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优化检维修管理模式的实施论文_王锐

6S优化检维修管理模式的实施论文_王锐

摘要:为了提高设备检修的水平以及质量,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设备进行检修,而使用最广的就是6S理论。本文以中石化企业为例,将6S现场管理理论应用到中石化钳工车间中,通过对检修状况以及方式的分析,对相应的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并且制定出有效的计划并落实,不断对钳工的现场检修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车间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6S;现场管理;检维修管理

在工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检修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转的效率,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采用了6S优化检维修管理的模式,以提高我国企业发展的效益与质量。本文以此为背景,对我国石油企业发展中的现场管理进行研究,同时从6S管理模式的角度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提高6S管理理论在我国车间生产中的应用。

一、6S优化检维修管理模式的实施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石油企业规模的扩大,人们需要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更新。而对设备进行检修则是石油企业发展中的主要任务,因此为了提高石油企业发展的质量,尽快使用先进的设备检修管理模式,我们需要在车间的管理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对管理的模式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6S理论就是人们使用较多的理论。在中石化企业中已经开始使用6S理论用于对内部设备进行检维修管理,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车间分为不同的班组,对班组成员进行6S检维修的管理。研究表明6S检维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降低车间事故发生的几率[1]。

二、6S优化检维修管理的理论依据

当前对机械厂现场管理的理论主要是6S理论,主要是通过整理、整顿、清扫以及清洁工作环境,来实现对作业现场的管理。并且其坚持安全生产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强调在现场管理中做好相关的生产防护工作,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在对6S理论的学习中,其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也会不断得到提升,将员工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素质、能够自觉尊重各项规章制度的员工。并且通过标准的进一步巩固,能够提高生产车间的管理水平。我们将6s理论之间的联系表示如图1。

三、6S优化检维修管理的具体做法

我们在企业中推行6S管理理论时,需要从车间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管理环境的营造,将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强化管理人员标准化管理意识,以及提高员工执行力等方面入手,使得员工以及车间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在石油企业的车间管理过程中,加强对6S管理理论的应用,也有助于企业领导者对车间的掌握,最终使得检维修管理模式能够得到优化。在中石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钳工是一个常见的工种,并且从特定上来看,钳工具有七分工具、三分技术的特点。钳工对工具的使用与管理,不仅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同时也会对生产的质量产生影响。对钳工日常检修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工具有成百上千种,并且一个车间中的班组有很多个。因此在实施中我们需要根据装备的不同以及人员技术上的差异等,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对员工使用因效施治方法。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车间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将班组分为几个大班,采取以班长负责的制度对所有成员进行管理。而班长则需要负责整个车间的休息、衣帽、配餐、工作以及库房等区域的管理。加强对车间库房中不常用工具的清理,提高库房的整洁以及利用效率。同时还需要对机具资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摒弃传统的以个人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同时车间领导者还需要重视对6S管理模式的应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石油企业中钳工的工作具有间歇性强、机动性强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工机具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一般来说通过在车间中成立配送中心,对日常使用频率较低但又比较贵重的工具进行集中保管,并且实施预知维修方式,进行统一的保养。并且还需要积极推进6S标准化管理以及程序化检修作业。笔者将具体的流程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检修现场实行看板管理制度,将检修人员、检修时间、检修内容以及发现的问题等进行记录。通过这种制度化的检修管理,对及泵检修要对的配件进行及时的更换和确认。检修人员还需要按照工艺流程表,设计合理的过程控制以及作业指导书,提高班组对图纸的使用效率。总之要强化石油企业的生产管理,我们需要使用6S管理理论,对具体的检维修进行具体化以及标准化,以提高检修和巩固的目的。

钳工班组在进行设备的大修以及维护时,可以将对设备的检修当做车间的一个项目,通过向车间申报的形式让车间按照6S标准,对检修项目的质量、安全以及所起到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我们也可以将车间费用的一部分当做奖励,对在已经立项的项目中表现较好的班组进行物质奖励。为了提高6S管理理论在车间检维修管理中的应用,我们需要保证班组人员的全员参与,并且将具体的方法情况反馈给车间,使得员工的切身利益与6S管理理论相连,提高员工对6S理论的执行力度。

四、6S优化检维修管理的实施效果

通过长时间在车间中推广6s 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对车间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比如可以让车间在使用更少的资源来得到更大的产出。重要的是员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车间管理的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岗位技能。从我国石油企业车间管理的情况来看,现场检维修的频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检修的次数也不断下降。之前的检修频率为三个月280次,降低到现在的154次。并且加班的人次也得到了下降,从之前的134人下降到67人次。

其次车间班组的管理水平也有较大的进步,车间组长以及员工的效率也有提示。比如生产车间中不同班组通过对废弃物的利用,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研究表明6S管理理论的使用使得原先的检修成本降低了14%。例如在2014年发生的一起员工安全设备事故,每个班组人员通过在自身岗位上的锻炼,不仅提高了自身对岗位的适应,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员工在6S管理理论的影响下,逐步实现了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转变。在车间事物的参与中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员工们争先恐后地报名车间的培训班,提高了车间中的学习氛围,员工们的工作技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最后在车间中对6S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实施,也能够提高班组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教育,让员工将安全生产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在每次检修工作前,员工都需要进行工作内容的交底以及对现场危害的识别,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同时6S管理理论还强调员工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与探讨,提高对安全经验的交流。能够发现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违规操作行为大大下降[3]。

总结:在车间的检维修过程中加强对6S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参与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车间中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可以将车间分为不同的班组,在班组中对员工进行6S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尤其在石油企业中,更需要重视对6S管理模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新.6S优化检维修管理模式的实施[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05):34-35.

[2]彭黎慧.6S管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49):P.167-167.

[3]杨晓华.6S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732.

论文作者:王锐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4 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6S优化检维修管理模式的实施论文_王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