒战逐渐缓解,复测T 40.1℃,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15ml。1小时后复测T38.9℃,病员未诉特殊不适。后逐渐降至正常并未再出现寒战、发热等。
2.6出院指导:病员拟去传染病医院治疗,嘱病员一定要继续进行系统规则治疗,配偶也要同时检查和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治疗后定期随访、复诊,一般要坚持3年,第一年每3月复查一次,第二年半年复查一次,第三年年末复查一次,注意有无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注意休息,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加强营养,适当锻炼。
3体会: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仅二期梅毒就可以表现为丘疹、斑丘疹、红斑、鳞屑性丘疹、扁平湿疣、溃疡疹等等[4]。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要随时保持职业敏感度,积极协助医生诊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防止职业暴露。除了针对性的治疗,实施整体护理也同样重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调动病员的积极性配合治疗;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执行细致的皮肤护理和用药护理,促进皮损愈合和病情的治疗,对病员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编.皮肤性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1
[2]简文娟.新生儿梅毒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47—48
[3]张学军编.皮肤性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7
[4]李军,王林娜,郑和义等.1125例梅毒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4(32):185—189
论文作者:周晓群,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病员论文; 梅毒论文; 患者论文; 皮疹论文; 螺旋体论文; 丘疹论文; 消毒液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